留学生多音字学习难度调查分析及多音字误读原因浅析

2017-11-26 10:51郭芃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多音字对外汉语教学问卷调查

郭芃

【摘要】本文通过对115名来自不同国家、汉语水平不同的汉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留学生对于多音字学习难度的认识。通过统计及分析回收的问卷中读音辨析部分的调查结果,力求找出留学生出现多音误读现象的原因。希望本研究成果对教师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为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多音字 对外汉语教学 问卷调查 多音字误读原因

【基金项目】此项研究得到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基金项目“针对留学生的汉语多音字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52WT1515)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74-03

多音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为进一步了解留学生对多音字学习难度的认识,以及留学生在多音字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115名来自不同国家、汉语水平不同的汉语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根据调查结果,了解留学生在多音字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究留学生多音字誤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便教师能够在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对象情况简介

笔者设计了一份关于多音字学习难度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母语背景、学习汉语的时间及对于多音字学习难度的认识。第二部分的内容是读音辨析,辨析内容为由12个常见多音字组成的24个常用词,这些词语均在留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及实际应用价值。

笔者选择的调查对象为本校汉语言文化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在读本科生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年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其中,本科一年级学生27人,本科二年级学生29人,本科三年级学生18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41人,共115人。这些留学生分别来自泰国、肯尼亚、俄罗斯、乌克兰、越南、蒙古、捷克、印度、韩国、丹麦、尼泊尔、土耳其、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20个国家。调查对象广泛的年级分布及丰富的母语背景为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科学性及实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问卷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笔者共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115份,回收有效问卷115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在每次进行问卷调查前,笔者都会要求所有调查对象在限定的时间内填写并提交问卷。回收问卷后,仔细检查是否每名受访者已将问卷上的所有问题填写完整,以确保回收问卷的有效性。

要求受访者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问卷,旨在确保受访者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出于自身的第一反应。尤其是在进行读音辨析时,时间的限制可以促使调查对象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及日常读音习惯快速选择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读音。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全过程中,所有受访者均被要求不能使用字典、电子辞典、手机等其他工具查询辨析词语的读音。这些要求都是为了确保回收的调查问卷以及基于调查问卷内容统计出的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以下是调查问卷中各项内容的统计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展示。

(一)调查对象个人基本信息

1.调查对象年龄

2.调查对象目前汉语水平(以调查对象已经通过的汉语水平考试级别为标准)

3.调查对象母语背景

(二)调查对象汉语学习情况

1.调查对象开始学习汉语的时间

2.调查对象目前已学习汉语的时间(以年为单位)

(三)调查对象对多音字及其难度的认识

1.问题:您知道汉语中有多音字吗?

2.问题:您学习过多音字吗?

3.问题:如果您学习过多音字,您觉得学习多音字困难吗?

4.问题:如果您觉得学习多音字有难度,请陈述理由。(可多选)

5.问题:当您不知道某个多音字的读音时,您会怎样做?(可多选)

6.问题:您认为多音字具有多个读音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可多选)

(四)调查对象对常用多音字的读音辨析

三、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数据统计的分析

(一)调查对象个人基本信息情况统计分析

由于笔者选取的参与问卷调查的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级,因此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年龄最大的35岁,大部分受访者的年龄集中在19-22岁之间。

除了年级的差别,笔者还依据调查对象已通过的汉语水平考试等级对受访者汉语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在所有受访者中,除了11人未参加过任何级别的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其余学生均已通过不同等级的考试,最低为3级,最高为6级。接近75%的受访者已通过HSK5级,属于较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我校大量留学生来自泰国,通过对受访者母语背景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接近一半的受访者母语背景为泰语,其他语种母语背景的受访者比例均不足10%,如俄语、英语、丹麦语等。另外接近20%的受访者母语种类较特殊,在全部受访者中仅有1-2人为相同母语背景,如西班牙语、韩语等,因此未单独列在表格中,此类型母语背景均归入其他母语背景一类。

(二)调查对象汉语学习情况统计分析

超过50%的受访者是从大学开始学习汉语的,另外接近50%的受访者是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开始学习汉语的。其中,从初中开始学习汉语的受访者比例较低,约占7%,而从高中开始学习汉语的受访者比例较高,接近40%。结合受访者开始学习汉语的时间及目前所在年级,笔者统计出大部分受访者学习汉语时间集中在2年至5年之间,这部分受访者比例超过总数的70%。另外,各有接近10%的受访者学习汉语时间长度为1年和6年。其余约10%的受访者学习汉语时间在6年以上,其中,学习汉语时间最长的已达10年之久,共有3人。

(三)调查对象对多音字及其難度的认识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经过调查及统计,有86.09%的受访者知道汉语中有多音字,仅有13.91%的受访者选择了“不知道”。在被问到是否学习过多音字时,有94.78%的受访者选择了“学习过”,仅有5.22%的受访者选择没有学习过多音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多音字虽然是汉语学习中的难点,但大部分汉语学习者对其并不陌生。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或多或少介绍过多音字的概念及用法,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或是在生活中,应该也学到过一些多音字。这对本次调查是十分有意义的,由于大部分受访者对多音字已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充分证明此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调查问卷中这一部分的前两个问题是调查受访者对多音字的基本认识,接下来的四个问题是调查受访者对多音字难度的认识。这部分的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您学习过多音字,您觉得学习多音字困难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笔者在进行总体统计之余,还依据受访者年级的不同,对统计结果分别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不同年级受访者的统计数据中探寻不同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对于多音字学习难度的不同见解。

统计数据显示,在笔者所列出的五个等级中,选择“有些困难”的受访者比例最高,占受访者总数的67.83%;其次是“难易度适中”,占19.13%;接下来是选择“很困难”的受访者,占11.3%。选择“容易”和“很容易”这两个难度等级的受访者比例均为0.87%,人数均为1人,且都出现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一年级的调查对象中。再来对各年级受访者选择不同等级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不同年级受访者选择“很困难”一项的人数占其所在年级接受问卷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本科一年级22.22%,本科三年级11.11%,硕士一年级9.76%,基本呈现随年级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选择“有些困难”一项的比例依次为,本科一年级55.56%,本科三年级66.67%,硕士一年级73.17%,基本呈现随年级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与此不同的是,在不同年级受访者中,选择“难易度适中”一项的比例几乎相差不大,均在22%-25%之间,只有硕士一年级比例较低,为12.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汉语学习者目前就读于哪个年级,接近80%的汉语学习者都认为,多音字学习难度较大。但随着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间越来越长,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日渐浓厚,学习者认为多音字学习很困难的比例递减,并且,认为多音字学习比较容易的比例会略有上升。

第四个问题是“如果您觉得学习多音字有难度,请陈述理由。(可多选)”考虑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并且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可能会存在不同方面的困难,因此此题设置为多项选择题,而非单项选择题,并有一个选项设置为“其他”,方便受访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对未列出的原因进行补充。经过统计,选择前两个选项“当多音字出现时,我不知道该读哪个读音”和“我记不住多音字那个不常见的读音”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59.13%和54.78%,均超过了50%。另外,还有2.61%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但并未写明具体内容。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笔者列出的两个选项内容基本可以概括受访者认为学习多音字有难度的原因。

第五个问题是“当您不知道某个多音字的读音时,您会怎样做?(可多选)”,高达75.65%的受访者选择了“查字典”,48.7%的受访者选择了“问老师或同学”,22.61%的受访者选择“随便读一个”,仅有1.74%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通过对不同年级受访者统计数据的分别分析,笔者发现本科一年级受访者选择“查字典”的比例最低,为55.56%,而另外三个年级选择此项的受访者比例均在80%以上。选择“问老师或同学”的不同年级受访者比例相差不大,集中在40%-60%上下。选择“随便读一个”的受访者比例差异较明显,最低的为本科一年级受访者,仅有7.41%,最高的为本科二年级受访者,高达34.48%。结合以上数据分析,笔者认为随着受访者学习汉语时间的增长,他们对待多音字的做法也会发生变化。在学习汉语初期,学习者的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及教师,因此,遇到不会读的多音字时,选择查字典和问老师或同学的人数相差不大,并且,由于学习者学习汉语时间还不长,对新知识充满热情,所以选择随便读一个的学习者比例很低。随着学习时间增长,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学习者在遇到不会读的多音字时,选择查字典的比例大幅上升。与此同时,选择随便读一个的比例也在上升,但上升幅度低于选择查字典的学习者。笔者认为选择查字典的受访者比例大幅上升,是由于学习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知识,并且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可以在遇到陌生的字词之后,首先选择查字典,既方便,又准确。而选择随便读一个的受访者比例相较低年级学习者也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学习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知识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多音字读音的能力,基本可以分辨出多音字的常用读音及辨别不同读音的技巧了。所以,不再需要在每次遇到不确定的多音字时都要查字典。不过,笔者认为,在汉语学习阶段,学习的速度不是最重要的,保证所学知识的准确性才是最重要的。随便读一个,固然节省时间,但读完也并不确定自己读的是否正确,下次遇到相同的词语还是只能边猜边读。问老师或同学虽然省时省力,但不一定每次遇到生字恰好身边都有同学或老师可以询问。并且,知识在于积累,通过每天的学习,学习者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笔者建议各位汉语学习者无论学习时间多长,遇到不确定读音的多音字时,最好还是查一查字典,一次就记住它的正确读音和用法。

这部分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您认为多音字具有多个读音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可多选)”,设置这道题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汉语学习者对多音字一字多音现象成因的认识。选择“用不同读音来区分意思”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79.13%。排在第二位的是选择“用不同读音来区分词性”的受访者,达37.39%。选择其余三个选项“一些字的古代读音保留至今,造成多音现象”、“不同读音使用场合不同(如分别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和“一些读音专用于人名或地名中,造成多音现象”的比例相差不大,依次为31.3%、25.22%和24.35%。仅有0.87%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受访者的选择与多音字的成因基本一致,这为对外汉语教师教授多音字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音字成因介绍多音字的意义及用法,应该更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对多音字的学习及掌握。

(四)调查对象對常用多音字的读音辨析正误情况统计分析及误读原因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有40.21%的受访者将24题全部答对。其中,本科一年级学生全部答对的比例为11.11%,另外三个年级受访者全部答对的比例均在40%以上,最高的达到了55.17%。对于读音辨析部分出现错误的问卷,笔者也进行了统计,按照答错题目数量进行分类统计。比例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答错1题至答错4题这四类,所占比例分别为10.31%、16.49%、9.28%和11.34%,均在10%左右。答错5题至10题的受访者比例均在5%以下,而答错10题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仅为1.03%。

除了对受访者的错题率进行统计,笔者还仔细分析了每位受访者的问卷,将问卷上读音辨析部分24题每一题的错误率都进行了统计,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找出受访者出现多音字误读的原因。在这24题中,有6题所有受访者均未出现错误,其余18题均有受访者出现错误。其中,错误率最高的为31.96%,错误率最低的为1.03%。错误率在5%以下的,共6题,在5%-10%之间的,共2题,在10%-15%之间的,共2题,在15%-20%之间的,共6题,高于20%的,共2题。由此可见,虽然出现错误的题目总数较多,共有18题,但错误率较高(高于10%)的主要集中在10道题上。错误率最高的为“教书”的“教”,其次是“倒霉”的“倒”。

为了找出留学生多音字误读产生的原因,笔者尝试从受访者读音辨析部分的统计结果中寻找答案。通过对于读音辨析部分24个词语的错误率进行数据分析,笔者发现,错误率低,甚至错误率为零的词语并不一定是较低级别的词汇大纲中出现过的词语,而是在留学生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高频词语。例如“银行”和“方便”这两个词是HSK3级词汇大纲中才出现的词语,但所有受访者均选择正确了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无一人出现错误。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银行在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方便”一词在生活中使用频繁,才使得所有受访者在回答这两题时均未出现错误。反观错误率较高的词语“教书”和“喜好”,这两个词中多音字相应的读音也是出现在HSK3级词汇大纲中,但均有超过19%的学生在选择读音时出现了错误。又如,“教师”的“教”是HSK2级词汇大纲中出现的,但仍有16.49%的受访者在做这道题时出现了错误。笔者认为,这与这几个词语在汉语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及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低有关。使用频率越高,产生误读现象的概率越低,使用频率越低,产生误读现象的概率就越高。不过,笔者认为留学生产生多音字误读现象肯定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使用频率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寻找。

四、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受访者数量不足及母语背景分布不均

笔者的问卷调查是在本校的在读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中开展的,受访者总数为115人,尽管年级分布较广泛,但调查样本总量仍不够多。并且,受访者中有些国家或母语背景的人数仅为1-2人,不同母语背景的受访者数量不够平均。因此,统计数据可能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文中列出全部母语背景汉语学习者对多音字认识的情况。

(二)读音辨析部分选择的词语未完全选自HSK词汇大纲

在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中,笔者所选择的词语虽然均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但并不完全出自新汉语水平考试1级-6级词汇大纲。有一些词语中的多音字为词汇大纲中出现过的,但这些词语却没在大纲中出现过。因此,对一部分汉语水平较低的留学生来说,这部分词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可能都还没有接触过。这就可能导致一部分受访者在选择部分多音字读音的时候,面临毫无依据的情况。日后再进行调查时,笔者将会注意这一点,严格遵循从词汇大纲中选词的原则,以保证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了解了留学生对多音字学习难度的认识,并对留学生多音字误读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此项研究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师日后的教学和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俊霞,刘云汉.(2007),《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汉语学报》2007年第1期.

[2]卢偓.(2011),《现代汉语常用字中多音字语音结构的分类与识别》,《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27卷第1期.

[3]李彩霞,郑丽慧.(2016),《HSK词汇突破1-3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潘海峰等.(2016),《HSK词汇宝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多音字对外汉语教学问卷调查
趣味多音字(二十二)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你会读多音字吗?
趣味多音字(十七)
多音字也能出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