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2017-11-26 10:51郝秀娟陈剑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高校

郝秀娟 陈剑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在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变革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作模式和方式方面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在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大数据意识、大数据思维培养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创新方面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大学生自我成长支撑平台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16ZC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33-02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工作在心理学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融合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先进的信息科学和技术不但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也为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大数据技术的产生也同样了引发了心理健康教育业界的关注和思考。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重新反思和规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应对技术变革所带来了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变化,有效破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发展难题,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在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工具之一,使用这些工具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在传统的数据技术手段面前这些离散、杂乱的数据无法变成有用的信息。而大数据技术却视此为珍宝,通过数据采集、转换、分析、挖掘等技术手段,可以挖掘出这些数据隐含着的大學生思想、心理、行为等的状态和趋势。这为全面、科学地掌握和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评价和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判心理危机触发点提供了可能,更主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为评估工作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上述原因,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抓住变革的机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大数据所带来的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和发展,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1)提高数据分析意识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和在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其心理状态会在网络和生活中留下痕迹。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痕迹进行科学分析,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和分析意识,借助大数据技术,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数据痕迹中所呈现的表征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键点,同时对数据的价值和意义做出精准的判断。数据收集平台可以借助校园“一卡通”系统、学生宿舍的门禁系统、图书馆借阅系统、网络访问信息系统等高校现有的主要寻迹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跟踪和分析,判定大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状态,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比如,通过社交网络媒体信息的数据分析,掌握大学生情感和人际交往状态;通过分析学生在网络上的关注热点,发现其内心发展状态和心理需求等。

(2)创新数据应用理念

大数据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其预测功能,即基于大数据和预测模型去预测未来某件事情的概率。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借助大数据的这一特性,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预判。在此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科院心理所朱廷劭研究员利用人们在使用微博过程中留下的相关数据,通过模型计算得出被试的抑郁状态评分,并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心理健康(抑郁)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微博行为的人格计算模型拥有良好的测量属性,通过微博行为来预测用户的人格特征完全可行。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数据应用理念,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大学生的整体状态,洞察学生的整体需求,进而开展普遍性教育;同时,也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用于调整教育行为,实现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3)建立信息化系统

大学生心理状态所涉及和覆盖的信息源较多,数据形式和类型比较复杂,数据量比较庞大,为此,高校要建立起科学、系统的信息化系统。同时,为适用应大数据技术特殊的要求,还要提高整个信息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计算、流通、呈现、转换、挖掘能力,提高其技术化、信息化水平。高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息化系统,首先就要将非数字资源数字化,建立数据库;同时要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还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化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再者要实现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依照心理健康的模型标准,充分考虑大学生行为特征、人际交往、学业成绩、消费水平、家庭背景等之间的关联;此外还要重视数据挖掘技术,对信息化系统中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途径分析

(1)借助大数据技术,高校可以建立起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心理测评系统,提高其科学性、真实性、实效性

大数据技术很好地弥补和解决了传统调查手段的不足和局限。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能轻松地同时处理海量数据,扩大了样本容量,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采样和样本与整体之间关系问题;另一方面,大数据的数据采集和跟踪能够做到“无痕”,即被调查者无法提前预知和干扰调查的进行,因此有效地防止了干扰因素的侵入,使得数据更加真实、客观,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误差的产生。因此,在此基础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借助大数据的这一技术特点,全面、系统地收集大学生各类反应其心理状态的数据,并迅速做出分析和判断,对于大学生已经存在的、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做出及时的响应和反应,制定和调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

(2)借助大数据技术,高校可以建立起精准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提高大学生危机行为的预测、研判、干预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特殊群体学生的排查,为重点关注的学生建立完备的档案,对学生个体和家庭、心理和行为数据进行实时追踪;学工部、教务处、图书馆、网络中心和学院等部门则提供重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业成绩、图书馆阅览记录、校园卡的消费和宿舍人际关系等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比较清晰地呈现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直接变化和状况,同时也能间接地呈现其社会支持系统等外界环境的使用和变化情况。此外,对于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上的活动轨迹进行追踪,并与其在现实中的情况进行关联性分析,就可以比较清晰地分析出学生的思想状态、情绪波动、行为变化等。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提供了一种实时动态分析技术,由此我们可以预测某个群体和个体的未来变化情况,这可以使高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真正建立起来。通过现实与网络的关联、现在和未来的关联,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和处理能够准确预判、快速反应,并精准地进行危机管理、控制、干预。

由此可见,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危机预警和干预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这样一个有利条件,积极筹建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分析平台,拓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媒介和载体,通过完备的数据跟踪技术和准确的趋势判断技术,精准地掌握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危机点;通过扩充信息来源,拓展干预渠道,提高干预能力,在精准判断的基础上,建立起快速、有效的交互机制和行动通道,使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由被动地等待救助,变为主动地寻求帮助,并进行必要的自救,从而使心理危机的发生率不断降低、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率不断上升。

(3)借助大数据技术,高校可以建立起大学生心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平台,提高大學生自我教育和发展能力

大数据技术可以借助跟踪分析和对比分析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心理自助提供平台。它能提供和开发更加便捷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有效把握学生的差异化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教育和辅导。大数据也可以为学生搭建属于自己的数据分析平台,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在“大数据”里呈现差异化的心理困惑、教育需要、成长背景等信息,有助于完成系统差异性的分组数据。对不同的分组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即可提供差异性教育服务和个性化的心理建设与咨询。借助这个平台,大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分析,及时测量和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借助平台的建议和提示进行必要的调整或求助于专业人员,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心理的成长与发展。

当然,大数据是一种研究范式,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利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涉及保密和隐私的问题上更是如此,大数据潜在的风险影响主要有:(1)数据“标签”化带来的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伦理”风险;(2)数据理性思维一旦泛化带来的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倾向,即非理性因素边缘化风险;(3)“大数据”的应用脱离必要监管,将带来隐私“泄密”的风险。因此大数据技术在心理建设、心理咨询服务中的价值限度和服务程度都需要经过系统的理性分析和策略梳理后方可实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大数据面面观[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8.

[2]朱廷劭.大数据把脉社会心理态势[N].中国科学报,2014-07-14(06).

[3]李恬.大数据理念与图书馆大数据[J].新世纪图书馆,2014,(6).

[4]于长虹, 王运武.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内容与策略[J].2013,(1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高校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