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改革趋向凸显“语文味”探究

2017-11-25 09:54郭群英
长江丛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能力民族

郭群英

基于人才培养改革趋向凸显“语文味”探究

郭群英

语文能力是公民素养的一个基本前提。高考出现重大改革,把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视为人才培养最核心的任务之一。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对促进学生的精神生长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语文性”的角度,围绕语文教学改革这一课题,从重视语文教育、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堂“语文味”三方面进行探析,构建语文教育的“语文味”。

高考改革 学生能力 语文味

“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更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速成”,因此,历年高考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很少,导致很多学校减少甚至放弃小说、诗歌等文学欣赏。“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人才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温儒敏说,这次改革不但能对考生素质做更全面的考查,也将对一线教学中存在的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

一、重视语文教育是核心任务

大家无论是基于对历史的梳理,还是出于对当今任何一个国家的考察,会发现这样的事实:任何一个民族,都应该把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视为教育最核心的任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部,毫无疑问应该把如何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核心理念视为推进国民教育的自觉,使之成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和形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社会上不时有加强优秀中华文化教育的呼声是基于对民族未来命运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理性认知。

首先,任何一个民族,能够保持向心力、凝聚力的最重要原因,是基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被肢解,这个民族必然会分崩离析。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重视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教育,实际上涉及“国基稳固”的大问题。因此,学习本国的语言和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其次,任何一个民族的进步,都是时代潮流与民族性结合的有机统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完全相同的发展模式。中国自身的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重视对本国语言和文化的教育,不仅是中国实现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也是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再次,没有多元文化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融会,就无法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易传》所言:天下何思何虑,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真的学习本民族优秀文化,不仅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够培养我们理解、消化、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我们只有奠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和根基,才能真正做到“和而不同”与“海纳百川”。

二、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发展的必然

只要现有的教语文和考语文的模式不发生变化,语文在高考总分中的分值提得越高,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大。因为学生可能花费在语文习题上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会更少,除了考场作文之外,可能将更加写不出能够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真正要使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重视语文,真正要通过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让学生自己所写的真实的文字在大学招生录取中发挥作用。这就是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在招生录取时普遍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的“个人陈述”。

三、如何提高“语文味”是教改重要课题

语文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的形式,选取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通过教师指导用来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境界,激发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目前语文课中所存在的“导读过于简单”、“目标过于模糊”、“课件过于花哨”等主要问题,导致了对“语文味”的破坏。

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最基本的一点是教师的语言要有“语文味”。教师在说话时要适当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课堂小结时说一段优美的话,或借排比以加强气势,或引经据典,让学生感到新奇,抑或充满喜悦的小小感言,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感染到学生的情绪。一个词汇贫乏、语言通俗的老师,一定让语文课黯然失色,那些舌灿莲花、旁征博引的教师,往往一定能将学生引入博大精深的语文殿堂。

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最关键的环节是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魏书生老师曾经要求学生想象一个场景,从大致轮廓开始,添加颜色,增加细节,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使画面生动形象,这样就会产生比较直观的情感想象,学生学习激情得以高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人要对外界充满快乐的情感才能够做好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不同作者的各种情感,体会他们是怎样关注周围世界,进而了解到这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味”的构建应当以突出内容的主体地位。语言技巧是必要的训练,形式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对于课文一定要在整体上把握体会。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语文教学的深广度得到扩展,教学工作也就能充满更多的诗情画意!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5-12-12.

[2]郑玉歆,郑易生.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中外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味语文能力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