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莎
摘 要:瓦当是建筑物屋檐筒瓦的下垂部分,用来遮挡椽头以避风雨剥蚀。秦瓦当在纹样的内容来源、风格形式以及文化中的种种美学现象都表明,它带有民间文化的属性,并且大多数都是民俗事象因子。我们知道“民间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比较潜隐不露的一种社会文化轨范”,一直以来,文字瓦当是专家研究秦社会文化、民俗学、美学思想等的主要对象,而图像、图案瓦当很少被贴上这类标签。
关键词:瓦当;纹饰;形制;审美文化;现代标志设计
引言:瓦当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的艺术珍品。现代标志设计不单从瓦当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还巧妙地将瓦当的艺术元素化用到具体的艺术设计里去。瓦当的纹饰内容、纹饰形式以及审美文化三方面在审美意义层面上给予现代标志设计的审美启发良多。文字纹、神兽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瓦当纹饰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艺术设计的题材。瓦当的圆形形制,以及平衡、变异等设计法则给予现代标志设计在艺术设计形式方面诸多审美启示。瓦当所呈现的文质彬彬和制器尚象等审美文化意义为现代标志设计赋予了丰富厚重的审美文化内涵。
1瓦当的起源及历史发展沿革
1.1瓦当的释义及起源瓦
瓦当作为一种建筑构件,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最早出现在西周。西周时期,古代建筑土木构架体系已经形成一定范式,加之烧陶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较高的工艺水平,烧制出了可以作为建造屋宇之用的瓦。然而在此之前,最初的“瓦”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根据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记载:“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也。”可见凡是陶土烧制的器物均可称之为“瓦”,时至西周中后期,瓦才逐渐发展成为遮风避雨之物。而瓦当就是筒瓦的瓦头,位于筒瓦最边缘位置,下垂于瓦面,呈圆形或半圆形。作为建筑构件,瓦当具有强烈的功能性作用,它包裹着屋檐和椽头,可以将其与雨雪隔离开来,保护建筑的木质边缘结构不受雨雪的侵蚀,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瓦当又是属于美学范畴的,瓦当上的各种纹饰带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反映了某一时期的社会审美和文化主导思想。
1.2瓦当的历史发展沿革
瓦当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历史变革,最初的瓦当出现在西周中晚期,为素面瓦当,而后出现了与青铜纹样类同的重环纹瓦当,饕餮纹瓦当等。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人们对于青铜器的依赖减弱,此时的瓦当纹饰更多的表现自然和生活,从中汲取元素,经过抽象简化,整体风格简约精炼。
进入秦汉,瓦当的发展到达了巅峰时期,瓦当的制作工艺越发精良。西汉中期以后出产的瓦当,已经面积较大且表面平整光滑,边缘整齐,制作技艺及工艺水平令人称赞。在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瓦当的制作依旧沿用前朝范式,但瓦当纹饰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增添了佛教中的植物和动物纹样,表达和描绘手法也较前朝更为写实。
隋唐五代时期,由于制瓷业的兴盛,陶器逐渐衰微,因此瓦当的制作,尤其是瓦当纹饰的变化和发展较为单一,仅仅是莲花纹一种纹样占据整个隋唐五代时期。莲花纹是佛教的经典代表性纹样,这与社会整体崇佛的大环境相吻合。
宋代起,瓦当逐渐失去了前朝时的艺术氛围,不再作为艺术表达的载体和关注点,而是恢复了其作为建筑构件的单纯的功能性作用,这与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涌入有关。人们的视野和关注点更为广阔,瓦当不再是人们表现美的兴趣点,纹饰形式被固定,缺少了更多的创新和变化,直至明清时期。
2云纹瓦当:诸神崇拜的演绎与淡化———自我意识
秦代后期流行各类云纹,云纹属于混合再创造型纹样,体现了当时社会信仰习俗的混乱与多神崇拜,这与秦统一六国后各地信仰习俗涌入秦地,以及当时社会思想、文化观念、成仙迷信等复杂的民俗文化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
秦云纹是由动物纹、植物纹、葵纹一类的纹样综合发展、演变而来,从崇拜习俗视角来看,这是多神崇拜的融合与演绎,至此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习俗开始越发受重视;从迷信风俗方面分析,云纹瓦当创设了皇帝朝思暮想的天宫的意境,还显示了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与秦汉崇尚“大美”的审美思想一致,秦汉时期的宫殿、宗庙、侯府等多为规格宏大、高耸入云的建筑。
3瓦当的审美意涵与现代艺术设
计承上文,瓦当的纹饰给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设计题材,瓦当的艺术形式给现代标志设计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设计形式。现就瓦当的审美文化为现代标志设计赋予的丰富厚重的审美文化内涵展开分析。
《周易》有载:“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古。”此所谓“制器尚象”,是说古代工匠制作工艺器具,以自然事物为对象,观其貌,取其形而成者。对此,宋代的郑樵在《通志》里有一解释:“《礼图》者,初不见形器,但聚先儒之说而为之。是器也,姑可以说义云耳。由是疑焉,因疑而思。思而得古人不徒为器也,而皆有所取象,故曰‘制器尚象。”这就是说,器具之像不仅仅是事物之象,还是象征之象。故象者,像也,即一乃万物之象状,二乃表意之形象也。艺术形象即是表意之形象,其寄寓了深刻而丰富的意义。从象形文字到绘画、书法、建筑、雕刻等中国艺术的都具有“制器尚象”的审美文化意义。
结束语:
秦汉瓦当纹饰有着高超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其背后蕴藏的是精湛的手工艺技艺, 成熟的烧陶技术和厚重的文化意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凝聚成了精美的瓦当艺术品, 这是对秦汉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浓缩。对秦汉时期瓦当纹饰的审美文化进行研究,是对秦汉文化代表下的封建意识形态的深挖掘,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价值观,王权和父权的領袖地位,对未知领域的恭敬和虔诚,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定会为当下的艺术创作提供有价值的艺术启发。
参考文献:
[1]王永志.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毛磊.陕西地区秦汉云纹?动物纹瓦当纹样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卢花.战国秦瓦当艺术的文化审美意识[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3):20-23+36.
[4]卢花.汉代文字瓦当的审美文化观念[J].文艺研究,2012(01):160-162.
[5]祁艳.当审美行为成为消费行为——日常生活审美的文化批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03):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