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满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提到“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句话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语言实践;核心素养;义务教育
一、语言实践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确定了语言实践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其中总体目标列了十点,概括来说就是在认字、写字的基础上学会用文字表达、写作以及阅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体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等。从总体目标可以看出,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而语言实践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平常生活中使用语文,在口语表达、阅读以及写作中多锻炼,才能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1]。
二、重视语言实践,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
1.利用相关图片训练语用
课文中的插图就是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看懂插图,并口头将插图中所说事情描述出来的能力,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当然,如果课文中的插图稍显枯燥,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搜集更多的图片,甚至是影像,毕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动态的多色彩的能更加吸引注意力。比如北師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中第六课《大海》,上面以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诗歌形式讲述了大海边的故事,同时配有插画,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几幅插图说说自己想象或者印象中的大海,甚至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真正的大海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真正大海的模样来进行描述。为了不让学生觉得单纯的描述枯燥,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老师适当地加以引导,比如大海的水是什么颜色啦,海滩上有哪些东西啦,这样简单的问题还在学生接受范围内,所以能让学生接受并且充满兴趣。
2.丰富词语
生动的词语训练是重视语言实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性策略[2],平常生活中学生能遇到的多是没什么特殊性的词语、话语,但是在课堂上不同,课堂上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更加形象生动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比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不同的色彩,在其中更是描述了麦田等等事物的颜色,最后更有关于颜色变化的描写。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颜色的认知非常浅薄,所以必须要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准确地形容颜色。
比如麦子的颜色是深绿色,可以与浅绿色作对比。而形容绿色也有绿油油、浅绿这样不同的词语,而不是简单的绿色。教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带到课堂外,就现实中的比如操场上小草的颜色是碧绿的,跑道的颜色是红色的,教学楼的颜色等等,联合实际的教学一定会让学生记得更加清楚。除此之外可以就学生服饰的颜色进行讨论。另外,在北师大版教材认字表里都有比较生动的词语,在教学生认字的时候,教师应该将这些词语和相应的事物,最好是和学生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教学,而不是单纯地教学生读,再让学生写这么简单。比如四年级上册中的认字表中有桂、残、怜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也是放在一起的,因此可以引发联想:桂花一开,十里飘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桂花也会败,凋残的桂花看起来惹人怜爱。这样的句式虽然简单,但胜在和学生有关系,桂花是很常见的,大多学生都知道,描述的时候还可以放出桂花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
3.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内容中的整体目标与内容第七点讲述得非常清楚,要求学生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而且对学生的阅读还做出了量化,要求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内阅读总量至少要达到400万字,至少要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这不仅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行为,更是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多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只有做到积累,才能在平常生活中应用自如。当然,拓展阅读的书目应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选择,条件允许的学校应该开设小型图书馆,将适合学生阅读并且有价值的书籍放在图书馆,让学生自主借阅。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列出相应的书目让学生自主阅读,或者借用多媒体带领学生阅读。但需要了解的是,拓展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后期学生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会自主学习,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有利。阅读书目的选择也可以和课本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4.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最主要的方法,将心中所思所想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重要体现[3],同时,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很多学生一听到写作潜意识地就会发怵,更别提主动写作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多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比如在课堂上不时地培养他们口头表达,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写作的练习,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后,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写作,比如从日记、看图说话这样比较简单的写作开始,慢慢地往自主写作、命题写作等等发展。写作练习也需要根据课文,比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部分《雪》,有《瑞雪图》《下雪的早晨》两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雪,但是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雪很难见到,因此老师可以播放一些下雪的短片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描述想象中的雪,学生对于没有见过的东西总是充满兴趣的,加上老师播放的美轮美奂的下雪场景一定能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去写作。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和语言实践分不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语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其他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卢结玲.关注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6(7):44-45.
[2]游坐均.关注语言运用,践行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174.
[3]沈莉.开启语文“助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语文知识,2016(20):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