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史玉华 陆晓晓
·护理教育·
微课在护理职业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王新宇 史玉华 陆晓晓
目的:探讨微课在护理职业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9级和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在学籍学生开展专项调查,找出学生存在的主要护理职业风险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行制作相应微课视频,对2011级高职学生在实习前的岗前培训中加入了基于微课的护理职业风险系统教学。比较两级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相关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防护知识及行为的情况。结果:接受过微课教学的2011级学生的相关法律知识、相关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评分均高于2009级学生(P<0.05)。结论:微课在护理职业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微课;高职护理;学生; 职业风险;防范措施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1.055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1]。当前职业风险防护教育在护生专业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多数的护生在校期间很少接受临床安全意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2]。经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微课的应用能很好地起到护理职业风险的防范教育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级和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在学籍学生。排除标准:2009级和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休学、退学学生。2009级学生103名,男2名,女101名;年龄16~18岁。2011级学生106名,男4名,女102名;年龄16~18岁。
1.2 研究方法 2009级学生岗前培训中没有系统的护理职业风险防范培训,2011级学生岗前培训中增加护理职业风险防范微课形式培训,具体方法如下:
1.2.1 提出护理职业风险防范的主要问题及干预措施 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课题组从相关法律知识、相关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防护知识及行为3个方面找出学生在护理职业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每个模块中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作了10个微课视频来对学生进行干预指导,微课视频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护理职业风险防范内容、视频来源及视频时长
1.2.2 增设“护理职业风险防范”课程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 由于临床护理实习学生职业防护意识淡薄[3],教学过程从2011级的学生开始在岗前培训中增加了“护理职业风险防范”系列教育,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是利用学校信息化平台将制作的10个微课视频推送到教学空间中,教师先介绍护理职业风险防范的注意事项,然后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规定每位学生学完后将认识反馈在网络空间中进行交流讨论。经授权后空间中的视频在学生有需要时可随时观看,尤其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若碰到问题仍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观看,增强安全防护意识,使学生在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前具备基本的医疗法律知识和护理风险意识、职业保护常识和初步驾驭控制职业风险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两级学生的相关法律知识、相关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防护知识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单选题以“知道”“部分了解”“不知道”为选项,分别计分2 分、1 分、0 分;多选题答对计2 分,部分答对1 分,错误或不知道计0 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风险认知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2 微课教学前后两级学生对护理职业风险认知情况比较(分
3.1 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意义、自我调控的判断过程和反思推理过程[4]。护理职业风险防范的相关知识涉及面非常广泛,它与基础学科“法律”“卫生法”“人际沟通”“护理礼仪”及专业课“基础护理学”和“专科护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微课借鉴一个个典型案例和经典场景,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相关知识,通过思考来判断分析正确与错误,这样更容易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能更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职业风险防范意识。
3.2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现今的学生受媒体化的影响很大,通过多媒体来学习对他们的吸引力会更大。微课的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自由安排,以自己最佳的状态来接受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5]。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可能会缺乏自律性,教师则通过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教学空间发表学习感悟来进行督促,逐渐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3.3 提升了学生和师生间的感情 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微课教学,方便了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有问题提出时教师可尽快得知并及时回复,学生可以及时更正观点、纠正错误。同时,同学之间也可借助于平台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这种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关系,增进了师生和同学间的感情。
3.4 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精确剖析,把复杂的知识制作成简单实用的课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但是微课的制作要运用到多种新颖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这是专业课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微课制作在今后所需要发展的方向。
医院的特定工作环境和医务人员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工作者是遭受职业感染的危险人群,使医护工作成为一项高风险职业。目前,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对医护工作者职业风险的研究,以寻求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来规避职业风险。而卫生类高职院校是为医院输送护理人才的摇篮,也应随临床的需求而将职业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微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这种模式尤其是对实习前学生的强化培训和实习中护生的指导,更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 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2] 刘 印.临床护理实习学生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6):244-245.
[3] 代凤玲,石镁虹,肖建磊,等.护生实习期间护理风险事件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89-91.
[4] 张雪雁,范秀珍,李 军,等.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关系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4,37(1): 51-53.
[5] 陈 雪.护理专业病理学微课教学的应用与探索[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53-354.
Applicationofmicrolectureinoccupationalnursingriskprevention
WANGXin-yu,SHIYu-hua,LUXiao-xiao
(Changzhou Higher Health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Changzhou 21300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cro lecture in occupational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adopted for special investigation of registered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of Grade 2009 and 2011, to find out the main existing occupational risk problems of nursing students.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ed micro lecture videos were self-prepared and occupational risk systematic education based on micro lectures was combined with pre-job training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f Grade 2011. The relevant legal knowledge, nurs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nursing protec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students of the two grades.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relevant legal knowledge, nurs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nursing protec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of Grade 2011 students who
micro lectu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ade 2009 students(P<0.05). Conclusion: The applying effect of micro lectures on occupational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is remarkable and worth promoting.
Micro lecture;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Student; Occupational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213002 常州市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王新宇:女,本科,副教授
史玉华,女,硕士,讲师
江苏省卫生厅立项课题(J201314)
2017-07-14)
(本文编辑 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