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2017-11-16 13:52张伟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科研创新培养机制导师制

张伟

摘要: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和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尽早地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新型培养方式,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开展科研的兴趣,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拓展知识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科研中的自主性,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导师制;科研创新;培养机制

基金项目:济南大学2015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社会经济优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成為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是当前很多高校推进的重要工作。

一、本科生导师制概述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以个别指导为基本形式的高校教育制度,它构成了本科生班主任、辅导员制度的重要补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行性空间。从西方教育史上看,导师制概念的产生可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由当时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实践。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相对成熟,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比如学习自由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里导师制的实施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大学本科教育实行的是以专业年级班级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制度。进入21世纪后,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开始在部分院系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这是我国高校在借鉴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为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而进行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导师制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深化本科生教育管理改革和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导师制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及存在问题

(一)培养目标

从宏观来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激发大学生开展科研的兴趣,让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拓展知识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科研中的自主性,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第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从微观来看,通过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学会并掌握科研思想、科研方法、科研过程;学会查阅文献方法、科研选题方法;学会申报科研课题和结题的方法;学会撰写科研论文;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事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二)存在问题

1.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在导师制中尤为关键的一个内容是对知识渊博的导师的选取。但是,在我国高校经过扩招以后,导师的数量明显落后于学生增加的人数。目前大部分综合学科的高等学校师生比失调,大多维持在1[∶]15到1[∶]35之间。另外,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导师资格,这里各高校标准不一。但多数高校都有教师任职和学历方面的要求,比如要求导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理论研究能力,很强的沟通和引导能力。这使得本科生导师制度存在人才资源紧张的局面,从而使得导师制在实践应用中效果打折。

2.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

当前,高校推行的导师制还缺乏一套完整的规范制度,导师的随意性较大,部分导师没有能真正达到指导学生发展的要求。学校虽然对导师、学生的要求做了一定规定,比如说见面频率等方面可能有定量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没有监督机制来督管这些相关事宜。而对于一些积极践行导师制的高校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影响到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在任何管理体系中,奖惩机制都是最直接有效,最立竿见影的监督辅助形式。

3.多方主体对科研创新重要性认识不够

部分师生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了解不足,没有认识其重要性。并且学生对导师相关的资料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知道每个导师的长处或专长,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学校投入经费不足,部分地方高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偏少,专业实验室建设也相对滞后,由此严重限制了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导师制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国内外成功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先决条件是具有较高的师生比,针对我国大部分高校师生比偏低这一现状,地方高校可以充分调动在职教师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加入本科生导师队伍中;同时,聘请那些高素质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相关优秀人才担任导师助理,从而减轻导师的工作负担。

(二)明确考核监督机制

通过对导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可以量化分配导师的工作量,从而保障导师的教学辅导效果。认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分)以及核定导师的工作量对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往往不是二级学院自身所能决定的。学校教务部门应充分调研,对二级学院赋予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促进导师制度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对导师进行考核与监督中激励措施和相关约束措施都要并行使用,从而使成绩突出。

(三)增强培养机制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本科生在大学期间有四个阶段:新生入学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项目参与阶段和创新实践阶段。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工作。开学阶段侧重于宣传教育,基础训练阶段侧重于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理论知识,项目参与阶段侧重于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的研究领域,创新实践阶段要结合毕业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秋.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6):30-32.

[2]郭翔.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及改进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4(03):22-24.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创新培养机制导师制
科研创新要素集聚、产业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