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7-11-16 03:15陆东亮徐立蒙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职业需求职业能力

陆东亮+徐立蒙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体系存在缺陷,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某些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专业型硕士具有学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显著特性,故其培养应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为更好地提升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应该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形式、打造需求导向的师资队伍等方面积极加以完善。

关键词:职业需求;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编号:13ys016)的阶段性成果(指导老师:皮江红)

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不断改革,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对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无法承受专业型硕士井喷式的扩张速度,当前专业型硕士培养主要存在着培养内容单一、特征不明、形式枯燥等缺陷。因此,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成了现阶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行业研究和厘革的重心。

一、提升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的应然性考量

专业型硕士必然需要完成从“学校学生”向“社会职业人”的转变,其职业能力是其个人胜任职业岗位、取得职场成功的重要基础,是行业企业需求的必要条件,需要高校在专业型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加以重视。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提升的追求可以通过社会经济发展、行业企业需求、个人成长需求等方面进行考量和界定。

(一)提升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以满足经济产业需求

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基本使命,否则其发展将失去进步的方向,行动最终将陷入死胡同。为适切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专业型硕士的职业能力应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现阶段,在国家层面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国家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例如教育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提出了专硕要求配有“第二导师”,展开第二课堂的学习,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学校是象牙塔,这样的象征意义早已不复存在,为当地区域战略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俨然已经成为现代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与当地经济产业密切联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需如此。

(二)提升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迎合人才成长需求

20世纪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每一个人民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行政人员的管理活动及管理制度等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才需要来设计。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首先需要考虑专业情况和实际问题,建立满足专业型硕士自身成长需求的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能够获得一份职业,立足于社会,职业能力这一要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历练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既需要满足各学科的专业培训计划要求,又要满足研究生的成长发展需要。

(三)提升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满足行业企业需求

专业型硕士毕业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往往由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的评判决定的。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当前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在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都是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提升职业能力上面,甚至某些高校将学位的获得与职业能力是否达标直接挂钩。[]因此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最终还是要着眼于“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之上,这样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国外专业型硕士教育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迅速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社会行业的驱动,这使大学感到了一种压力,促使了高校在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上更加看重提升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以此来获得社会市场、就业机会。1965年,全美工程检查员协会,提出了理工课院校应该加大对于工程硕士的培养规模,在培养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其职业能力的获取,此外还对师资力量提出明文规定,要求扩大校外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比例。

二、提升专业型硕士职业能力的对策

专业型硕士的职业能力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元系统,它既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包括了专业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具体而言主要有: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团队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通过不断深化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三明治式培养模式和全程融合式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构建需求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彰显职业能力培养

在传统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惯性的影响下,我国专业型硕士教育发展定位不明确,存在着“学术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孰胜的困惑。构建职业需求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要紧紧围绕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切忌闭门造车。例如,浙工大建立了专业型硕士实践教学基地——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杭州七院、闲林职高等,助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在课程方面,根据理论与实践结合主体知识的重组原则将学科知识和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进行重组,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课程。此外,在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

(二)搭建校企合作组织,打造需求导向平台

专业型硕士教育想要真正得到社会业界的承认,受到企业的热衷,搭建校企对接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一体化至关重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是桥梁和纽带,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区域战略、地区产业发展布局和企業实际需求,规划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打造强强联手,通过双方在双方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的互补,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氛围中,专业型硕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创造了一个高校、企业、专业型硕士“三赢”的局面。浙工大通过打造校外合作平台,吸纳了一批优秀校外老师,除了学院的第一导师指导外,校外实践平台的老师也可以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指导。

(三)打造需求导向的师资队伍

从源头来看,应该改进和改革高等院校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机制。选拔教师不能仅靠学术和学术成就衡量,应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打造一批“社会需要”“学校需要”“企业需要”“学生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浙工大对部分教育硕士采取全程融合式培养模式:其一,聘请校外名师和校外实践导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其二,委派学院青年教师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其三,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完成第三阶段的校内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此外,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师资力量。首先,增加投资力度,支持教师鼓励本学科的发展。鼓励教师在假期时间深入企业相关部门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将社会实践经验带入到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指导中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适用性。其次,积极配合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以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围绕提高专业能力设计适当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理论课程的有效性,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上述内容和方法都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乐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1):60-63.

[2]李植斌,田红彦.基于需求导向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5(09):145-147.

[3]杨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意见:深入推进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Z1):53.

[4]栾锦红,梁红蕾.国外专业型硕士教育发展目标的定位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6):74-77.

[5]邓光平.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27-31.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需求职业能力
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