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管理

2017-11-15 13:49李红艳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李红艳

摘要: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人才培养模式中,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工作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何加强对顶岗实习环节的管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多年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总结了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強顶岗实习管理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管理

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通过工作而学习,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之一。顶岗实习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前奏,也是他们完成人生从学生到职业人的一次重大转折,更是施展才华、叩开职业大门的开始。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造等内在的心理原因,以及环境变化和当前就业形势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使高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遇到了复杂的矛盾和深深的困惑。主要表现按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反差较大。在大学读书、生活,一切费用由其家长供养,心安理得,没有危机感,没有体力和时间上的约束,优越的大学生活同现实公司(工厂)一线劳动相比,是两个“世界”,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从事过工厂(公司)体力劳动,对工厂(公司)机器轰鸣声,简单重复的劳动感到枯燥无味,加之加班加点,时间难熬,因此,厌倦情绪油然而生,有的同学甚至产生抵制情绪等。

2.吃苦精神较差。工厂、公司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从上班到下班连“轴”转,体力消耗,时间消耗较多,加之工厂为了完成订单任务,每天工作时间在8—11小时,一个星期下来,也只能休息半天到一天,工作辛苦是同学们不愿顶岗实习的又一问题。

3.适应能力较差。从学校到工厂到公司,从课堂到车间或者跑市场,这里面有一个观念转变问题,转变观念就要去适应公司工厂的要求,因为这是工作,是生活,不是在学校。而有的同学正是缺乏这种观念的切换,不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不明白高职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对专业期望值较高, 认为所学专业同实习企业不搭边, 因此不能尽快适应工厂(公司)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要求,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无形中就拉开了同工厂的“距离”,这是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又一问题。

4.沟通能力欠缺。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习中提高工作效果,方便工作,同工人师傅融合在一起的基础,但在具体的顶岗实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工作中抱怨学不到东西,请假休息得不到批准等等,这些都是缺乏必要沟通能力的具体表现。

所以,顶岗实习不能放任自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强管理,针对出现的问题适时的加强指导,真正实现顶岗实习的目的、达到顶岗实习的效果。

那么,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呢?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是抓好顶岗实习的关键。

我认为,顶岗实习过程主要包括计划、组织与动员、实施、考核、总结与表彰五个阶段。学校要对顶岗实习全过程各个环节制定可操作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并实行科学管理。

1. 制定周密的切合实际的顶岗实习计划是做好顶岗实习的保证。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工作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顶岗实习计划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由专业教学部和院系制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各专业顶岗实习主要目的、时间、地点、方式、教学方案的实践与实施、指导教师的配备、学分、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和考核评价方式等。

2.做好组织与动员工作十分重要。要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情况切实做好动员工作,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分析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顶岗实习理念。要根据每个专业的顶岗实习方式、实习地点的分布情况,把每个班的实习学生分成若干个实习小组,确定各个实习小组的组长和每个实习点或片区的负责人,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同时要确定每个实习学生的指导老师,以便对全体实习学生实施指导和管理。

3.抓好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是实施顶岗实习的关键。一是学校要派出指导老师到合作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全过程指导,按顶岗实习计划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现场教学,并做好教师实习日志记载。指导老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实习日记和完成作业情况,指导学生写好实习报告。指导老师还要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关心爱护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二是组织企业的指导老师共同教育培养学生。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组织力量按区域划分到各顶岗实习地点进行检查和指导,向实习单位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听取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要分析原因并及时加以解决。

4.做好考核与成绩评定工作。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和考核,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控制和考核,实行由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学生的顶岗实习考核可分两部分:一是由合作企业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一定百分比(如60%)。考核时每个学生要填写“顶岗实习考核表” ,并签字确认,加盖实习单位公章。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工作报告进行考核和评价,其结果也占总成绩的一定百分比(如40%)。考核评价方式为等级制,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总之,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举措。我们应该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和教师提高思想认识,与合作企业一起健全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2012.10

[2]牛翔.高等职业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组织模式的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