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国语学校 周云龙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考试评价中的体现
重庆外国语学校 周云龙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这些核心素养既有独立性,又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评价是数学教学的指挥棒,如果评价不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很难实现的,再好的教育理念也无法得到落实。2017年数学高考全国卷以能力立意,渗透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成为高考的热词,因此,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高考试题,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2017年数学高考新课标理科卷2为例,谈一谈数学核心素养在考试评价中的体现。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 主要包括:从数量到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研究对象是由现实世界抽象而来,通过数学抽象,形成数学概念和规则,产生数学命题和模型,催生数学思想与方法,最终形成数学结构与理论体系。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一般性,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
例1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2,3题)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
A.1盏 B.3盏 C.5盏 D.9盏
我们从斜抛运动、恩格尔系数与年份等情景中抽象出函数概念,并研究函数的相关性质,高中数学中的函数、不等式、方程、数列、三角函数等都可以在函数的高度统一起来,让学生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 本题就是以数学文化为背景,从诗歌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等比数列解决问题,是数学抽象的典型体现。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 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数学发展主要依赖的就是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得到数学命题和结论。 推理就是从命题判断到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就是从一些前提或事实出发,根据一定的规则得到或者验证命题的思维过程。 逻辑推理保证了数学的严谨性。
例2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2,7题)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解:总共2优2良,甲说了之后——乙、丙成绩1优1良,甲、丁成绩1优1良,根据甲给的信息列出下表:
甲乙丙丁甲(知) √ √乙(知) √ √丙(知)丁(知) √ √
故有乙知道丙,所以知道乙,丁知道甲,所以知道丁,故选D。
本题没有公式、没有原理、没有运算、没有成熟的解题套路,需要的只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现实世界。这种通过所学的基础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用来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正是逻辑推理这一核心素养的魅力所在。此外,还有题目20,第(1)问以椭圆标准方程为依托,根据线段间向量关系求轨迹方程;第(2)问根据动直线相互垂直证明直线过定点,重点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题目21等,都是经典的逻辑推理考题。
2017年修订后的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削枝强干,加强主体内容,强调理性思维的考查。故本卷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的首要任务,运用数学知识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缜密思维、严格推理能力。创新题目设计,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和情境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在7题、20题、21题中体现明显。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学科在科学化的过程中都要使用数学语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刻画研究对象的性质、关系和规律,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体现了数学的广泛性。
例3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2,5题) 设x,y满足约束条件
A.-15 B.-9 C.1 D.9
解:把不等式转化为函数模型,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1所示,结合目标函数可得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小值:,故选A。
图1
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分析条件和结论,理顺关系;其次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将文字语言、图形或数据表格转化为数学语言,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数学知识求解,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涉及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时,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属于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故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往往交融在一起,共同考查。
例4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2,21题) 已知函数f(x)=ax2-ax-xlnx,(1)求a;(2)证明:存在唯一的极大值点
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算,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最值,解决函数值的范围问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数学离不开运算,运算包括对数值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与分解,对几何图形形与量的计算等。运算准确、快速,思维严谨和步骤完整是数学运算的基本要求,数学运算是逻辑推理的保证,是高中数学的必考点。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和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关系密切,往往交融在一起考查。
解:以BC边所在直线为x轴,过A垂直于BC的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坐标系:
图2
本题利用几何直观赋予向量以坐标,把向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从而可以快速解出。通过直观想象,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数学直觉,理解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此外,还有题目10、题目19等涉及直观想象。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从而形成知识的过程。 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关系密切,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例6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2,18题)海水养殖场进行某水产品的新、旧网箱养殖方法的产量对比,收获时各随机抽取了100 个网箱,测量各箱水产品的产量(单位:kg)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图3-1
图3-2
(1)设两种养殖方法的网箱产量相互独立,记A表示事件:“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kg,新养殖法的箱产量不低于50kg”,估计A的概率;
(2)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网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
箱产量<50kg 箱产量≥50kg旧养殖法新养殖法
(3)根据网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求新养殖法网箱产量的中位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01),
箱产量<50kg箱产量≥50kg 合计旧养殖法 62 38 100新养殖法 34 66 100合计 96 104 200
(2)
(3)新养殖法中,30~50的频率为0.34,所以中位数估计为
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从复杂数据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增强基于数据分析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2017年数学高考新课标理科2卷遵循课标要求,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运算、空间想象、数据处理以及应用和创新能力。全卷加强对理性思维的考查,突出选拔性,渗透数学文化,体现基础性,加强对应用能力的考查,增强实践性,考查通法通解,凸显创新性。试题坚持能力立意为原则,体现了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理性价值。
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呢?把握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本质;积累数学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人;具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人;具备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素养,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人。我们任重道远。
[1]史宁中.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与教学实施[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5):4-9.
[2]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36-39.
[3]沈婕,傅剑.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考生水平评价分析及教学建议[J].考试研究,2017(2):12-22.
[4]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第1辑):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