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适时提问,提升教学效益

2017-11-15 11:40江苏省海门市六甲初级中学陆炜锋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9期
关键词:指向解析案例

江苏省海门市六甲初级中学 陆炜锋

课堂适时提问,提升教学效益

江苏省海门市六甲初级中学 陆炜锋

郑毓信教授提出教师的三项基本功是: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比较与优化。而善于提问作为师生交流最密切的一种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课堂上的提问是懂的教师向不懂的学生提问,所以这也是教师稚化思维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课堂上要处理好为什么问、问什么、什么时候问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的思考,结合近年来课堂教学的案例,试图对适时提问(追问)和教学立意做一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适时提问案例与教学立意解读

1.指向表现形式

案例1:3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你有什么发现?300000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追问1:3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你能想出两种表示方法吗?

追问2:三千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追问3:3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追问4:在我国南海某海域探明可燃冰储量约有194亿立方米,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你能改变题目,使答案只有一种表示形式吗?

教学立意:设计的这四个追问,其实都是考查的同一个知识点,就是含文字的数值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即改变题目的呈现形式,从文字理解上去分析问题,从而得出两种表示方法,并总结出千、万、亿等数值的科学记数法的规律。让学生了解到如果既有数值又有文字时,要分析两种情况,根据问题解答,从而提高了学生分类讨论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严谨性。

2.指向自然生成

案例2:已知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1,0),则k=___________。

追问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3)和(1,0),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追问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0)与(-2,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追问3:根据下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可得p的值为( )。

x -2 0 1 y 3 p 0

A.l B. -1 C. 3 D. -3

教学立意:本题是一次函数求解析式的题目,原题很简单,某些学生口算都能完成。随后逐问深入,追问1是将一个点变成了两个点,并让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因为要求两个未知数k和b,所以需要两个条件;追问2没有解析式,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先设解析式,从而引出待定系数法;追问3既没有经过的点,也没有要学生求解析式,但学生会自然地把表格形式变为坐标形式,并设解析式,这种“下套”的方式,学生易于自然生成解答。

最后对于追问3的问题,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求解析式,如何得出p的值?这其实是利用了k的另一种求法,用两点的纵坐标的差除以它们的横坐标的差,求解时选择的数字不一样,计算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形成了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和一题多解的理念。

3.指向开放教学

案例3:如图所示,已知△ABC∽△ADB,且CB=3,AC=4,试求BD的长。

追问1:若把“△ABC∽△ADB”改为“△ABC和△ADB相似”,BD的长是多少?

追问2:求CD的长度。

追问3:你还能改变条件或结论,设计一个新的题目吗?

教学立意:追问1的意图就是知道斜边AD与AB是对应边,但另外两条直角边的对应关系就不明确,故必须分类讨论;追问2的意图则是突然出现求CD的长度,指向“四面八方”,学生无从下手,而实际上还是利用“一线三等角”的模型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题。两个问题方向不一样,一个是改变条件,一个是改变求解,既考查了数学的严谨性,又考查了数学的开放性。追问3设计了学生编题,指向开放的教和放开的学。

4.指向学科德育

案例4:某广告公司欲招聘策划人员一名,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若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分别占50%、30%和20%的比例确定最终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追问:若录用丙,则该如何调整各项测试成绩的权?

教学立意:其实丙的成绩在前两种计算中是比较差的,但是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就产生了兴趣,在学生自主解决后,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一个看上去明显差于别人的人,也会有自己的优点,也能突破极限,二是通过改变权重,将一个看上去能力不行的人成功录用,有时候在公平性上是说不过去的,这违背了选择的初衷,要让学生知道其实加权平均数是一把“双刃剑”,要用好“这把剑”,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走上社会,都要做一个有底线的人。

二、写在最后

章建跃教授说: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两个关键是“自然的过程”和“恰时恰点的问题”。所以对于课堂中的提问,有课前对学材的再建构,也有课堂上由学生引发的新的追问,如何才能恰时恰点地提出问题而又不显得突兀,这是一个需要教师长期实践和反思的问题。上面的四个案例只是管中窥豹,其实每堂课都有追问,都有对话,而如何深度地进行对话需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备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初中重点资助课题《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研究》(课题编号:E-a/2016/06;主持人:施俊进、徐强)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指向解析案例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睡梦解析仪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电竞初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