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关键问题探究

2017-11-14 20:31运红丽郝用兴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10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运红丽+郝用兴

摘要:科学合理地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客观公正考核的有效保障。高校的教学工作具有其特殊属性,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学生评价的核心地位,同时要保护教师的个性和特色。提高体系实施的有效性,要切实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以人为本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高校教师的师德、教学业绩、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评价提出了要求:对教师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与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对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对象及特点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对象广义上说是一切和教学相关的活动和参与者,最终的目标是促进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的成长与自身建设,评判的最终标准为人才培养质量。一个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能够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推动作用,能实现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的水平与能力,促进育人质量上升的最终监控和评价目标。

以学生为核心是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众多焦点聚集在学生的培养质量上。同时,高校教师作为监控和评价对象的主体之一,具有其特殊属性。教师所在学科、专业不同,所处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不同,这些都会促使教师形成不同的授课风格和特色。在同一监控和评价系统下,既能保护教师的个性特色发展,又能达到规范化的教学质量和目标,才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才能实现教学活动所有参与者的成长。

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关键问题

(一)建立科学质量评价机制,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目前,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方法比较单一,究其原因是教学工作的质量不易量化,在教学质量评价时的主观性较强。所以在教学工作考核时一般把“合格”作为一条标准线,而最终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都在“合格”以上。这种基本无差别的评价打击了一些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无差别的待遇使得原本授课优秀的教师减少了在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对教学效果给出客观评价,需要建立专业的评教队伍。稳定的评教队伍,评教人员懂专业、懂教学,统一的评价标准,能最大可能地降低主观因素,给出客观评价。

(二)以学生为核心,多元参与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学生评价应该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目前,学生评教存在流于形式或者学生评教结果在最终考核中占比较低的情况。而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全程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合理地设计学生问卷和形式尤为重要。

学生评价问卷的设计、问卷调查的实施、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都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首先,问卷的内容设计应该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问卷的内容涵盖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到授课细节等方面。其次,问卷的调查要有一定的覆盖面,甚至是每个学年的全覆盖,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再次,要充分重视评价结果。很多高校都有声势不小的学生问卷调查,但最后基本没有对全体学生公布结论,更鲜有相应的处理结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方认为学生评教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太强,只把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一个参考。实际上是因为高校对学生评价结果不重视或不采纳,学生才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如果能充分重视学生的评价意见,充分调查核实,学生必然会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地给出评价。

在充分重视学生评教结果的同时,高校也要注重评教形式的多样性。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参与。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包括领导干部、专职教学督导人员、学院的二级督导、教师、学生、校内外同行专家等,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在教学活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功效,确保教学活动全程在监控体系下开展,使评价结果更有权威性。

(三)规范化的制度保护教师的个性和特色

高校的教学具有其自身学科的属性和特点,所以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培养和教学要求。例如:文、理、工科之间的差别,有的专业要求畢业设计必须做常规生产线的规范设计,有的专业要求毕业设计题目三年内不能重复。即使是同一专业的教师,由于所授课程不同,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差别很大。这些因素使得教师授课的“表面”效果存在差异,一些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可能在其他课程里完全不适用,但是在其课程里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在同一规范的制度下体现出学科的差别,给予专业、客观的评价。

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对教师的影响较大。高校的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学,要传达给学生最新的前沿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好一门课程需要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就是“讲一、学二、考三”,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有基础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引导。所以对教师评价时不能只针对课堂的授课,还要综合考虑教师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专业素养的培养、技术能力的要求等。

(四)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实施的规范与有效性

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的效果受这个体系实施的力度和效度的影响。首先,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应该是项长期的工作,应该稳定、规范地开展。要在制度上保证其规范性和专业性,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在监控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不影响教学活动,不设置应付检查的额外教学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规范教学活动的同时不给教师施加额外的压力。其次,监督和评价结果的应用力度影响着整个体系的运行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存在评教结果不公开的情况,甚至对教师本人也不提供评教结论,这样是无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当前一些高校采取教学督导的形式,督导部门是非行政单位,提供的监督和评价报告反馈给教学单位或学校管理部门,成为一个参考,并未成为管理的依据,大大降低了监督和评价的效力。

总之,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是个复杂的工程,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要确保以学生为核心。在体系规范、有效实施的同时,高校要注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保护教师的个性特色和教学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轶,陈敏.美国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

[2]曹安照,于承海.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效度、信度与限度[J].大学教育科学,20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