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娜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首次接触较为系统的地理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地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缺少地图的地理课堂好比瞎子走路,摸不着头。这一点,也可以通过教材得到相关认定。例如,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上就明确采用了一节的内容标注地图,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地图的重要性。接下来,就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发表一些看法。主要从地图要素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地理要素;重要性;教学措施
认识地图要素是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步骤,也是关键步骤。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对地理要素的重视和认知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引导方式。
一、地图要素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认识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先决条件
例如,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最开始便用了一小节的内容来讲解地图,可见其基础性作用尤为关键。任课老师若没有对此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或是讲解、操练不到位,那么学生将面临今后接踵而至的地理难题以及难懂的问题解释。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试卷或多或少都包含地图题,有的即使题目没有,也极有可能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出现和涉及。
2.地图在教学课堂中扮演着另一个“教师”
同其他纯粹的文理科目不同的是,地理是一门既含文科属性同时又体现理科思维与运算的科目类别,即科任老师既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同时又不能不进行引导。换言之,学习地理是一个培养自主思维与巧妙转换的过程,会读图、会用图是关键。
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地图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学生可以通过识图塑造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空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久而久之,学生从中“开发”了许多新的知识,将会越来越有自信。举个例子,在讲解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的《澳大利亚》时,我放弃了传统的教师直接讲解课题的方式,前三十分钟,我让学生通过自己认读地图,包括山脉、河流及分布等要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我解读、自我认知地图面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举手提问,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又加深了对地图各要素的印象。
3.学习地图在整个地理学习中扮演着一个“协调者”的身份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运用学科,其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空间性、可操作性,此外,它还涉及了一部分理科性质的知识,这使得许多人对地理望而却步,抑或是知难而退。由此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出现抵制情绪。从某种程度上说,以上种种现象都可以用一个说法解释,即课堂教学缺乏地图要素的认知。地图可以成为连接知识与学生主体的一个桥梁。所以,任课老师在原有教学模式上不妨以其为中介,恰当地设计一些富有新意和趣味的活动。举个例子,在学习“天气与气候”时,我让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在黑板上贴上对应区域气候的颜色贴纸,并设立小奖品鼓励全部正确的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学习。
二、怎样实施地图教学
1.让学生了解地图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之前就已经接触过地图,但因为无人指导,所以许多人对其只是一知半解。科任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观察和学習,适当情况下可借助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客观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大体种类,如地形图、交通图、政区图等。
2.让学生掌握一些地图的基本要素
因为地理学习是一个前后连贯与衔接的过程,那么有一些基本的常识是要掌握的。例如比例尺、图例和方向,这些是出现频率极高的知识要点,亦是考核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比例尺信息计算出实际面积大小。再有,学生有必要牢记地形图及判定依据。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的山地部位等高线的技巧,类似山脊、山谷、鞍部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学习动态,适当给予解说,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认知
在学生对地图学习到一定程度后,任课教师应恰当地引入相关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反复操练,从而达到巩固和加深认识的效果。任课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先给予学生一个图形示意,让学生了解大致课堂内容,紧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相关练习。此举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地图、学好地理。
在此基础之上,科任老师还可以通过课堂绘图的形式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适当放松自我,另一方面,学生往往会倾注更多的情感和注意力在这上面,换句话说,学生会因此举而加深对地图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郑银虎.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2010(7).
[2]李春香.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1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