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红
摘 要: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非常有价值性的,要在这种理念下学习,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历史作为初中的副科,都是讲解历史上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很少以学生的角度去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学生认为历史教学是枯燥无味的。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生本教育提倡“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的理念。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的责任感等这些理念全方面落实,需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思想
生本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最主要的不是教会什么,而是启发人们的创造力,从而从事创造工作”。教育的主要意义还是给予孩子长久的影响。教师要有全局观,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来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初中生对历史知识属于一个感性的阶段,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阶段,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兴趣、习惯等都将产生影响。七年级教材中涉及“秦皇汉武”“孟姜女哭倒长城”“董仲舒进谏汉武帝”等课程资源,应合理地加以利用,从而为教学奠定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激发学习兴趣
很多初中教师发现,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堂不够重视,缺乏兴趣,这也是因为初中历史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而且内容多导致记忆负重造成的。学生学习速度快,然后忘掉的速度也快,加上刚上初中的学生不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对历史课缺乏明确的目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然相对低下。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重视历史课堂的创新设计,对历史课进行多元化教学,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加深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例如,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环节,历史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有趣味性教学模式,以生活情境为主,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开阔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视野,让学生从历史的观念中培养价值观和责任感。如,可以联系涉及到抗战题材的很多影视,可以让学生走访身边战士的后代,从而丰富教材的内容,丰富课堂的内容。
三、共建师生和谐关系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历史课,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听课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历史课堂上的指导者,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充分发挥。各站其位,这样就会表现出师生关系和谐,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例如,在教师讲解“鸦片战争”章节时,教学重点是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要想了解这些内容,需要去了解《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是要在思考分析之后,将课堂上的疑问反馈给教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指导,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多互动与合作,培养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一方面懂得分享历史知识,一方面更要懂得如何与人交流。现在是知识通行的时代,经常有外国人来了解中国的知识,所以在初中更好地去普及知识,教师要在历史课中多开展互动与合作的活动,还要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课积极学习的乐趣,这对学生历史课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帮助的。教师要讲究“教”与“学”两者结合,如果分开将不会得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实力相差这么大,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最后会赢得胜利?让学生为此展开积极的思考,这样不仅营造良好的氛围,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力,让学生相互协同合作,共同进步。
五、重视鼓励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被评价时,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有异议时很难表达出来。教师为了在课堂上的权威性,评价总是以批评为主,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上的评价,因为评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课更加感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学生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进行独立思考,学习之后又会有怎样的提升,又在哪方面有提升,教师的评价应该发现学生这些方面的亮点。教师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生本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历史教师要明确“教”和“学”的关系,要明确初中历史学习主要的价值和目标所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多以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常春.基于生本教育模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9):248.
[2]赵云丽.以生为本,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小作家选刊,2015(32):156.
編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