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韦华
摘 要: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专业型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些素质中就包括问题意识。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想问而且会问。分析探讨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旨在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就需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没有提问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数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但就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来看,普遍还存在着功利性的应试教学,学习活动只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的个人發展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和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提高教学效果,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其对课堂不再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1]。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等实际情况,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熟悉的导入方式,比如讲故事、猜谜或者竞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进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正确合理的态度对待。比如,对于有些学生提出的有深度的创新型问题,要给予表扬;对于比较肤浅或者错误的问题,教师也不能直接给予批评和嘲讽,而要肯定和表扬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和勇气。总之,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教师都要正确合理地对待,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提供机会,建立能问的平台
首先,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和提问时间,每节课的授课前、授课中和课下学生都能提问题,让学生及时反映自己的问题。比如,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时候,肯定会产生一些问题,教师正式讲授新知识之前,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听课,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解开疑惑,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的基础上,允许学生举手提问,及时地反映自己的想法[2]。学生提问不仅局限于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这样在课下学生也能有效地研究数学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自己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可以记录下来,寻求教师的帮助。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一个“问题信箱”,学生在课下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写在本子上,投入问题信箱,从而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其次,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所有学生都有提问的权利。尤其是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提出问题更要鼓励,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免以后的问题积累得更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自暴自弃。
三、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问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也要教学生提问的方法。有很多学生虽然有疑问,但有时候却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所以,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提问,提供提问的机会,还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体会到,知识储备越丰富,积极思考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越多,而且提出的问题质量也会更高。因为,学生储备的知识越多,在学习中就越能发现知识的相互联系,善于发现问题,因而,提出问题需要在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重难点和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进行提问,分析这些知识的时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O是直角坐标的原点,已知抛物线y2=2px(p>0),A、B分别是异于定点的两点,并且OA⊥OB,求△ABC在A、B处于什么位置的时候,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在学生解决这道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比如配凑法、反函数法以及分离常数法等,让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索,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和思考问题,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还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在数学教材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问题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236-237.
[2]张哲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解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2(6):153.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