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地图研究:过去、现状与未来

2017-11-03 08:27邱雅娴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犯罪学警务犯罪

邱雅娴 石 坚

(山西警察学院侦查系 山西 太原 030401)

犯罪地图研究:过去、现状与未来

邱雅娴 石 坚

(山西警察学院侦查系 山西 太原 030401)

为推动犯罪地图在我国警务工作中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借鉴西方犯罪地图的研究成果,以犯罪地图发展阶段为尺,使用纵向对比方法讨论犯罪地图的演进过程。基于此,我国犯罪地图可从理论研究和警务实践方面进行下一阶段的推进发展,这对犯罪学学科分析、警务应用和治安防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犯罪地图 环境犯罪学理论 犯罪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1 犯罪地图的概念

犯罪地图起源于法国,至今已发展了一个多世纪。有学者从警务实战方面定义犯罪地图“是一种为警方提供犯罪地理信息并协助其判断发案程度的智能化工具”[1]。也有学者认为,犯罪地图是便于公众获取可视化犯罪信息的网络手段和过程[2]421-423。具体来说,犯罪地图在互联网上向公众开放,由相关部门管理运营或外包给商务服务供应商,并由警察部门、公共安全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负责数据支持。现在已有的外包犯罪地图网站包括但不限于:CrimeReports(www.crimereports.com)、CRIMEMAPPING(www.crimemapping.com)和SpotCrime(spotcrime.com)。

在我国,犯罪地图的研究正处于借鉴阶段。有学者认为,“Crime Mapping”应直译为“犯罪地图”,该应用的本质是绘制一张带有犯罪信息的地图,相关人员从中读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也有学者鉴于该应用的运行原理,将“Crime Mapping”译为“犯罪制图”,其通过警务资源配置和规划、案件侦破参考、“犯罪热点”及数据分析、犯罪信息发布等[3],有效地对正在发生的犯罪活动进行干预及预防。

2 犯罪地图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犯罪地图有助于警务调控和有效降低犯罪率,是现代热门的警务应用和犯罪学分析技术之一。本质上,它依靠(亚)文化犯罪学原理、数据追溯技术和GIS定位技术确定犯罪热点地区[4],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犯罪情况。迄今,犯罪学家已经研究并使用多种数据追踪技术研究犯罪地图的标识有效度,如点状犯罪地图、椭圆犯罪地图、行政专制地图、网格犯罪地图和KDE犯罪地图标识。这些技术伴随着相应的犯罪学理论先后出现,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2.1 第一个重要阶段:环境犯罪学理论和阴影犯罪地图、点状犯罪地图、椭圆犯罪地图

2.1.1 环境犯罪学理论

对犯罪地图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的法国,社会学家André-Michel Guerry和Adolphe Quetelet在研究首个犯罪地图时,对地图数据的分析形成了后来环境犯罪学理论的雏形。作为犯罪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环境犯罪学被用于分析、识别犯罪类型及研究犯罪和地域文化形态。布莱亭翰夫妇研究了地理位置对犯罪分析的重要性,并初步建立了犯罪学的分析框架,即在特定物理地域下,综合分析犯罪人和受害者的行为模式。该理论最重要的假设是犯罪人通常会在其熟悉的(或靠近其经常活动的)地域及路线上实施犯罪行为。在他们随后的研究中发现,河流、铁路、公路等属于犯罪边缘地区,而商业区、住宅或校园周边是犯罪高发区[5]。

2.1.2 阴影犯罪地图、点状犯罪地图和椭圆犯罪地图

(1)阴影犯罪地图:最早出现的犯罪地图可追溯到1829年[6]。社会学家Guerry和Quetelet运用统计学和人口学原理,根据法国犯罪类型和犯罪数据统计,在一张地图上将不同地理区域,按照其对应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如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标注出不同程度的阴影,由此分析出当年法国暴力、财产犯罪与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7]223-224,如图1所示。

图1 法国早期犯罪地图

阴影犯罪地图结果表明,虽然犯罪分布不均,但犯罪的地理集群①地理集群:意为犯罪热点区域,即犯罪高发地带。论证了犯罪与环境社会学的关联性。

(2)点状犯罪地图:1900年,美国纽约市警察局在阴影犯罪地图的基础上用不同颜色的图钉在城市地图上标注不同类型的犯罪案件,用点(Dot)表示犯罪数量,用以分析案件的地理、空间和时间关系。由于当时学科理论和科技的局限,地图以线状标识大致边界,无具体街区图示,如图2所示。

古代中国的节日生活优雅、端庄,每个节日背后都有层叠累积、意蕴深长的故事传说。 在节日与节日的岁月轮回中,生命的异彩照亮了平淡的日子,焕发出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

图2 点状犯罪地图

(3)椭圆犯罪地图:随着警务活动的行政化发展,为方便决策者知晓并进行警力部署,显示犯罪情况变化的犯罪地图应运而生。该应用以椭圆、圆形等图标显示犯罪地区,主要目的是供决策者了解犯罪热点和犯罪迁移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椭圆犯罪地图

2.2 第二个重要阶段:中心区域理论和行政专制犯罪地图

2.2.1 中心区域理论

1925年,犯罪学家伯吉斯(Burgess)总结犯罪发生的地理规律时发现,犯罪率高的区域聚合了绝大部分的犯罪,且这些犯罪会持续重复发生,从而,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区域理论,并通过不断的数据论证衍生出八二理论(也称帕瑞托原理),即80%的犯罪问题都聚合在20%的区域中[8]。

帕克和伯吉斯在对犯罪原因解释时引入了城市空间概念(Urban Area Conception),提出了“城市地区”(Urban Area)分类法,即每一个城市地区可视作由多个中心区域组成,并不断延伸至郊区的空间[7]224-226。每一个特定的中心区域有独特的结构、组织特色和居民类型,不同区域内的犯罪类型因地而异。这一分类随后被用以研究芝加哥地区的青少年犯罪。犯罪学家克利福德和亨利通过收集芝加哥青少年犯罪人的地址,用大头针或气泡等形状将犯罪人地址在地图上标注,制作出静态犯罪地图以统计犯罪情况[9]131-133,如图4所示。

图4 气泡犯罪地图

图5 行政专制犯罪地图

2.2.2 行政专制犯罪地图

在这一阶段,现代犯罪学与空间分布研究发展迅速,许多分支学科,如文化犯罪学、亚文化犯罪学(Sub-cultural Criminology)、制图学等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犯罪地图以行政区为单位划分,以相同大小但不同颜色的方格标注犯罪热点,犯罪率越高的地区标注颜色越深,随图绘制的图标示意区则注明了犯罪率的单位。这一犯罪地图在实验时成功帮助芝加哥学派的学者追踪到犯罪发生地,因此被命名为行政专制犯罪地图,如图5所示。

2.3 第三个重要阶段:日常行为理论、热点犯罪理论和KDE犯罪地图

2.3.1 日常行为理论和热点犯罪理论

日常行为理论是运用犯罪地图进行犯罪干预的基础。若要有效降低犯罪率,需要从“有预谋的犯罪人”、“合适的目标”和“缺失的守护”三个维度进行干预。首先,犯罪地图会将某一地区发生的犯罪种类、情形和数量标识出来,既方便普通用户提前避险,也有利于警方合理部署警力;其次,公民可通过犯罪地图了解案件的受害人情况,主动减少自身的受害人吸引力,如在抢夺案件高发地区不佩戴明显的首饰、不随意把玩手机,在盗窃案件高发地区特别注意钱包及随身物品,以降低自身成为受害人的可能性;最后,犯罪地图如同城市天网,实时更新数据和犯罪情况,以“不会缺失的守护”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增强警示犯罪的作用。

(2)热点犯罪理论:犯罪学家Osborn和Tseloni以入室盗窃案件为例,发现一些住所经常遭遇重复入室盗窃,而另一些住所几乎不会遭遇此侵害,据此确定犯罪高发地点存在居住地位置与犯罪人行为路径高度重合的情况,犯罪人在一定时间内会高频率往返这些区域,使该区域具备了受害吸引力,从而产生犯罪相对集中的区域。这一理论将犯罪高发区域称为犯罪热点,强调在特定区域内,特定犯罪活动会重复发生,其他区域则犯罪相对较少发生[11]。

2.3.2 KDE犯罪地图

KDE(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被视为目前最经典并且最有效的犯罪地图之一[9]131-132。它在用户指定搜索半径内,以点数据(犯罪情况和犯罪事件)绘制犯罪密度和一定时间内连续变化的犯罪数量,将最终的犯罪数据以“图形-密度”的方式生成在内置的二维地图上。

由于其预测准确度和可视化效果的美观度,目前,该地图已被越来越多的端口和系统兼容[12],如图6所示。

图6 KDE犯罪地图

3 犯罪地图研究现状

在美国,犯罪地图发展尤为迅速。1997年,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成立了犯罪制图研究中心(Crime Mapping Research Center)。次年10月,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宣布创立国家级的犯罪制图专门任务小组。据美国犯罪地图研究中心统计显示,犯罪地图已被大部分州的警方使用。警方数据显示,这一智能应用在2012年有效降低了暴力犯罪5.4%,降低了谋杀犯罪22.6%[13]。自1997年开始,美国犯罪学协会每年都会以“公共安全与犯罪制图分析”为题举办学术年会,世界各国的犯罪分析员、警察、研究人员和其他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参加。

在英国,犯罪地图应用至今已30余年。1996年,圣地亚哥警察局首次发布了在线犯罪地图应用,并在1999年推出其应用网站,公民可在其网站上查询不同社区犯罪情况及犯罪发生地点。英国大都会警察局(Metropolitan Police)于2004年开始使用并推广这一科技。西约克郡警方随后在2005年用犯罪地图发布了第一例犯罪案件。为保证犯罪地图数据的一致性和权威性,英国警方官方网站将其推广在网站首页(police.uk),并利用其公布犯罪案件地理数据,为公民出行做预警,公民可在线查询指定区域的犯罪数量、类型等信息[14]。英国伦敦大学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主办过多届国内的GIS与犯罪制图学术研讨会[15]。

犯罪地图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90年代后期开始投入该领域研究的国家有:德国、日本、南非、奥地利、比利时、韩国、印度、阿根廷等。据香港理工大学的 Leong和 Chan研究显示,基于犯罪热点研发的犯罪地图在世界各国和美国大部分州迅速发展。韩国行政安全部于2014年推出国民生活安全地图,将犯罪、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信息标记在在线犯罪地图上,供公民随时查询。2014年,世界GDP最高的100个城市里,52个城市的警察局官方已经安装犯罪地图网站并投入使用。其中以CrimeReports网站为例,在北美已拥有超过1800个执法合作机构,公民通过该网站可在线查询指定地区在不同时段的犯罪数量、类型、案件情况等[2]439-442。

4 犯罪地图在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犯罪地图利用地理绘图将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电子地图上,其服务范围不仅局限于刑事案件的标记,也在社区警务、犯罪预防和治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作用[16]。目前,犯罪地图在我国警务实战中开始了初步试点应用,2014年,北京、上海、杭州、四川自贡等地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主动公开部分城区的治安地图,内容包括治安情况、反扒情况和盗窃案件密度情况[17],标志着犯罪地图未来在我国实现在线查询功能的发展方向。

4.1 服务警务工作和优化警务模式

我国公安机关于2005年正式实施情报主导警务战略,这一战略为警务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18],充足的警务情报源和效度上乘的犯罪信息数据是警务工作的保障。警务情报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研判及使用。信息收集的手段是否可靠,收集的信息是否能准确、快速地传输,接收后的信息是否能进行科学严谨地处理,信息使用是否高效等问题都将影响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19]。

犯罪地图可被应用于情报收集、犯罪分布形态研究、影响因素分析、热点区域问题分析等治安预防业务方面,其系统客观性和稳定性可为警务情报输送信度、效度可靠的犯罪情报,有助于现代警务模式的转变[20]。

4.2 推动犯罪地图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

我国公安机关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犯罪地理信息系统,开始使用GPS为全国各省、市、区、县公安机关的110指挥中心、交管、消防等部门服务,有效地提高了一线公安民警的反应速度和处警能力。2010年,公安部PGIS平台1.0软件正式发布。PGIS软件的成功安装,标志着我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进入到推广示范应用阶段。

4.3 丰富犯罪学实证研究

“在传统犯罪学研究模型中,为验证理论,常常将抽象的概念经过操作形成可测量的量度,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技术或方法,即为犯罪学测量量具。它可以是任何标准化的收集数据的方法。”[21]当前,我国犯罪学的实证研究在方法上表现较为单一,取样方式以统计调查为主,其他方式欠缺[22]。这一方式的局限性不仅使实证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脱节,也导致研究样本时重于描述性统计,缺乏系统性总结,从而不具代表性[23]。犯罪地图的数据取样来自于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司法信息,这些数据在属性上较为客观,可有效排除主观取样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同时,还应该注意对西方犯罪学学术成果的本土化验证,设计符合我国犯罪情况和区域特点的犯罪地图。

犯罪地图是当代犯罪学、社会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交叉发展的成果,也是电子警务、科技强警的必然发展趋势。应当积极研究这一新兴科技和犯罪学理论,为犯罪地图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支持。

[1]Short M B,Brantingham P J,Bertozzi A L,Tita G E.Dissipation and Displacement of Hotspots in Reaction-diffusion Models of Crime[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0(9):3961-3965.

[2]Leong K,Chan S C F.A Study of Predictors and the Extent of Web-based Crime Mapping Adoption by a Police Agency[J].Security Journal,2014(4):421-442.

[3]贺日兴.犯罪制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新领域[J].测绘通报,2006(6):46-50.

[4]Chainey S,Tompson L,Uhlig S.The Utility of Hotspot Mapping for Predicting Spatial Patterns of Crime[J].Security Journal.2008(4):4-28.

[5]Brantingham P L,Brantingham P L.Environment,Routine and Situation:Toward a Pattern Theory of Crime[J].Advances in Criminological Theory,1993(2):259-294.

[6]Chamard S.The History of Crime Mapping and Its Use by American Police Departments [J].Alaska Justice Forum,2006(3):1-9.

[7]Kindynis T.Ripping up the Map:Criminology and Cartography Reconsidered[J].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54(2):222-226.

[8]Park R E,Burgess E W,McKenzi R D.The Ci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5:132-145.

[9]Chainey S P,Ratcliffe J H.GIS and Crime Mapping[M].London:Wiley,2005:131-132.

[10]Cohen L E,FelsonM.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9(4):588-605.

[11]Osborn D,Tseloni A.The Distribution of Household Property Crimes[J].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1998(2):307-330.

[12]Eck J,Chainey S,Cameron J,et al.Mapping Crime:Understanding Hot-Spot[M].Washington:U.S. Department of Justice,2005:2-8.

[13]Uchida C,Swatt M,Gamero D,et al.Los Angeles,CaliforniaSmart Policing Initiative:Reducing Gun-related Violence Through Operation LASER[J]. Smart Policing Initiative:Site Spotlight,2012:1-12.

[14]Braga A A,Kennedy J F,Bond B J.Policing Crime and Disorder Hot Spo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riminology,2008(3):1-31.

[15]UCL.About the UCL Jill Dando Institute of Security and Crime Science[EB/OL].(2015-05-12)[2017-03-13]http://www.ucl.ac.uk/jdi/about-us.

[16]单勇.基于热点稳定性的犯罪空间分布规律再认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5):118-130.

[17]单勇.犯罪地图的公开[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3):112-124.

[18]彭知辉.大数据:让情报主导警务成为现实[J].情报杂志,2015(5):1-6.

[19]何平.犯罪空间分析与治安系统优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57-60.

[20]Spencer Chainey,Jerry Ratcliffe.GIS and Crime Mapping[M].陈鹏,洪卫军,隋晋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24-26.

[21]Frank E.Hagart.犯罪行为研究方法[M].刘翠侠,罗震雷,黄婧,等译.第七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9:13-21.

[22]王仲兴,李波.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与方法研究[J].政法学刊,2006(6):54-60.

[23]单勇,侯银萍.基于GIS的“少年犯罪区”再认识[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3):56-65.

DF793

A

2095-7939(2017)05-0020-05

10.14060/j.issn.2095-7939.2017.05.004

2017-03-27

邱雅娴(1990-),女,四川内江人,山西警察学院侦查系助教,主要从事侦查学与犯罪学研究。

(责任编辑:焦 娇)

猜你喜欢
犯罪学警务犯罪
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研究与新变化
公园里的犯罪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论犯罪学名著的判定与选择
近二十余年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之流变与反思
Televisions
关于犯罪学的相关分析
探究警务战术的本质、知识生成与运用
环境犯罪的崛起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