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7-10-31 15:00丁蓓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中家园共育

丁蓓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认为习惯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的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模式。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直到孩子终生不忘。

【关键词】游戏中 ; 生活中 ; 教学中 ; 随机教育 ;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64-01

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學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1.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不爱护玩具,经常发现玩具及游戏材料扔满地,游戏结束后,大部分幼儿也不收拾玩具、材料,活动区中乱七八糟,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幼儿游戏前和蔼可亲地对他们说:“玩具宝宝们和我们是好朋友,它们害怕摔坏身体,我们小朋友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千万别把它们扔在地上,好吗?”在幼儿游戏后,总是提醒幼儿:“玩具宝宝们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把它们送回去吧!”就这样提醒幼儿及时把玩具、活动材料有序地或有规律地摆放整齐,保持自身与活动区的清洁。当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不能奏效时,我想到了“惩罚”孙伟民经常在游戏中破坏了“娃娃家”的餐具,我就暂时不让他玩游戏,他只得坐在旁边看别人玩;他撕坏了图书,就暂时不让他看图书;他抢了别人的玩具,就暂时不让他玩玩具。利用这种暂停正在享用物品的“惩罚”,让他充分体验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事实也证明,民民的这种受惩罚的经历和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确实有助于其纠正不良的行为。这样,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幼儿都能进行自我服务,而且做事比较有条理,卫生习惯比较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在生活活动中,幼儿年龄越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越没有正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的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模式。如:幼儿入园之初,多数幼儿拿椅子时只用一只手拖着椅子走,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时常翘起椅子互相碰撞。针对这种现象,我亲自示范、讲解怎样正确搬小椅子,然后幼儿动手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孩子们模仿着我的样子双手轻轻拿起椅子,小心翼翼地放回座位,从此拖椅子的小朋友不见了,撞椅子的声音没有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违反了要求,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立即改正。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3-6 岁的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力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行为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针对这种现象,老师们常常要根据班上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活动,强化幼儿的行为,如:我发现我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我利用音乐活动《客人来了》,通过有感情地歌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我结合社会教学《学做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朋友》等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在语言课上,我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说说长辈们的辛劳及是怎样关心自己的。

三、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

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如那一天:“哗”这又是民民把一篓雪花片倒到地上的声音,紧接着小朋友们一阵哄笑,竞相模仿。这一切发生在短短的几秒钟里,我在错愕之余冒出了一个念头:“扔玩具真这么好玩吗?”孩子们偷瞄着我不做声,“那你们想扔吗?”“想。”一个大胆的孩子回答我,其他人向他投去佩服的眼光,我点点头,“那好吧,请你们尽情地扔吧。” 教室里乱成了一团,孩子们的叫声和玩具的碰撞声淹没了一切,十几分钟后,满屋一片狼藉,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上透着意犹未尽的喜悦。我镇定而舒缓地说:“好了,我们该捡玩具了。”孩子们看着满地的玩具不知所措,我笑了笑,“没关系,老师和你们一起捡。”时间一分分的过去,玩具一个个的进了篓子,汗珠也一滴滴的从孩子们的头上冒出来,当最后一个雪花片放进篓子的时候,大家都往地上一躺,“好累呀,终于捡完了。”

“那你们喜欢扔玩具还是捡玩具呢?”

“当然是扔玩具。”

“为什么?”

“因为扔玩具很开心,捡玩具太累了。”

“那谁来捡呢?”

“谁扔的谁捡。”

“最好大家都别扔。”

“对,那就没有人累了。” ……

孩子们还在讨论着,我想我成功了,因为“不乱扔玩具”不再是一句教条的规则,在劳动中它变成了孩子们乐意接受并自觉养成的习惯,由此我想到:与其遍又一遍的重复说教,不如另辟蹊径,让道理行动化,让规则生活化,少对孩子说一点,多让他们做一点,这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才能埋下关心他人、自我约束的种子,使之受用一生。

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同步施教,是向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通过家园开放日活动和邀请家长来园参观,设置“家长宣传栏”等形式让家长发现孩子们之间存在的差距,鼓励家长针对孩子在园的表现,有目的的在家中予以鼓励、引导;此外,还通过发送“微信”的形式,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习惯培养教育,从而使家园步调一致,互相配合,共同培养。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加)马克斯·范梅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中家园共育
探讨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养法律意识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