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冬
(郑州大学 建筑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由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角色转换”看古村意象的建构过程
闫冬
(郑州大学 建筑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如果把古村落看作由古人创作而由后人接受的一种社会存在,那么就必然在主客体之间存在心灵交流的意象建构过程。城市在某种程度上是乡村的延伸,相对古村意象,城市意象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该文借鉴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在古人与后人作为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转换中试图探索古村落的意象建构过程,为古村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
城市意象;古村意象;角色转换;建构
对于意象的构建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哲学家的哲思中就有体现,如韩非子的“人之所意想者谓之象也”[1],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2],“意象”一词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及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把“意象”运用到城市设计还是源于20世纪中期林奇的《Image of the City》一书,林奇对美国三个城市居民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他们的意象元素,最后总结出五个城市意象元素,他认为只要这五个意象元素清晰关系明确,城市就可感可读,市民才会有更深层次的情感意蕴。
我们知道,创作意是由创作者的所见所闻,以及社会背景、个人情趣等综合而来,如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时,在当年周瑜火烧赤壁处游览,结合自己的经历与眼前的景象,由象生意,所以有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意,由创作意引发的在心里已然建立起了心理图式,在创作前已然“成竹在胸”。城市设计亦然,城市是集体的创造,这个集体也受制于他们的社会背景、文化习惯等,也有他们的“创作意”以及由创作意引发的心理图式。如果把心理图式叫做“象”,它就是与意的结合体,存在于创作者的内心,这就是林奇城市意象中的“意象”概念,只是存在于内心静态的心理图式,他所画的意象地图就是心理图式的直观反应。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林奇将市民与“城市创造者”进行角色转换,使市民成为城市的“创造者”,用他们的心理图式来指导城市设计。
由此可见,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若运用到我国城市设计中将存在以下两点问题。首先,它是完全不同于我国观念形态的西式思维,这种完全“写实”的图式研究方法也是典型的西式表达。虽然“意象”一词在我国各时期各学科都有不同的阐述,但是基本思想是重“写意”,它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意象是在创作与接受整个动态交流过程中建构的,意与象不断交织的过程,存在于内心静态的图式只能算是意象建构的一部分。其次,把生活在当下城市中的人作为“创作者”进行的角色转换体现出对市民的尊重,按照他们的心理图式来进行城市设计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这对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无疑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城市是由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市民共同“创作”的,林奇的角色转换只注重当下的市民的心理图式,则必然忽视城市文脉。要想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的同时又兼顾城市历史,必须同时研究后人和古人的心理图式,其实也有学者做过这方面尝试,如《城市历史地图中的城市意象》对安阳两幅城市历史地图的分析与解读[3],《城市历史地图与近代文学解读中的重庆城市意象》通过解读不同时期重庆城市历史地图的演变,比较城市形态的拓展过程[4],就是把古人与后人的心理图式进行比较分析。
乡村是一种社会空间存在的起点,而城市是一种社会空间存在的节点,两者的角色意义虽然不同,但二者同处在社会空间网络中,必然会产生某些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城市意象理论对古村意象建构有以下三点启示:其一,城市意象理论写实的心理图式在改变古村现状的风貌环境上确实大有益处;其二,若把古村意象的概念仅仅按照西式的图式写实的观念形态完全运用到中国的古村落中是对本土文化的不尊重,中国传统意象观重“写意”,“象”是为“意”而生,古村意象应该从创作者与接受者“意”的动态交流中进行探讨;其三,对于角色,笔者认为是指处于社会上的个体或集体依据社会和自我的期望,在生存过程中以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相对于城市意象理论“有意地”将古人与后人进行创作与接受的角色转换,古村意象的建构过程应该将古人与后人放在不同的行为框架内客观地看待和思考。
古人是古村落的创作者,同时又是大自然的接受者,古人在生存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角色转换,在创造古村落的过程中是作为接受者与大自然先经过了一个意象建构过程,由从自然中得来的意作为创作意再来进行古村的意象建构。
2.1 大自然的接受者
中国古人对上天一直存在敬畏之心,且他们认为自然与人类一样是“上天”的创造物,所以一度对大自然抱着共生的态度,同时大自然又是神秘的,所以有了孔子的“有为”和老子的“无为”来试图解释大自然。封建统治者借这些思想维护他们的统治,而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广大劳动人民也在不断探索“天意”,以求与天“心意相通”。但是怎么与天沟通,古人是作为接受者通过上天创造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这些大自然具体的象和人类社会这些具体的存在来揣摩“天意”的。
在这个接受过程中古人对大自然的“象”不是原本的直观反映,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其接受的元素进行还原、加工、重组,再造为头脑中的心理图式,古人的接受活动变成了客观物象的重构和再创造。这个过程与西方格式塔心理学相似,阿恩海姆认为:“在观赏时,这个重要的样式并没有被观赏者的神经系统原原本本的复制出来,而是在他的神经系统中唤起一种与它的力的结构相同形的力的样式……这个特定的力的样式,在观赏者头脑中活跃起来,并使观赏者处于一种激动的参与状态。”[5]他认为心理事实与物理事实之间存在着“异质同构”,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即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同构原理。
处在小农经济的古人是无法摆脱其社会形态框架的,面对大自然的方位、季节、动物等这些客观存在时,只能用他们自己的观念形态来“以意度象”。从宏观方面,把大自然作为整体与人类社会对照同构,由此他们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一样是有秩序的、是和谐的,所以他们试图构建出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同样和谐的生存模式。从微观上看,将个体与大自然的这些元素对照同构,如中国传统风水形法就是把有生气的山势比作龙脉,所以以形法看风水首先要寻龙,看其山型是否有生气。又如风水形法中的“喝形”,“喝形”就是古人对大自然的各种物理现象在大脑中进行加工重做,同构为其大脑中的各种图式的过程。《风水探源》中定义为“所谓喝形就是凭直觉观测将山比作某种生肖动物:狮、象、龟、蛇、凤等,并将生肖动物所隐喻的吉凶衰旺相联系”[6]。图1为各类山形与人类大脑的对应同形物。图2摄于河南郏县张店村,由于此山形像马鞍,故当地人称“马鞍山”。需要补充的是,“喝形”不仅仅限于动物,而是可以与大脑产生同形关系的任何物理现象,包括植物、人物、物品等。
2.2 古村落的创作者
虽然“天意从来高难问”,但是通过作为大自然的接受者经过以意度象之后,古人紧紧把握住他们与天沟通且他们认为参透出的那一部分,并与他们的价值观念相结合,在生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如礼乐相成、阴阳相合等,这些意深深的建构于古人的心中,以至于形成固定的心理图式并将其不断地运用于古村落的创作。
图1 对景山——朝山或案山的常见选形图片来源: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
图2 河南郏县张店村马鞍山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阳宅十书》中“论宅外形第一”中说“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元武,为最贵地”,这种心理图式影响着住宅、村落、城市的选址,并逐渐形成三者同构,坐山面水成为其理想的生存场所。又如古人参天地以论人事,宗法观念反应在村落总体布局上是以祠堂为中心,民居建造以它为准,祠堂成为整个心理“场”的中心,村落以后的发展也是紧紧围绕祠堂进行。
以上这些固化的心理图式运用在实际中并不是完全的直接反映,或者说这些心理图式只是一个理想化境界,在实际的村落创作中会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或是客观存在的,或是主观创造的。如《考工记·匠人》中对古代王城规划制度的描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很少城市完全按其建造,只是因地制宜大体符合。
古人以这些不确定因素,或者说模糊的因素,形成意义上的“空白”,召唤后人积极的参与来填补这个“空白”,为后人开创广阔的想象空间。正如接受美学研究者伊瑟尔说:“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7]
后人是古村落的接受者,同时又是生活环境的创作者。后人在欣赏感悟古人留下的古村落时,对古人的生活状态进行还原,对古人“意”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后人也加入个人自己的理解,同时兼顾后人自己的生活环境。前者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后者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操控,它也是一个主客观的转换过程。
3.1 古村落的接受者与保护者
古村落是古人生存状态的一种表征,它是饱含了“意”的“象”。而后人接受古村落的过程同样摆脱不了他们所处的意识形态框架,即以他们的观念形态对古村落进行重组和再创造,即后人的以意度象,对古村落实现由“象”的欣赏到“意”的感悟。由于上一阶段的“留白”,再加上这一阶段的以意度象,这两个方面作用使后人接受的结果可能与古人的意非常接近,也可能意出象外。
后人的接受过程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后人感悟的过程,而且是古村落实现其价值的过程。古人主观的意图能否被感知,与后人的接受程度有直接关系。
如古村落中的院落,后人通过院落中建筑的体量大小、形制高低、功能序列知其蕴含着古人尊卑有序、长幼有别、亲疏有分等礼制思想;又如院落内外蕴含“有”与“无”相互作用的模糊性,院落对整个村落来说是内部私密空间,对院内每个房间却又是外部公共空间,而庭院内的游廊是虚空间与实空间的过渡,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体现古人虚实交替、阴阳流转的意象。同时,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屋顶向院子倾斜,对天为凸面,把自己引入院中,或砌垒花坛鱼池,或移植湖石盆景,又通过花木水石自由布置使院落成为一个浓缩的天然世界,是天人合一的[8]。古人创造院落时是否有意“对天为凸面,把自己引入院中”且不说,意象的接受过程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它给后人多方面解读古村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看一部作品,不应当看它说出了什么,而要看它没有说什么。正是在一部作品意味深长的沉默中,在它的意义空白中,隐藏着作品的潜能[9]。古村落亦然,作为其接受者,我们要善于发挥想象,填补古人“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空白。
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后人的接受能力受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悟性等限制,具有历史局限性,就像有些艺术作品在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被人发现。古村落也一样,后人在不断地探索古人的“意”的同时不可能完全领悟,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中才能使其潜在含义逐渐清晰,所以后人在接受古村落的同时必须进行“原真性”保护,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资源,由后人的后人继续探索研究古人的“匠心”。
3.2 生活环境的创作者
后人是古村落的保护者,保护古村落是他们的责任,但同时后人特别是生活在古村落当下的村民,也有权利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在这里可以借鉴林奇城市意象理论的图式的研究方法,对古村落的村民进行访谈,获取他们的心理图式,让村民画出村落的草图;再结合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的实地调研,找到村落的意象元素,通过使这些元素清晰可见,来创造出村民理想的生活环境。但是这一阶段的元素必须与前一阶段的古村落的保护相协调,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必须以服从于村落的保护为原则。当然,作为生活环境的创作者可以有很多方法使生活环境可读可居,运用城市意象理论只是笔者对改善古村意象的设想,为的是更好地将西式的“写实”图式表达与乡村意象建构过程相融合。
这一阶段虽然不是古村意象建构的内容,但是它是古村意象建构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们欣赏接受古村落提供一个清晰可读的外部环境,它是古村意象建构的前提和保障。
综上所述,古村意象的建构过程由以下几个阶段构成,古人作为大自然的接受者,由象一生意一,又作为古村落的创作者,由意一生象二;后人作为古村落的接受者,由象二生意二。象一即大自然,意一即古人的创作意,象二就是古村落,意二就是后人由象生意之后领悟到的深层意蕴,在两个阶段的由象生意的过程中都存在接受主体的以意度象,而古村意象建构成功与否在于意二无限接近或大于意一。
古村落立足于当代,传承过去,走向未来,在此基础上对西方传来的城市意象理论有一定借鉴,所以古村意象应该是古今中外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笔者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对人的认识,古村落的意象建构过程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出的古村意象理论才既有利于古村落的保护,又有利于现在的需求,还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1]宋洪兵,孙家洲.韩非子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53.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9:222.
[3]王鲁民,韦峰.城市历史地图中的城市意象[J].建筑师,2003(102).
[4]杨宇振.城市历史地图与近代文学解读中的重庆城市意象[J].南方建筑,2001(4).
[5]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61.
[6]何晓昕.风水探源[M].南京:东南出版社,1990:47.
[7]瓦尔宁.接受美学[M].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229.
[8]袁忠.中国古典建筑的意象化生存[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79.
[9]章国锋.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J].文艺研究,1985(4).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ncient Village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Role Transition”Between Creatorsand Receivers
If the ancient village is regarded as a social being created by the ancients and accepted by the later generations,there must be an image construction process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ubject and theobject.Thecity isto someextent an extension of thecountryside,and theimage of the city has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compared with that of ancient villages.Therefore,this paper,with Lynch's urban image theory for reference,tries to explorethe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ncient village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of"role transition"between creators and receivers,in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for thebetter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
city image;ancient villageimage;roletransition;construction
TU-05
A
1671-9107(2017)10-0061-03
10.3969 /j.issn.1671-9107.2017.10.061
2017-07-29
闫冬(1990-),男,河南南阳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