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卓玛
摘 要: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能展现学生对任何事物的情感,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对学作的内容不知道该从哪入手。为此学生对作文就形成了畏惧的心理,所以,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语文打好基础。本文针对初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水平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兴趣;培养
一、引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重点科目,语文教学的写作过程是动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能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老师非常关心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写作能力的提升关系到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这就需要让学生去观察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关键的作用。
二、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
作文是一种用笔进行语言表达的形式,主要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读了明白你的意思就达到目的了。但许多学生却苦于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要不是“没的写”,要不是“写不出”,久而久之便会对语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就要首先树立起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有材可取。从经验和可行性来看,可以平时应让学生多写随笔、日记或周记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还能让学生有了一个倾诉的对象,把平时不敢对外人说的话对它说,大大减小了心理压力。讲作文在一开始时就给学生一个自由抒发情感的平台,不要求字数的多少,不要求体裁,平时的作文训练就当成是学生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工具。教师可以适时点评,尽量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这样从心理上学生表达了情感,同时获得了老师的认可,这样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写作习惯,从根本上摆脱不喜欢写,无话可写的束缚。总之,要让每个学生十分明确地意识到,课堂作文乃是限时作文,要充分懂得“时间”对于作文的重要。
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真实情感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前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兴趣中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力求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例证和说明来支撑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孩子的因果逻辑分析能力,对孩子写作大有好处。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设疑点“背影”,中间叙事引“背影”,望父买橘子写“背影”,结尾思念扣“背影”。“背影”既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又是作者感情的凝结点,也是文章的构思的突破口。再者,构思要完整。构成文章的各种要素,总是由纵向的联系与横向的联系交织成五光十色的整体联系,所以构思必须采用纵向交合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作品的整体。只有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才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通过对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注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文章内容也会丰富充实。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注意训练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底。一方面,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鸭式教育培养的孩子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表现手法为多种表现手法,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连续的动作,极易引起中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每当打出幻灯、播放录像、录音机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叹不已,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入情入境。批改作文,讲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多一些赏识,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表达环境。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第二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教师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赏识孩子的习作,绝不会显得你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是恰恰显出了教者的智慧——学生毕竟是孩子,对学生多一份赏识,多一份理解,学生就会多一份信心和兴趣,在宽松的气氛中,学生也就会捧出更多、更有情趣、更精致的文章出来。
五、进行快速写作训练
学会观察生活是不够的,进行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是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为写作打下了基础,下一步就要有目标的训练学生学会快速的自我表达,将素材综合起来,有条理地抽出需要的内容。通过这一训练,学生在参加语文作文考试这一题目上就不会觉得手忙脚乱,解决脑中有的是素材写不出来的问题。这一写作训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获得应试能力,从而使学生经常体会到作文教学的甜头。方法方法上教师可以将每学期的写作任务定量化,如一周写作三篇,让学生有个写作的目标。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可以给出专题,要求学生限时作文,课内完成,课堂的集体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快速整合脑中的素材,形成相互竞争、有一定紧迫的学习劲头。通过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明显提高,经常的训练会使学生形成快速审题、构思、写作一气呵成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春》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体验农村的生活,学习一些相关的技艺。通过亲身体验,既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农民勤劳的美德,又可以让学生对劳动有另一番感悟,从而使写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六、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有着不同之处,然而,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对语文作文的写作兴趣,教师也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处理,推动作文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廷.农村地区初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23):116-117.
[2]周旭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15):23-25.
[3]代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14):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