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水平的研究

2017-10-21 01:41钟尚磊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新媒体

钟尚磊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媒介技术也在不断更迭与变迁。21世纪以来,以网络技术为特质的“第五媒体”悄然而至,新媒体迅速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宠儿”,传统媒介格局被打破,传播观念也发生了巨变,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与新思路。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介形态的变迁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重构了媒介素养的内容格局与文化情景,通过对新媒体特点研究重塑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的新内涵,媒介素养成为引领传媒教育发展的引擎与动力。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个舶来品,于1997年被引人中国。当年,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卜卫在《现代传播》上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一次在国内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意义、途径、实施的研究内容。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杰弗里萨克斯在《文明的代价》一书中提到,要建立一个有心有感的社会,而建立“有心有感”的关键就在于提升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对媒体人、政府官员和大众来说,媒介素养的提升,都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生在1933年提出,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对传媒中“低劣”的大众文化,来保护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传播学界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日趋重视,并结出了累累硕果,其中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就有数十个,传播国内外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媒介素养的研究,成果显著。

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创建内容、分享内容,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散播者和接受者,两者并不像传统媒介一样界限清晰,在新媒体环境下,没有绝对主动的传者和完全被动的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媒介素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每个公民在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位置是相等的,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接受和传输系统,并且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媒介素养现状和提升的困惑

媒介素养的缺乏,导致媒体从业人员将自己的报道对象利益衡量标准化,哪种报道方式、什么报道内容、报道对象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眼球,就是媒体所要采取的方式。

媒介素养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批判能力。受众对媒介文化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传播者也要传播正面、积极向上的内容。一方面,要提高受众的媒介品味,养成真正的思考、选择、批判的习惯;另一方面,媒介主体要报道正面积极信息,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提升市场价值观。媒介在关注市场价值规律的同时,决不能被它所左右。只有提升了受众和媒体的批判能力,才有可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人们利用媒介能够更快捷、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困惑,诸如媒介信息过度、媒体公信力下降以及降低了人们的思考能力。“互联网的崛起颠覆了现有人际关系、权力结构和传播游戏规则,引发了一连串的社会变迁,它颠覆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分野,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社会监察垄断权,因而有必要培养Web2.0传媒道德素养,开展一种反思及批判能力的训练,指导青年人分析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传媒消费习惯、传媒创作实践,尤其是要鼓励他们在制作发布分享媒体内容时,忠实地反省自己的动机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新媒体所带来的新的变化必然使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发生改变。

三、提高媒介素養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更可能成为一名传播人,作为一名合格的传播者必须要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

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公民的媒介素养应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 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也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四、立足时代提升媒体素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技术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思路与内容。眼下,众多受众正享受着网络带来便利与娱乐。但是,作为“第二媒介时代”的公众,面对琳琅满目,变化纷杂的信息,个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更可能成为一名传播人。这就要求个人要有相应的媒介素养。其中不仅要对各种媒介信息有较高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为个人生活发展所用,更要做一名合格的传者。同时中国的相关法律政策也要加强对网络、手机短信等的管理监督,共同构建和谐的媒介环境。作为传播主体的大众,在传播信息之前要鉴别信息的真伪,不可盲从地传播与转载。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职业传播者要提高使用新媒体的效率,精选有益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把关”的能力。当然,政府官员、商人以及青少年也要提高其媒介素养,打造一条良性的循环链条,将网络舆论作为正确的引导方向,使之有利于完善公民的话语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媒介素养的必经之路。媒介素养教育要适应时代潮流,积极谋求与社会化媒体的切合点,不能继续延续传统的媒介观念。国家要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责任,它不是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参与。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80.

[2]黄楚新,王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的媒介素养[J].青年记者.2014(5):70.

[3]李奕悦.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的提升对策——以微信为例[J].鸭绿江.2014(3):102.

猜你喜欢
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新媒体
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探析
浅谈徽商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