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洁
摘要:国家所颁发实施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转变挂念,创新方法,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本文阐述了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并从学习兴趣、合作观念、教学互动、生活教学几个方面探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的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问题;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定教、强调教师成长,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改变落后、传统的教学思想,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
1传统语文教学活动的问题
1.1教学缺乏灵活性
传统教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在课堂教学活动方面,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单一的接受,即便会在中途布置活动,但是活动进度都是由教师一手掌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进度的把控以及教学流程的操作上,都需要按照教师教案进行,学生的眼睛、思维都需要跟随教师的步伐,缺乏灵活性。
1.2交流与互动不足
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浓厚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度非常高,且他们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与功利心,希望可以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认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语文教学课堂枯燥、乏味。
1.3关注结果忽视了过程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于关注成果与教学质量,忽视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在部分教师看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灌输为主,实际上,语文这门学科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教师不能单一的为学生灌输知识,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其中的过程,让学生可以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案。
2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分析
传统教学观念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对策: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下,首要的任务就是锻炼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利用好小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利用实践活动、问题情境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得出的,有着浓厚的故事性特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层层启发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玩游戏、讲故事、创作剧本。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设备将课本内容直观真切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趣味性和成就感,这不仅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加强合作学习的观念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以老师为主体,课堂成为了老师的“一言堂”。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合作式学习,是目前教学领域的新观念新方法。合作学习有利于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小组竞争意识,又有利于形成团队合作的集体观念。这种观念主要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目标,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另外,对于課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合作学习可以使他们增加与同学的交流机会,在小组中,为了避免拖整个组的后腿,他们会逐渐学习参与到小组的合作中,为集体荣誉做出努力。这种方式可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和内在的学习兴趣。
2.3强化教学互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将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人为割裂开来,影响了情感与知识的传递,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群体性的教学活动,传统的单向交流影响了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应该将单向交流转化为复合交流,让学生汲取学习中的有益成分。互动不是单一的语言传递,而是两者之间的有机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关注情感的传递,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教与学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没有绝对的教育,也没有绝对的学习,只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关注知识的单向传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深入知识的讲解,利用有效资源将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起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2.4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行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掌握对应的知识,课堂教学与生活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必须要加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极强的应用性,需要实现生活的课堂化以及课堂的生活化,课堂生活化就是将语文教学放置在特定的现实生活情境之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生活课堂化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进行深刻有效的思考,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对自己发展有益的知识,获取到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
3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准确把握教学转变的关键点,培养学生兴趣,融入情感教育,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个性,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