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思维更深处漫溯—论述文写作指导》课例回放

2017-10-21 08:12许晓平
写作(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统

许晓平

课堂实录

一、导入

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我们培养理性的思维习惯,并将思维不断深化,这是现代公民可贵的素质,也是论述文写作发展等级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试着在对一个热点事件的思考与讨论中让思维向更深处漫溯。清华大学将游泳与毕业绑定这个事件颇受争议。(出示事件)

二、正面立论

1、各抒已见

师:对清华大学的做法支持的同学举手,反对的同学举手。

生1:我认为合理。理由是清华早在九十多年前,就有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有传统,现在只不过是恢复以前的传统;第二个理由是游泳能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在发生意外时可以拯救生命。理由三是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学习。

师:刚才这个同学讲了许多点,我提取了一下关键词,主要有:健康、技能、学习,这些角度可以归结为游泳对“个人”的好处,一开始讲的时候还有一个角度:传统。(板书:个人、传统)。

生2:我认为这个规定的灵活性不够。理由一是仅靠不会游泳一项就不给他颁发毕业证等于否定了这个学生四年中在其他方面的努力,这是欠妥的。理由二是可能确实有些学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游泳这个项目;理由三是对于刚才那个同学讲的第三点不同意,有些人比如有心病的,比如小时候溺过水,他们可能一辈子十分害怕水,如果强求他们游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对人特别有人文关怀,他考虑了一些特殊群体的特殊情况,对他们来说这个规定是勉为其难的,我觉得他特别善良。

生3、我觉得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更能促进学生去游泳。

师:我觉得你特别支持学校的做法,所以平时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父母对你的约束持特别正面的态度。(全班笑)这个同学是从学校方面看问题的(板书:学校)

(讨论略)

2、汇总罗列补充

师:下面就将同学刚才想到的汇总罗列一下。补充:PPT

师:我们可以发现对立双方观点截然相反,理由也各不相同,但我们可以发现对立的双方看问题的角度却大抵一样,而这么多角度有些比较深层次,有些则比较浅,即这些角度不在同一层面上。(板书:角度、层面)我们在写作时应尽量往深层次挖,并选择深层次的原因去说理。

3、方法指导

师:我想问同学一个问题:你的想法从何而来?

生答:生活实践。

师:有道理。我想说的是想法应该有依据,材料作文还是应该好好利用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刚才同学有一些说法在二三两段材料中还是有所体现的,也就是要从材料中找角度,并在这个基础上挖深度的。

(板书:读材料,找角度,挖深度)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思考有了广度,也有了一定的深度,观点就可以比较扎实地立起来了,(板书:立)即能“自圆其说”了。还有什么方法使思维向更深处漫溯呢?

三、反面驳论

1、读一读

師:想一想: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反对的角度是什么?

生齐答:反对,作者从个人、技能这一角度来论述。

2、找一找

师:“技能”这个角度是从刚才材料中的哪段文字出现?

生:幻灯出示:紧急时还能拯救生命。(生存技能)

师:我们可以发现这是支持方的论述角度,现在被反对方利用来强化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们的思维特点是想办法将自己的观点“立”起来,这时,我们的思维是“驳”的观念。(板书:驳)要批驳对方,我们先得找到对方观点中的纰漏(板书:抓纰漏)

师:再找一找,这两段话分别还有什么其他纰漏可以抓的吗?

讨论(略)得出关键词:“传统”“强求一律”

师:刚才的讨论其实已经触及到对这个问题了。下面我们就以此为起点,重新审视原来的说法。原来的说法是我支持是因为这是传统,我反对是因为清华大学强求一律。现在我们反过来,即我反对是因为这是传统(反对方写),我支持是因为强求一律。(支持方写)同学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帮助我们思考,如果原来已经想到过了,也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在措词上更有力些。

3、写一写

4、深度讨论

生12: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这种做法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所以这种做法利大于弊。

师:进行了利弊分析,有全局把握的意识。

生13:我支持因为“强求一律”。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体育项目的话,学校在体育方面管理的压力就会很大,那么多的体育项目如何考核。还有如果每个学生都选自己喜欢的,而不选自己不喜欢的,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以后到了社会,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事。

师:是呀,年轻也不能这么任性。我觉得这个同学在说理时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叫假设思维。假如都这样,学校怎么办?假如这样,你以后出社会怎么办?这是将思维推向深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生14:我反对正是因为这是恢复以前的传统。信息时代要求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要审视某些传统,传统中有不好的东西,正是因为它是过去的东西,所以才称之为传统,正是因为存在某些合理性才重新继承,所以我们才称之为恢复传统而非延续传统。

师:这个同学非常擅长概念分析,认为“传统”隐含一个词语——过去。

生15:我支持清华大学的做法,清华大学强制学生学会游泳,强制性的要求是一种压力,能够促使学生游泳,增强一种能力,使你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师:自由是相对的,限制是绝对的。

生16:我支持因为强求一律。正因为强求一律许多学生才会因为有压力去接触、学习,也许你去接触了,你会发现游泳的美好。

师:你有一种审美的眼光,对你来说,在水里游泳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全班笑)女孩子就是不一样,她会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师:刚才同学比较多地讨论到“强求一律”上,那么“传统”呢?其实现在社会上关于传统的去留问题争论是非常多的。

生17:刚才王荏生同学偷换了一个概念,他把传统理解成了过去的腐朽没落的东西,但是游泳不是腐朽没落的东西,传统不是说代表过去,它也可以代表现在。所以这个做法可取。

师:大家说他说的有没有道理?那王荏生你呢?(全班笑)

生18:我觉得他说的没道理,他刚才说我偷换了概念,我看他才偷换了概念。我们在讨论的是这项规定,而不是游泳。他刚才说的是游泳是一件好事,我们说的是规定是一件好事。

师:是规定不对,而不是游泳不对。

师:我想到现在为止这样的讨论应该已经不再停留在游泳这件事情上,而是触及到了两对矛盾。(幻灯:传统——现实

限制——自由)关于传统与现实这对矛盾,我想到哈佛大学的裸奔节。这个传统现在同樣也存在去留的讨论。

5、出示下水作文

师:大家觉得我写得有道理吗?受同学的启发,现在觉得我的这两段话都还有纰漏可以抓,可以被持相对观点的同学利用来强化自己的观点,比如“强求一律”这个问题,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的思考。(板书:文化……)或许还有更多的角度。

6、小结

全面、辩证的思维,这是理性思维最重要的表现。驳不是目的,是手段,如何使自己的观点更立得稳才是根本目的。可以将这种驳理解为——对话意识,而非斗争意识。

而这样的辩论论也有助于我们去寻求解决矛盾的最佳平衡点,为清华大学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即论述文写作思路中的“怎么办”的问题。

四、内容总结(幻灯片:思维导图)

五、作业。

六、齐读共勉,推荐书目

执教感悟

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是提升思维能力。

面对这样一个颇具争议的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展开思维呢?首先该是找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点。在刚开始讨论时很多学生在评价游泳这种体育运动,而没有关注将游泳与毕业绑定,因而在实际的写作中,很多学生费了很多笔墨甚至全部笔墨在论述游泳的种种好处上,事实上如果不扣住“绑定”这个点,论述就只能流于表面,无法走向深刻。

其次是论证过程。论证过程就是采用适当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过程,比较常见的有因果分析,假设推理,正反对比论证。本课例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因果分析,而在实际的讨论中还通过对学生说理内容的评价渗透了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驳论等论证手法。尤其强调“驳”的手法,以此培育学生的思辨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课的结尾,强调了全面、辩证的思维特点同样重要,防止在写作过程中说过火的话,造成说理偏颇。

猜你喜欢
传统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Task 7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二)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节选40式)(一)
少年力斗传统
异国新年前夜的奇葩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漫谈写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