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丹
摘要:评价是教学中一种师生对话,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是课堂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能激发学生课堂自信,拉近师生距离,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教学,论述语文课堂有效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因势;有效评价;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优劣,同时也对学生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能激活思维,增强学生自信心,点燃学习热情,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只有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浪花”,变“意外”为资源,巧妙评价,引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见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呢?
一、释疑评价,深挖文本
课堂是动态生产的,即使课前预设再详密,也会有纰漏。一些教师认为这些“意外”是“捣乱思维”,或置若罔闻,或斥责学生;稍有理念的老师为不抹杀学生的好奇心会说:“你善于思考,下课后我们再来讨论,好吗?”那么,其最终结果还是导致了儿童主体精神失落或缺失。
如,在《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学中,一生问:作者写周总理吃的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粒,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我想问,那么今晚的花生到底增加了没有?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谁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说说?
生:我想是没增加的,课文清楚地写着“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生:“好像”这个词用得好。我是这样想的:看上去好像没有增加,其实今晚已经增加了分量;增加了,还这么少,平时就更少了。这更突出了周总理生活简朴。
师:还能从别的地方找到花生米增加的根据吗?
生:我从值班室的同志送来的两杯绿茶中看出,花生米是增加了,既然绿茶增加了一杯,那么不会不增加花生米。
“花生有没有增加?”一个看似平常无聊的问题,却被教师敏锐地捕捉住,通过巧妙地点拨、导航,促使学生积极去探究,使课堂掀起了层层思维狂澜,为更好得理解了“总理生活简朴”,奠定了基础。
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捕捉课堂的“闪光点”,借助评价深入挖掘文本,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那么,这个灵动的闪光点定会投射出更绚烂的光芒,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层次地挖掘。
二、纳疑评价,挑战权威
教科书也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为教材的最基本用户,学生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增删、重组、修改或整合。
如《布衣元帅》一课,讲到“徐向前是个朴实无华的布衣元帅”時,一生提出:“我认为不对,课文插图是一个穿西装皮鞋的,并不节俭,怎么说他是个布衣元帅呢?”我细细一看,果然课文插图画的是一身笔挺西装的徐向前,与课文所说的“布衣元帅”根本不符,心中不禁为学生的善于思考而暗暗惊喜,于是表扬到:“你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思考的眼睛。你们认为这幅插图对还是错?请找出课文依据。”学生对照插图纷纷表示:
“我认为错,课文明明写到是‘一个身着蓝布旧衣的老人开了门,和蔼地站在门里。”讲的是‘蓝布旧衣,可照片却不是。”“我也认为照片放错了,应该放一张穿着朴实的照片。”……我见时机已经成熟便说:“请你们写信给教育出版社,让他们下次修订教材时出示一张符合课文人物身份的照片,免得给我们理解带来困难。”
面对质疑,教师灌输着不唯书、不唯权、不唯师的理念,鼓励学生唯实、唯理,追求真理。这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是一种理念的灌输,生命的呵护。
三、追疑评价,延伸思维
“别样”的质疑虽生成在预设之外、教师能趁机追问评价,挖掘学生更深的思维,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必然得到浑然天成的美丽。
曾记得一位教师执教《捞铁牛》一课结尾,问学生对怀丙和尚有什么话要说时,突然一生举手轻声说:“我有个问题要问怀丙,捞一只铁牛需要用两船的泥沙,那捞八只铁牛要十六船泥沙,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啊!这样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对呀,而且黄河因为泥沙而堆积而造成水患,你这是破坏环境。”
师(暗暗一惊):你们觉得怀丙和尚的做法还存在什么不足吗?(在他的带领下,学生纷纷就环保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是的,自古以来,黄河因为泥沙堆积而造成水患。(教师链接黄河决堤的课外知识讲解。)
师:当时科技不发达,缺乏先进的工具的情况下,怀丙和尚打捞铁牛的方法确实很好。现在已步入二十一世纪,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生存、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这种方法行不通,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请同学们回去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想出一个更好的计策。
“掘一口井,引一泓清泉。”课文结束的同时,也意味着“大语文”的起点。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文结束,当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趁胜追疑,使阅读拓展到课外、课后,以达促其思维发展,深化认识,提升文本价值,让学生情感达到高潮。
课堂上教师以自己敏锐的课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顺势评价,将此“水”化作“霖雨”,顺势达到深化、超越文本目的。
精彩的口头评价,是一杯香茗,就近嗅之,了无痕迹;不经意间,却香气宜人,令人陶醉,使人激动,促人回味,激起学生课堂的自信,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催生学生认知的欲望。但口头评价虽源于即兴,却依赖于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依赖于内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积淀,教师唯有深钻,挖透,多想,方可达到信手拈来的点化境界,使评价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以求拓宽学生的“求学路”。
让我们将口头评价进行到底,以评价为纽带,动之情,引生疑,促其思,真正达到“落花有情,马蹄留香”的无痕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