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琼
【摘要】“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是初中生物新教材第一个而且很重要的一个探究性活动,对学生探究思维、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教材中实验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实验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性实验 实验优化 大麦虫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51-02
一、教学思路
1.指导思路及理论依据
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未知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究、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意义[2]。 本教学设计采用探究式教学,旨在让学生领会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控制实验变量,学会设计实验,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问题及分析
(1)教材中选用鼠妇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局限性改选为大麦虫。
(2)教材中实验装置繁琐误差大进而优化之。
(3)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探究内容
3.实验优化
二、实验教学分析
1.教学重点
领悟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控制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相关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2.教学难点
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提高观察和记录等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领悟探究的一般过程,熟悉控制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光对大麦虫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爱护实验小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材料
大麦虫(幼虫)、月饼盒、书套、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
六、问题探讨
本文选用大麦虫代替鼠妇作为实验材料,改进实验装置优化了实验方案、拓展探究内容、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探究性能力,实现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曹入月. 新课程(教研版)[J]. 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 2013, (4): 1673-2162.
[2]赵光范. 建构主义理论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創新导报, 2015, (4): 1674-0980.
[3]白冠军. 对生物学探究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的把握[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6): 1004-8332.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