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性嵌入

2017-10-20 03:05胡守勇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守勇

〔摘要〕 雷锋精神具有生活性的理论特质,学雷锋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日常生活作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性嵌入的最佳契合点。当前,应将学雷锋活动的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社区,将服务重点留给困难群体,将真实效果摆在关键位置,将根本动力托付给社会力量。

〔关键词〕 学雷锋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性嵌入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7)02-0014-04

学雷锋活动是国家层面倡导的重大道德实践活动,不但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正能量之源,而且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立足日常生活,增强学雷锋活动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既是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根本之策,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性嵌入的根本途径。

一、回归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必然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國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按照科学的路径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这一点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自身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从生成论来看,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建构存在着双重的逻辑:宏观的战略性生成和微观的生活实践生成 〔1 〕。

(一)战略性生成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而成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在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能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自身的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探索的经验为新时期凝练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一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 〕。二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三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了“三个倡导”这一明确表述,并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此,基本完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阶段的重大任务,这个过程是经过数十年“理论——实践——理论”循环过程才提炼出来的。

(二)生活实践生成

将抽象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全社会的价值准则和行动遵循,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性生成后的必然逻辑。在面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这一宏大命题之时 〔4 〕,只有将“24字”的内涵落实、落细和落小于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原则、社会层面的价值规范和个人层面的行为准则的有机整合。然而,从近年来各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严肃性与现实生活的世俗性之间存在的张力导致二者融合的矛盾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存在的宣传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脱节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其生活实践生成依然还有需要认真探索的空间。

有学者认为,日常生活世界是人类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生存发展的根基,是人们最日常化的生存状态和表现形式,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养成,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基础性、深层次的影响和制约 〔5 〕。为此,在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提升和提振的战略性生成后,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实践中便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必然逻辑。

二、生活性:雷锋精神的理论特质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6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雷锋精神较为完整的概括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7 〕雷锋精神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还会不断丰富和发展,但生活性无疑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理论特质。

(一)雷锋精神产生于火热的时代生活

雷锋精神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她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连绵传承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时代创造新生活的必然结果。在那个火热的激情岁月中,雷锋以其亲身经历、点滴小事和朴实的话语为我们形象地阐释了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涵。20世纪60年代初期,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特别是中苏关系的恶化和来自西方持续的制裁,激发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激情滿怀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有过与雷锋类似经历因此怀着与他相同情感的人不计其数。在新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被重新建立,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被重新确立,千百年来一直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在集体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新中国的一代新人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感恩之情,怀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向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先进和卓越。在此背景下,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建构性力量,雷锋作为其典型代表和精神承载者,很快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肯定,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楷模在全社会中广泛宣传。随之,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得到了全社会的尊崇。

(二)雷锋精神蕴藏着生活中的正能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的至理名言,也是雷锋精神的本质。雷锋精神蕴藏着愈久弥新的生活正能量。首先,对集体主义精神的信仰和坚守符合人的社会性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类进化史来看,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人类社会初期,为抵御洪水猛兽侵袭和应对恶劣的生存条件,人类能够生存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集体行动和“抱团取暖”;人类能够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靠的也是人类集体的智慧;在社会日益个体化的现代社会,不仅个人的发展更加依赖国家、民族、政党、单位等共同体提供的平台,而且现代人对各类群体(集体)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烈。其次,对利他主义的执着与践行符合社会生活的运行规律。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这是雷锋利他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間的行为都是交互性的,个人行为的基点是“利己”还是“利他”会给社会的运行带来截然相反的两种效果。基于利己主义的行为会在社会成员中养成“人人损我,我损人人”的社会生态,形成一个尔虞我诈、互相侵害、共同受损的恶性运行社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基于利他主义的行为会在社会成员中养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生态,形成一个诚实守信、相互关爱、共同获益的良性运行社会,促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雷锋一辈子所践行的“从办事动机上利他、从办事结果上利他和从生活目的上利他” 的利他主义精神,符合成熟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成熟的市场经济强烈呼唤利他主义精神 〔8 〕。再次,对自律主义的坚定与保持有利于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雷锋在日记中写道,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雷锋是一个高度的自律主义者,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勤于反省、善于自我批评。正是这种自律不但增强了其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而且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善,成为时代先锋的典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价值观念多元杂陈,生活方式多元多样,利益诱惑层出不穷,个人如果缺乏足够的自律意识,就很容易导致各种越轨行为,甚至在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中越陷越深,导致与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期待格格不入。最后,对乐观主义的奉行与推崇有利于健康社会心态的养成。理性平和的健康社会心态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乐观向上的个人心态是这种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表现。雷锋对未来、对前途、对工作、对困难都能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他的生活总是充满了阳光。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不仅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的正能量,而且是个人修身养性、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法宝。在社会流动逐步加快、各种利益盘根错节的改革年代,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或困惑,如果没有乐观向上的心理特质和思维习惯,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三)雷锋精神引领着个人的生活旨趣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诸如国家观念弱化、社会心态浮躁、社会诚信缺失、人际关系冷漠、贫富差距扩大、生活方式分野等问题,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个人生活旨趣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政风、社风和民風。雷锋精神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生活性的角度来看,涵盖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理想信念方面,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在为人处事方面,关爱社会、关爱他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在工作中,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生活方面,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精神状态方面,坚持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个人理想生活旨趣的生动体现。雷锋身上所体现的生活旨趣与当前社会生活中一部分人中存在的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思想颓废、浮躁焦虑、悲观厌世、愤世嫉俗、自私自利、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等形成巨大反差。在日常生活中,唯有热爱生活、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从利他、利社会的行为中得到乐趣,找到自己的生活价值和精神依托,实现对自我存在的确证和说明 〔9 〕。在当今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健康的个人生活旨趣成为社会转型阶段的客观需要。

(四)雷锋精神规范着人们的社会交往

雷锋有一个苦难的童年,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他最初是怀着一颗朴素的感恩之心来面对周围的人和事的。他在日记里写道,过去,我是孤苦伶仃的穷光蛋;现在,我是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国家的主人;将来,我永远是党的忠实儿子,人民的勤务员。正是从这种朴素感情和独特认知开始,在党的教育下,在雷锋与他人感恩互动中才孕育了雷锋精神。心理学研究认为,人际感恩是指个体由于接受了他人善意提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恩惠而诱发的一种愉悦的、心怀感激而意欲报答的认知性情绪 〔10 〕。在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流动明显加快的“陌生人社会”,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既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也是确保人际关系良性交往的基本规则。人与人之间懂得感恩,一方面是对“学雷锋做好事”的社会认可,营造鼓励人们多做好人好事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也是对得到帮助的人道德指引,让他们在具备条件时,也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简单明了、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人际互动行为,实际上体现了雷锋精神和人际感恩心理在社会交往中的规范作用。

三、日常生活: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一)把学雷锋活动的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社区

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工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城乡基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村民集中居住成立社区,城市的单位体制被打破,过去大量的“单位人”、“村组人”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人”转变为“社区人”,社区成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和社会运行状态的缩影。为此,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将学雷锋活动的工作重心放在城乡基层社区,学雷锋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紧盯社区生活的新变化,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导作用和居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区普遍成立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学雷锋活动团队,以社区生活参与者的视角科学谋划学雷锋活动,在社区居民生活中拓展工作空间。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要回归社区生活,在各自社区的学雷锋活动中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通过工作重心的转移,真正将学雷锋活动嵌入社区这个日常生活的承载空间。

(二)把学雷锋活动的服务重点留给困难群体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客观规律。虽然每一个人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刑满释放人员等困难群体更需要获得社会和他人的帮助。重点关注这些困难群体的现实生活,多做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能够更好地让得到帮助和实惠的人借助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复杂体验,感受人世间的真诚、友善和同情心,感受社会生活中闪耀着的真诚、朴实和善良的道德火花,从而增强学雷锋活动的社会效应;以困难群体为服务重点,能够更好地发挥示范和带动效应,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雷锋活動中来。

(三)把学雷锋活动的真实效果摆在关键位置

学雷锋活动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在点滴小事中就能彰显道德力量。一段时间内,学雷锋活动存在“走过场”、“摆花架子”等问题,不但不利于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发展,而且还会扭曲学雷锋活动的宗旨。为此,必须把学雷锋活动的真实效果摆在关键位置。一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要立足社会实践、切中时代脉搏、把握群众需求、精心策划活动,将雷锋精神渗透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服务送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手中。二要完善学雷锋活动的工作机制,从制度层面杜绝形式主義。完善考核机制,将主要工作的主要心思从应付检查评比中解脱出来,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学雷锋活动的有效性。

(四)把学雷锋活动的根本动力托付给社会力量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为此,要把学雷锋活动的根本动力托付给社会力量。一要认清“自上而下”动员体制和“自下而上”道德实践的关系。“自上而下”的动员体制是基于国情强化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一种工作推进模式;学雷锋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个人的道德实践行为,需要个人基于道德自觉,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最终离不开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二要处理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总体布局中党政引导与社会带动的关系。党政引导要以舆论宣传为抓手,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积极分子的社会声望。要在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提供保障等方面下工夫,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学雷锋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处理好党员干部带头和鼓励群众参与的关系。在全社会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同样发挥着关键少数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经常抽出时间,参加有组织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洪波.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逻辑及其运化方式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5):81-84.

〔2〕蒋 艳.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和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67-72.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661.

〔4〕周 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逻辑及实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5-40.

〔5〕杨 茜.在群众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视野,2015(11):79-81.

〔6〕石军玲.雷锋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102.

〔7〕黄中平.雷锋精神时代化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012年“雷锋精神论坛”综述〔J〕.求是,2012(11):28-30.

〔8〕覃正爱.雷锋精神的伦理价值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112-120.

〔9〕程立涛,蔺子雨.日常生活体验与后现代道德——微观视角下的人性与伦理的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47-51.

〔10〕梁宏宇,陈 石,熊红星,等.人际感恩: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积极情绪〔J〕.心理科学进展,2015(3): 479-488.

责任编辑 周 荣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