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平
摘要 老年教育要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他们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教育,消除“时代鸿沟”“技术鸿沟”,使他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积极健康的老龄观,保持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风貌,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活动,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关键词 新时期 老年教育 思考
一、深刻理解办好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办好老年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明确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进一步促进老年教育发展的要求。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没有老年教育的充分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就是不完善的,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也就不可能达成。
(二)办好老年教育是帮助老年人持续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
老年人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丰富的阅历、知识和经验,是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老年教育要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他们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教育,消除“时代鸿沟”“、技术鸿沟”,使他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积极健康的老龄观,保持自尊自愛自强的精神风貌,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活动,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三)办好老年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老人安,“关乎国运,惠及子孙”。每位老人都关联着一个或几个家庭,老年群体关联着整个社会。从家庭角度看,发展老年教育,可以帮助参加学习的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使之心境和谐,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他们作为家庭里的长辈,通过言行教育和感化子女,使家庭团结和睦,正可谓“家和万事兴”。从社会角度看,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不同的学习活动,形成生活新圈子,在学习中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化解对社会的隔离感和孤独感,让精神有所寄托,使心胸更加开阔,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老年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老年教育还不能适应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老年教育还存在着参与人数少、地区发展不平衡、理论指导不足、教育资源分散、教育形式单一、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面对新形势,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政府社会齐动员,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力推老年教育取得新进展。为此,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当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已成为全球范围的潮流。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用终身教育理念安排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也就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五大观念,这同样适用于老年教育。许多老年人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是全社会老年人参与继续教育的榜样。发展老年教育,需要全社会特别是老年群体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在这一理念引领下采取切实的行动。从政府层面来说,这些行动包括把老年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从政策和经费上对老年教育给予大力的支持。
(二)进一步扩大老年人享受教育权利的覆盖面
一是为老年人接受各类学历高等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要积极支持普通高校招收老年人人学。鼓励继续教育机构为老年人参与继续教育提供更多机会。二是进一步扩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特别是要扩大服务对象,发挥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三是要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教育机构特别是街道(乡镇)的市民学校和居委会(行政村)的社区教育学习点成为城乡老年人家门口的“学堂”,缓解老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四是倡导并推进养教结合,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走进养老机构,把丰富的教育资源送到老年人身边,方便入住老人参与教育和学习活动。
(三)进一步创新老年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
推动老年大学等专门的老年教育机构社会化、网络化发展,与社会性老年教育形成互补,积极稳妥地引入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的福利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积极倡导老年人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倡导发展老年学习社团,提高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老年教育师资和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老年教育教学模式,高度重视老年教育的质量,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四)进一步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学习资源
老年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要进一步开放教育及其他社会学习资源,利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场地、师资、课程、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服务本区域老年群体。鼓励各类文化馆站、体育场馆、广场、绿地等社会资源用于支持老年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老年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他们提供开放便利的学习机会与学习平台,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五)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业的相关专业建设,扩大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开展养老服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二是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业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批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推进与养老服务业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合作。三是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依托相关职业院校、开放大学和高等院校,开展多样化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推动养老服务业相关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四是组织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在校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鼓励引导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推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条件改善,逐步提高其待遇,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