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雨
【摘要】课堂的学习环境应该是屬于学生的,让学生能够在放松的情绪和氛围里学习,轻松的掌握知识,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也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小组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既能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是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音乐;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09-02
音乐教学的前提是音乐的审美,通过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先学后教的一种组织形式,无论是自学阶段还是合作探究阶段,都在小组中进行。学生的自学,不是单兵作战,而是紧密团结在一起,在互帮互助中探究新知,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解决疑难。对于薄弱者而言,更需要大家的帮助。在小组中大家就自己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理解思考疑惑,采用组组间讨论、交流、点评、追问、质疑等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开放的课堂学习。在音乐课上实践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了在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体现新课改教学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作为对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采取合作学习,提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合作学习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根据小组合作的状况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可以对学生学习音乐产生一定的积极性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因为不同的音乐学习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的不同,并且在部分音乐的学习中,个人训练往往会比小组合作训练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说在分声部合唱的教学中,小组合作会比个人训练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老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应该对这首歌的声部进行划分,并且在课前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声部更适合自己。其次,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并帮助学生分配歌词。
2.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在学生学好音乐的同时,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懂得团队精神并学会人际交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许多能力仍处于启蒙阶段。因此,为了使小组合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时,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的某一个点上开展工作。如在《森林水车》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前后左右四个人来合作探讨在森林中都有些什么声音,以此来为后续的课程做铺垫。而在四人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森林中的声音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还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小组合作的趣味性与重要性,而当学生在心中建立了基本的小组合作意识之后,当老师正式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学生心中的茫然可以大幅度降低,从而也能够提高小组合作的成功率。
3.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其自信心。在音乐课堂中,要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就要让小组成员都有自己喜欢的事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设定学科组长和副组长,并且让成绩或行为暂时落后的学生作为小组监督员。对监督员进行重点引导,让他们首先认识到要监督别人必须管好自己。其次为他们制定每周个人奋斗目标,为每周能实现奋斗目标的监督员发表扬信。还有每周要召集这些监督员开会。一让他们汇报组内学生情况,二对他们在平时的表现进行评点。为了小组的优秀,每一位同学都会竭尽全力为其小组做出贡献,这就是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通过观察,讨论,对比,在小组互相演唱的观察过程中得到进步提高,当有的同学没有勇气唱、跳、表演时,小组成员会鼓励他,小组的利益会推动他,让其勇敢的去尝试,建立自信心。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从而使知识与技能得到互补。
例如四年级教唱歌曲《红蜻蜓》,由于这首歌曲大多数同学都有所了解,对主旋律还算熟悉,在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之后,我就开始了小组互助学习,从歌曲旋律,到歌曲情绪的处理,到小组成员展示活动,各小组讨论热烈,练习认真。我在各小组穿梭指导,容易出现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各教学环节非常顺利,最后到了小组成员展示的环节,让我为之感动的是第三小组,他们小组有一个叫王芳的女孩,她非常腼腆,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会脸到时红,唱歌的声音更是小的没办法,对自己没有信心是她的弱点。他们小组共有6名组员,为了增强王芳同学的自信心,他们经常让她锻炼勇气,回答问题,这次小组展示,他们安排王芳领唱,其他5位同学哼唱为其伴唱,伴唱声音轻柔,组员时有动作配合,眼神交流,给王芳信心和勇气,在伴唱的烘托下,王芳同学情绪饱满了,声音放开了,在小组每一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他们完美的展示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听着大家的掌声,王芳同学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小组同学的鼓励、引导、帮助,让她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这就是小组协作的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会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有助于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而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音乐教学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音乐高效课堂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付佳正.浅谈小学音乐课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10):231.
[2]钟英.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歌唱课中的有效性[J].儿童音乐,2013,(6):71-7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