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在职消费研究综述

2017-09-29 04:30王芳
财会学习 2017年19期
关键词:委托代理

王芳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奢华比阔的现象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管滥用公司资源现象的关注,高管的在职消费水平远远超过了“合理”的范畴,不能起到积极性的作用。另外,企业赋予高管较多控制权,高管会利用其权力进行过度在职消费谋取个人私利。本文回顾了在职消费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并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在职消费;高管权力;委托代理

股东与高管的代理问题产生自企业两权分离,成为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课题。过度的在职消费会背离股东的利益,造成企业资产浪费,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本文对现有的在职消费的研究以及理论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一、理论基础

学术界对管理者福利的研究植根于代理理论,代理理论认为随着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纷争与矛盾逐渐深化,导致管理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在职消费、过度投资等一系列自利行为等结果。

由于薪酬契约的不完备性,根据理性经济人理论,高管出于理性的考虑会出现自利行为。在企业股东的监督力度薄弱的情况下时,高管可以形成“高管权力”。Bebchuk 和Fried提出了管理层权力理论,他们认为,管理层权力的存在使得管理层可以通过影响董事会成员的聘任等方式控制董事会,使董事会形同虚设,董事会应有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从而影响自身薪酬水平赢取自身福利最大化。

二、在职消费相关研究

目前各学者对高管利用控制权获取在职消费研究出发点主要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高管道德风险的问题,现代企业高管与股东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也就促进了管理层权力理论的发展。管理层在职消费属于高管通过自身权力获取的控制权收益的一种形式。学术界对高管权力与在职消费的关系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他们都认为随着高管权力的增大,其在职消费水平会提高。

Hirsch(1976)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给予经理人员较高额度的在职消费,对经理人员的地位提高有一定的作用。Yermack(2005)的研究认为配备私人飞机的资格能够有效说明CEO拥有更高的权力。国内学者对在职消费的研究相对于国外学者来说起步略晚。何梭(2002)的理论研究成果表明,对政府产权的弱控制导致了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国家股东不能有力约束管理者,会导致企业管理者权力的膨胀,从而有动机和能力利用在职消费等方式谋取私利。卢锐、魏明海和黎文靖(2008)对CEO权力的综合计量指标进行构建,研究CEO权力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发现,CEO权力对于薪酬激励起着重要作用。权小锋、吴世农、文芳(2010)从货币性在职消费和非货币性在职消费两个角度对在职消费进行分类,以国有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高管权力正向影响在职消费,但他们发现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在职消费行为策略偏好不同,央企高管对隐性的非货币性在职消费的选择程度较高,而地方国企高管则倾向于显性的货币性在职消费。张慧慧和王烨(2013)对高管在职消费数据进行手工搜集,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高管的消费水平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且在国有控股公司,高管权力正向影响在职消费;在此基础上加入股权制衡度,他们发现,相比股权制衡度不高的国有控股公司,股权制衡度高的国有控股公司的高管权力与在职消费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而市场化水平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权力与在职消费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三、评论与展望

尽管人们对在职消费较高的关注,但要想准确计量在职消费比较难,基于缺乏准确定义,直接计量方式准确性不高,手工搜集的方式虽然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因为公司年报中的披露不充分会导致数据缺失,不利于实证研究,所以纵观国内外,学者们对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另外,因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人的特殊现象,国内学者对在职消费的研究的对象主要侧重在国有企业中。但是,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高管也有极大的侵占企业利益的动机,民营企业的在职消费不一定比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在职消费少,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提高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关注。关于我国出台的一系类政策措施是否对在职消费起到预期效果的实证研究很少,以及八项规定出台前后的在职消费水平对比的研究也很少,有待进一步深入。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在职消费并不是完全无效的,对高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不能一味的限制在职消費,只要在职消费不超过合理的范围是能对高管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但目前学者对过度在职消费的概念界定十分模糊,到底怎样的在职消费是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为企业所支持目前仍没有准确定义。

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更加规范,学者们应以更准确的度量方法,结合制度环境、市场机制,并结合企业规模、财务杠杆等内在因素,分析高管在职消费以及高管权力对在职消费的影响,为公司治理以及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权小锋,吴世农,文芳.CEO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11):73-87.

[2]李宝宝,黄寿葛.国有企业CEO在职消费的估计模型及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12,5:184-185.

[3]谢获宝,惠丽丽.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有效激励还是隐性腐败[J].华东经济管理,2014,11:1-4.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委托代理
对我国银行保险委托代理问题的思考
高等教育收费之本质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效率的考察及改善策略
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研究
试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
委托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融资决策想
基于信息结构的供应链双向激励☆
基金会投资代理问题与契约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