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露莹
摘 要:探讨了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语言审美功能的组织和建构这一命题。语文课堂的语言受其内涵丰富、意义多元和表现形式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要求老师在语言读解和呈现过程中去积极阐释并赋予语言符号个性化的功能和意义。和美术、影视作品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来表达情感不同的是,文学作品是通过最基本的语言符号来搭建文本意义的。入选教材的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优秀艺术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对课文作出到位的解读和评价,能否有意识地构建语言审美体验,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关系到语文教育的走向和未来。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审美;诵读;文字解读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
语言是语文教学最直接、最根本的组成和载体,而且也是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语文教学语言审美方式的呈现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师的首要工作不仅仅是要把语文的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教授给学生,更要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讲求语文教学的学科性和审美性原则,力求使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场语言审美活动,力求将“语文教学”展示为“语言艺术”。
然而,语文课堂在语言功能的表达和审美上处境日渐尴尬。面对言语的审美本质的遮蔽,海德格尔言:“语言的大面积地迅速荒疏,这不仅在一切语言运用中掏空了美学的与道德的责任,而且,语言的荒疏是由于人的本质之被残害。”而语感论大师王尚文则认为:“解释主体未能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或缺乏一种审美的能力来介入文本是最致命的。”“语文教师上不好语文课,有时甚至把一篇佳构杰作上得如数学般精确,如物理般深奥,如哲学般玄乎,而唯独缺失文学的形象、生动、情味、感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教师文学知识不足,也不是教學方法的欠缺,而是语文教师文学感受与言语艺术审美态度能力的缺失。”“这种艺术审美对话的不畅甚至不通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患了‘失魂落魄之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语文课堂走向审美化,回归语言的审美功能,是我一直努力思考的方向和不倦追求的理想。下面,我以《醉翁亭记》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在语文课堂上营造语言审美体验的一点感受。
一、大音希声——诵读之美
语文教材中,最直接、最富有操作性的审美体验是诵读,而且绝大部分入选教材的课文都很适合采用美读的方式来品味、欣赏。叶圣陶先生曾经有言:“所谓美读,就是把作品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委婉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以此来充分地体现汉语言本身具有的节奏美感。这就能使学生由字得言,由言得意,由意得情,由情得味,使他们心驰神往。哪怕是范读一首小诗,也足以使学生得到强烈的美感熏陶,获得审美需求的满足。
王尚文在《语感论》中也说:“这是一种创造,美的创造,美的有声言语的创造。简单地说,‘美读就是‘读进去,读出来——用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来。”美读是高层次、高质量的诵读体验,要求老师深入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诵读技巧上的指点和引导。在美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视觉(眼看)、听觉(耳听)、发声(口诵)、神思(心想)等身心意的综合调动和融合,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更到位地把握情感意境,并且可以感知、鉴赏文字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这是一个理解、欣赏的内化过程,是一个将内容和形式有效结合的综合体验的审美过程。当然,为适应不同文章不同场合,达到多方位多层次的审美需求,美读的方式不能机械化地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可以变换尝试多种诵读形式,比如个人诵读、集体齐读、老师范读、配乐朗读、创设场景表演朗读等。以多种形式的演绎来引导学生如痴如醉地朗读,学生就会主动地入神地揣摩、品味作品的情韵,学生的情感就会不自觉地进入作品的角色,进入作品的意境,于是,学生的主观情感与作品的客观情感融为一体,而在这其中学生就会有审美的再创造。美读的要求比普通诵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对感情、节奏的把控更加到位,甚至轻重、快慢、音量的高低都有更高的审美要求。特别是老师的范读,教师这个朗读者通过声音这个媒介让课文内容呈现得更加立体、更加形象,以达到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的效果。
我在《醉翁亭记》这一课中安排了三次完整朗读和几次分句朗读。刚开始初步感知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配上图片和背景音乐示范朗读了一遍,我听到有些同学在叹息,而有的同学的神情告诉我他已经初步进入课文的意境。在这样的篇章吟咏之后,同学们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富有感召力的背景音乐和着老师深情饱满的声音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为这堂课铺设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感情基调。趁热打铁,我让学生带着这种初步的感知集体朗读课文,并要求在朗读时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点并品味课文写景之妙。在情境带领下,学生朗读完诗篇,对这篇文章文意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更深了一层。紧接着在诗文解读中,我让学生或集体、或个别朗读写景、写情的句子,通过朗读再去讲解品读诗中的意味就变得容易得多。全篇讲解完之后,我再让学生集体把整篇文章朗读一遍,这一次的朗读声情并茂,有些学生甚至读得兴起,大有酣畅淋漓之感。让学生不自觉地把自己融入课堂和作品的情感里,这就是诵读无可替代的魅力。整堂课的诵读安排不仅达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挖掘和把握文章情感的教学目标,也完成了“在文章的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抽象的文言词句还原、替换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进而把握潜藏在文本背后的欧阳修的内在思维和情愫,即景、境、情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
二、文字游戏——解读之美
文字是语文最基础的载体。对文章的解读的最始和最终的落脚点都在文字上。有效地解读可以让学生加强阅读理解、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语言妙用、思考内容含义、默化情感升华。文章的解读无需面面俱到,也不能老生常谈、规行矩步、千文一面。这样的解读方式会令学生觉得每一篇课文都面目相似,毫无特点,学习的重点也很模糊。因此,不同类型的文章解读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和有所侧重。不同课文不同方面的解读和多层解读能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思辨能力,触类旁通,让学生有所收获,并把这些收获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
文章解读的方式和切入点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在语文课堂上,采取设疑提问的方式是课文解读的有效途径。设疑提问的常见技巧有:一是在设置疑问的切入点上宜小不宜大,以“以小见大”;二是老师设计的问题宜少不宜多,以“以少胜多”;三是在所设计的问题上宜简不宜繁,以“引简驭繁”。提问时要基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务必避免把所设题目和解读架空。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执行过程中是“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指的不仅是理解的结论,还是整个理解的过程。其实所谓“教给”亦可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只是抛出答案,给出老师理解的结论,这实际上并不是学生的自我解读过程,而是老师代替学生阅读,将咀嚼的残渣喂给学生。还有的教师是依据自己的解读过程,引导学生按他自己解读的规划的线路阅读某个重点,然后启发学生说出教师的“正确答案”。然而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为出发点,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喜欢的解读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从而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获得结论。
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赏析“亭之景”的环节。将文章写景部分分成7个画面,即“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山间朝暮”“山间四时”“夕阳下山太守归”。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在七个画面中任选一个画面进行合理想象,将之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散文修改示例的引导和画面想象,学生能较好地呈现、还原,甚至优美地表达文中之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其后,在品味“翁之态”这一环节里,我引用了《说文解字》对文中“醉” “酣” “醒”三个字的解读,用“拆字法”清晰直观地解释字义,并引导学生透过这三个字细细品析欧阳修的“醉翁”形象。在一番解读之后,学生都可以把握欧阳修“娱情山水、以酒释怀、以醉消愁的失落和苦楚” “沉迷宴饮达到快乐,乃是生活之快意”“醉、酣之后恢复醒还能‘述以文者”的“翁之态”。
三、诗意栖居——表达之美
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美的最直观展现。在新形式下,语文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语言被赋予了新的审美要求,应当既做到语言规范、用词准确、符合逻辑、简明利落,又能做到生动形象、富有趣味、颇有情趣,也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风趣,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说明事理,深入浅出,使学生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受其中蕴含的微妙情感和深刻道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语文素养,还要有广泛的阅读积累,才能在课堂现场即时、能动地采取不同方式活跃课堂的气氛,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活而不乱、趣而不庸、严而不死的境界。
有人对课堂教学语言拟定了六个要求:清楚悦耳、强弱适度、生动机智、精确简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努力使自己处于饱满的情感状态,审美感受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者喜悦,或者悲伤,或者激奋,或者愤懑。教育者要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投入更浓烈的情感,只有在自己的课堂语言的呈现中投入自我的审美体验和强烈的感情,才能使学生与作品本身、与老师产生吸引和共鸣,达到共融的境界。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不仅像美妙的音乐一般从学生心里流淌而过,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这种美的感受就是语言审美体验的点滴积累,而这样创设、打造的审美体验,正是语文学科极力想要到达的一种境界。采用优美而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并非指的是刻意地模仿一段诗歌来夸张地表达,也并非指的是整堂课都用散文一样的文字来陈述和装点课堂,它应该是根植于教师心田中的那份美好的诗意,自然而然地形成语言的组织,从而自然地表达和发声,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将每一节语文课堂创设成洋溢着美和诗意的情境,进而融合到语文教学的进程中。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把欧阳修的直爽率性和仁政爱民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在上课时我有意放慢了语调,以显出作者当时的苍老。而在景物分析中又要用激昂的语气呈现出壮阔的图景,因此在组织教学语言的时候,我刻意让自己的解读更加诗化,其中我还化用了余秋雨的字句来美化我的表达。与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学家相比,欧阳修较不为学生所关注和了解,如何让学生了解欧阳修,理解他忧国忧民的“仁政爱民”情怀便是《醉翁亭记》一课最深层的人文审美。在解读诗歌时,我便结合欧阳修不同时期的诗作和文章向学生展示了他的生平和写这首诗的背景。整堂课结束时,我又以“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滕子京岳阳楼头为君分忧”这一对联作结,让学生在语言魅力的赞叹欣赏里回味无穷。
总之,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力求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是还原语言的本质,充分调动语言的审美功能,以语言魅力创设一个审美的课堂。欧阳代娜老师说:“要在语文教学中讲出‘美字来,‘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师应通过语言的转化、融合、呈现,将文章中的“此情此景”解读为老师的“师情师景”,再让学生将之内化为“我情我景”,也就是形成语言审美的代入感。如果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读之” “知之”“习之”,而且更可以做到“感之” “好之” “乐之”,那这就不只是语文课堂一般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更接近于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了。
参考文献:
[1]何同彬.回到尼采的质问:19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意识的症候[J].山花(上半月),2013.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6[M].上册.教育出版社,1980:125.
[3]王尚文.語感论[J].上海教育,2006(6):374,439.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03.
[5]王荣生.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7(5).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