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昆
[关键词]《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异同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均是千古名篇,有趣的是,其作者范仲淹与欧阳修不仅是同时代的人,而且都做过图阁直学士和参知政事,还同样曾被贬为地方官。欧阳修参加范仲淹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就是欧阳修等人推荐的;而他的被贬亦因为上书为欧阳修等人辩解得罪了权相所致。下面试将两“记”运用“比较阅读法”就内容和形式作一简要分析。
一、相同之处
1.体裁。两者都是抒情散文。
2.表现的思想。两篇“记”中都体现了“乐”字。文言佳作《岳阳楼记》重于评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佳作《醉翁亭记》亦着意抒写作者受贬谪后的览物之情,“……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此乐是“与民同乐”。两者之“乐”均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情绪与境界。
3.写作的手法。两篇佳作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两篇文章都是在写景之中,表现作者被贬之后的某种“乐”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字里行间都明显地流露出来了。其次,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是骈散相间、长短共用,音调显得十分和谐。如《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醉翁亭记》中的“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入秀者,琅琊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酒也。”如此之类,文中有很多之处,都属胼散结合之类。
二、不同之处
1.主题的体现。两“记”的不同在于对“忧”所持的态度上。范仲淹是针对好友滕子京被贬后“愤郁颇见辞色”的情态,而进行安慰和规箴的,表达了自己“览物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进步思想。对一己之悲喜持否定态度,进而阐明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和崇高的理想。欧阳修在文中所抒感情的一部分却正是因个人失意而寄情山水,“次物喜,次己悲”的感情写照。《醉翁亭记》文中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一种抑郁心情的自我排遣。从这一点上说,范仲淹忧国忧民、而乐在之后。而欧阳修却只在乎山水之乐,所就思想境界而言,范要高于欧。
2.手法运用。《岳阳楼记》并非即景抒情之作,而是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分写了“迁客骚人”的情感因景色不同而“异”,兼用对比分析的手法,以“古仁人之心”相对照,通过对“览物之情”的评价来表现主题,自始至终抒写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郁闷心情。文章写景铺路、叙事简洁,议论精辟有力。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谁与归?”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表意效果。其次,语言凝练,文字有音乐美感。如“衔远山,吞长江……”六句,仅二十二个字就描绘出洞庭湖辽阔壮观的景象,富于藝术概括力。文中四字句多,还运用了不少对偶句,有些句子押韵,加强了语言的气势。文章的节奏鲜明,使读者在美的艺术享受中接受作者的观点。如:对偶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的山水游记。它将风光景物的描绘,游人活动的叙述和个人感情的抒发紧密的交融在一起,而以抒情贯穿始终。通过浏览山水之景来抒发情感表现主题。“乐”是把文章各部分穿连起来的主线。文章描写细腻,烘云托月,蕴情含蓄生动地抒发了复杂的感受。如“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在描写中,赋景物,行人于情感,寄托自己的情感,来抒发自己的“与民同乐”的自豪之情。在本文的语言运用上,也更独具特色,语言韵味浓郁,尤其表现在使用二十一个“也”作句尾上。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二十五个“而”,使文章流畅秀逸,从容婉转,可视为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3.结构的安排。《岳阳楼记》的主要特点是环环相扣,步步蓄势,层层推进,最后引出结论。文章先写了作记的缘由,继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接着道出“登斯楼也”的原因和感受,最后抒发了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样揭示题旨十分突出有力。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是依景写情,故在写景时,处处埋下伏笔为最后的议论作铺垫。如:文章先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然后具体写异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第四段又写“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两次登楼观景,导致两种不同的情感,一忧一喜,这就为以后的议论抒情垫下基调。“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里的议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对比,表明自己的观点,突出主题。段与段之间环环紧扣、步步进逼,论点层层推出,自然流畅,毫无牵强附会之感。
《醉翁亭记》最突出的特色是条理清晰,由远及近,从大到小,照应有方,最后突出重点,显得极有情趣。文章先从滁县四周的山写起,“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继而写到泉“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接着又引出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样作者从山出泉,从泉出亭,自然入题。这篇文章是叙事结合写景、抒情,因而处处注意运用移步缩小和前后照应的写法。如第一段中描写的层次是:山水--人--命名的含义。直至最后结束才点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再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句与前文“朝而往,暮而归”前后照应。这样使得文章周密严谨,天衣无缝,结构极其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