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摘 要:如何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成为重点突破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结合教学案例,从一轮复习的问题设计入手,明确设计目标、内容和技巧。
关键词:问题设计;目标要求;内容要求;设计技巧
高考化学复习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掌握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总结规律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和学科语言规范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常见的方式。这些互动应以问题而展开的。问题是复习的中心,复习离不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在思考中去提升能力,在探究中巩固知识,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如何设计问题是提高课堂复习效率的关键。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和研究,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收集、加工、使用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创新的刺激,在促进学生复习已有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对学科思想的把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问题设计的目标要求
设计恰到好处的问题,能诱发学生深思,并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思维状态之中。将课本知识归纳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教学问题”,能有效引领学生沿着问题情景的顺序去思考和探究,也就给了学生一个经过努力可以攀登的知识阶梯。问题设计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问题是否有利于复习整体目标的实现;(2)问题本身目标是否明确,立意是否鲜明;(3)问题是否符合复习教学进程的需求;(4)问题出现时机和问题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案例一】在复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如何鉴别SO2和CO2?设计尽可能多的方法。问题1通过该问题,注意SO2和CO2的区别和联系,并归纳准确的实验鉴别模式。
问题2:将CO2通入CaCl2溶液,有什么现象?换成SO2呢?解释原因。问题2通过问题分析“强酸制弱酸”原理,并进一步引发思考如何使反应发生。
问题3:下列溶液褪色的原理是什么?
(1)品红溶液滴加氯水;(2)品红溶液中通入SO2;(3)品红中加入活性炭;(4)溴水中通入SO2;(5)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
问题3通过褪色分析原理,注意差异,并注意氯水和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差异。
以上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采用了对比这一研究策略,通过对比找出共性和差异,让学生学会这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问题设计的内容要求
教材的每一章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考试要求,利用双向细目表,在复习教学开展细致研究。在问题设计时,把总的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问题”(即复习内容),通过这些“问题”的有机组合来体现总的复习目标。因此,问题的内容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围绕复习的重点、难点,确定问题;(2)根据学生的思维障碍(或错误)之处确定问题;(3)根据指向能力目标的关键之处确定问题;(4)根据引导学生探究攻关的内容确定问题。
【案例二】在复习“氨和铵盐”时,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简述氨的物理性质。该问题比较简洁,通过简单的问题,引领学生全面了解一种常见气体的物理性质。
问题2:为什么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氨气的水溶液显____性。氨水中存在哪些分子和离子?
问题2从“喷泉实验”入手,让学生明确氨气极易溶于水这一物理性质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氨水呈碱性的原因,由氨气的物理性质,自然过渡到氨水成分的分析上。利用氨气能与水化合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部分电离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一平衡关系,了解氨水的成分等一系列问题。
问题3:氨气与浓硫酸、浓盐酸反应各有什么现象?
利用氨气与浓硫酸、浓盐酸反应均得到铵盐这一通性,比较两者现象的差异,从而引领学生分析原因,这不仅体现了氨气的性质,也反映出了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性质。从现象分析到理论应用,不断融合提升。
问题4: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所以氨气具有_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个问题目的是应从学生价态变化入手,认识氨气的还原性,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从氨气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到氨气与氧化铜、与氯气等氧化剂的反应,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利用氧化还原的思维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激活学生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转化为理性认识。
三、问题设计的技巧
课堂中的问题设计一般是一个由低到高、思维层次明显、问题难度逐渐增大、知识储备的调用量逐渐加大的问题组。由此,教学问题根据回答问题所具备的知识要求和思维要求,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应该形成“简单问题—单元问题—综合性问题”的问题流。
【案例三】在复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1:实验室常用什么药品来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怎么书写?问题1为简单问题,回顾了制取氯气的药品和反应原理。学生易于回答。
问题2:在以上反应中浓盐酸表现了哪些性质?用50mL12mol/L的浓盐酸跟足量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假设不考虑盐酸的挥发),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为什么?
问题2是对反应原理的進一步深化,了解浓盐酸在反应中的酸性和还原性,并根据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是对反应原理的升华。
问题3:用怎样的发生装置来制取氯气?氯气中含有哪些杂质气体?如何净化?如何收集氯气?尾气能否直接排到空气中?如何处理尾气?
问题3为实验装置的系列问题,通过递进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反应原理来讨论一系列实验装置,将方法研究隐含到问题之中。
问题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研究思路是怎样的?
问题4为总结类问题,有一定的概括性,从具体的知识复习,升华为方法的归纳总结,体现出实效融合教学中“概括归理”。
经过近几年的实际教学,问题导学给学生带来了明显的进步,善于思考,能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基本能够按问题导学,自主复习,第一轮复习正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