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林全
摘 要:2014年,高考新方案的颁布掀开了新高考的序幕。对于高中政治教学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次巨大的机遇。简要分析了新高考方案实施对于政治学科的影响以及破解教学困境的策略,希望能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政治;人教版;课程安排
传统的高考模式采用“一考定终生”的单一考核标准,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新高考除了关注高考成绩之外,还引入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学生可以从语数英以外的六门课程中任意选取三门作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地位、课程内容乃至教学模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适应新高考,是当前每一个政治教师都需要思考的话题。
一、新高考方案实施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影响
(一)选择政治课程的人数少
新高考制度下,政治被列为选考科目之一,不少学生认为政治拉分不明显,不愿意选择政治。对本校学生进行抽查发现,很多学生表示:政治在生活中没有多大用处,以后又不能帮助我们就业,还是少把时间花费在这门课程上。各大高校选考科目要求涉及政治的仅仅为13%,这更加剧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政治无用论”理念。于是,当学生有机会选择时,政治往往成为他们最不重视的课程。
(二)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枯燥
高中政治必修内容共有四册教材,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高一新生入学时,他们最先接触到经济生活。这册书涉及大量经济学计算题以及抽象概念,容易给学生留下政治难学的印象。最后一册生活与哲学更让他们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从开始到最后,学生都很难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教师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当学生发现新高考可以不选择政治时,他们便毅然决然抛弃了这门课程。
(三)政治作业管理难度加大
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产生最显著的影响就是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出现,由于每个学生选择的选考科目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会按照自己的课表到不同班级上课。政治教学班的学生可能只有在上政治这门课时才会聚在一起,平时都在不同的班级上不同的课。这为教师的作业批改以及课后辅导都产生了影响,这是新高考背景下政治学科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
二、破解教学困境的策略
(一)引入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真正的指南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地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迷路。”新高考背景下选择政治课程的人数之所以越来越少,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教学脱离生活,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这启发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引入生活素材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课本知识相互联系,以便激发学生参与政治学习的兴趣。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中,我引入了夏季西瓜和冬季西瓜价格变化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决定商品价格高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现在正值夏季,西瓜已經陆陆续续上市,这个问题很好地引发了学生兴趣,他们积极展开思考,课堂教学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调整教学内容,树立学习信心
学生不愿意将政治作为选考科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习信心不足,认为政治难考、难背。建议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安排,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政治学习信心。针对经济生活学习难度较大这个问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安排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的学习,以便学生对这门学科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当学生慢慢熟悉了政治学习模式之后,再安排其他内容,他们将会更加容易接受。
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越来越关注时政热点的分析,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政治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多与时政新闻结合,用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组织授课。这既调动了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又能促使学生在联系热点、分析热点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加强课后沟通
走班制度下,政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不妨借助现代化通讯技术,通过QQ、微信、电话、邮件等方式加强课后沟通。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QQ、微信、电话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便不在同一个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私聊、群聊的方式适时互动。这为教师开展个性化辅导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
新高考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录取方式上更加注重公平性、公正性,政治课程如何适应新的高考形势,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深入开展探讨。本文简要分析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何去何从的问题,对于推进政治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由于个人视角的狭隘,文中部分观点存在不足之处,还望诸位教学同仁指正分析。
参考文献:
[1]文清泉.新高考改革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4(11):123-124.
[2]季敏.新高考改革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下旬),2015,2(9):78.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