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海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需要严格遵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体现学科目标和学习规律,深度解读教材、合理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运用主问题教学设计法和板块式教学设计法,充分运用听说读写综合手段,确保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学科性质;教学设计;阅读教学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教学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专业的学科知识、灵敏的教学思路,更需要一些基本的设计策略。只有科学合理且具有艺术特色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明确好课标准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相应的也就具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作为一节具有一定效率的语文教学,应该具有或达到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标准和要求。作为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须有“语文味”,语文是文化性、素养性相结合的课程,这就要求语文课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以人文素养提升为目标,这是好语文课的前提。其次,好的语文课要切合语文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科性质和特点。再次,好的语文课要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否合理,必须反映在“人与文本对话”的宗旨上,脱离文本对话的师生对话或者纯粹的生生对话都是语文教学的误区所在。最后,好的语文课还表现在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工具特性和人文特性,我们反对单一的教教材,但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材教学,达到“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目的意义。
二、领会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特点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细细解读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要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要落实语言文字教学和人文素养教学,这是构建语文阅读课堂的核心要素和显著特征。朗读感知、品词析句、理解感悟、写作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必须抓好落实。同时,“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学习”就是理解,运用就是说、写;实践在于阅读、表达,综合性就是知识体系的综合。这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表述,为开展语文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内容框架和理念策略,只有在教学设计中抓好落实,才能设计出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好课。
三、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
要落实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教师核心素养尤其重要。一名语文教师能从语文教材中解读到什么,便会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教什么,知道了教什么的语文老师,才能谈得上研究怎样教的问题。著名学者王世伟在《论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原则:基于教学关系的思考》一文中,将教师解读教材的层级分为五层境界,读来颇受启示,归纳如下:
第一境界:关注“教科书包含了什么?”
第二境界:思考“教科書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第三境界:教科书内容如何组织与整合?
第四境界:教科书对教师和学生意味着什么?
第五境界:教科书蕴含什么?折射了什么教育理念?
不难看出,一个优秀的教师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整合教材,加工教材,不是抛弃教。
另外,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自然就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学习需要是建立在学生现有学习基础之上的需求分析,也就是首先要分析学生知识架构中的已知和未知,及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实现途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可能把所有情况都当作考虑重点,但判断学生哪方面的情况可能会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影响显得至关紧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已有知识架构,分析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已知和未知,才能找到实现从未知到知之的建构策略。
四、问题设计是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
课堂教学源于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得益于问题设计的引导。因此,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成功之处源于成功的问题设计。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普遍呈现出一种碎问碎答的模式,一是将文本拆解得支离破碎,二是将课堂对话错误地变为师生对话,丢弃了“与文本对话”的课程特色。依据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近年来业界提出了“问题教学”设计、“板块式”教学设计、“活动单元”教学设计等阅读教学设计思路,无疑都是对碎问碎答弊病的对症良药。尤其是“问题教学”设计,因理念先进、形式新颖得到广泛推广,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在语文教学设计方面,首次提出“‘主问题设计”的概念,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一定进展,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多、细、浅、滥的应答式提问,为语文阅读教学找到了突破瓶颈的策略。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教育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语文学科教学得到重视和关注,为此,探索语文教学规律,从学科性质和特点出发,精心设计,科学施教,才能真正保证语文教学朝着科学、务实、高效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余映潮.“主问题”的教学魅力[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1(2):3-5.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