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莉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并能良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存的必需技能。作为高中必修课之一的信息技术,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而智慧课堂的构建既是对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同时也是对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大改革。
关键词: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智慧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有关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智慧型的技术,传统的知识课堂显然已无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而与知识课堂相对应的即是智慧课堂,这是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一、打造因材施教的智慧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的机房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让课堂回归生活,即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经验,激发其更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拓展其信息技术认知结构。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深刻体会新教材的意图,创新自身的教学风格,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创新性地创造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学习资源,对新教材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加工,针对不同信息技术基础水平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将信息处理与交流作为教学主线,形成信息技术知识层次(获取与评价→加工与表达→发布与交流→存储与管理),教师要做到基于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中心,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顺序。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在课堂上适当增加计算机硬件的相关教学内容,并且增加硬件组装实验,也可以增加BBS论坛等平台协助信息技术课堂的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教学,还可以增加Flash 8.0基础技术等信息技术知识协助信息技术课堂的信息加工与信息表达教学等等。而针对基础良好的学生,教师可偏重信息技术的自主操作能力,引导其自主运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信息利用与信息加工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水平,也能提升其信息技术实践能力,营造因材施教的信息技术智慧课堂。
二、打造动态开放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课堂,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书本知识,也不是一味地因循守旧,反复地向学生传授已经过时的技术和知识。智慧课堂鼓励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吸纳最前沿的知识,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信息技術课其本身就是在不断前进和发展的,而且技术的更迭也越来越快,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除了向学生传授书本上必备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尽可能地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带到课堂中,让学生虽然坐在教室里,却能看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智慧课堂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知识的更新,也有过时技术的淘汰,有新理念的加入,也有旧观念的废除,要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积极研究。
三、打造个性化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应该是一个因人制宜,能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课堂。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而且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和课中随堂测验等方式,及时把握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作出个性化的学习能力评估,再根据不同的评估情况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单独辅导每一个学生,但是教师可以在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前提下,利用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向他们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还可以录制一些教学视频,让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下载学习。
四、打造机智教学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的智慧性就在于教师能够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出灵活的反应和判断。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预知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完全按照已经准备好的方案来上课。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结果反馈都会影响到教学过程,为此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采取机智的策略,及时调整课前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来预备用30分钟的时间来讲解基础的知识点,再用15分钟的时间来让学生实际操作,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第15分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教师就应及时调整策略,提前让学生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再重新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机智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学习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学校应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不断完善和推广智慧课堂模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黄成建.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5.
[2]潘凌云.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5(5):42-4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