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秋
摘要:用实例将“变式”解题用在数学问题中,充分体现它的简捷性与容易性。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可逆性、简洁性、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相互转化思想。
关键词:变式;简捷;教学;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
G633.6
对于具体的数学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或者无法可解时,不妨把给出的条件或结论作某些变化,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变式”就是从特殊变到一般,从较复杂变为简单,从抽象变到具体,从整体变化回到局部或保持特征的最简单方式。先从简单入手,再处理较为特殊的问题,并归纳,联想“数”“形”结合,解决一般性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万事万物在变化中进步,在变化中成长。数学问题中的“变”是奇妙无穷的,处处体现“变”之容易,“变”之简捷。现以实例说“变式”在解题中的“简捷”。
一、注重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
首先,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定理常常具有可逆性,例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由“正数”逆变提出“负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由加法法则转变;去括号法则逆变出添括号法则;在幂的运算性质中,有(ab)n=anbn (a、b为实数,n为正整数)。下面计算( )2003·( )2004。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困难在于对公式的变化没有深刻的理解。公式(ab)n=anbn可以逆过来写成anbn=(ab)n,而an=an-1·a,根据实际需要作恰当的变化,先将( )2004 =( )2003·( )变形,再计算:
( )2003( )2004=( )2003·( )2003·( )=[( )( )]2003·( )=[( )2-( )2]2003·( )=12003( )= 。
其次,在概念中教学中,“变式”也能体现它的“容易”,例如:二次根式的教学中,形如 (a≥0)叫二次根式,必须强调二次根式具有双重非负性。例如已知 =1,求x的取值范围。很多学生无从下手,感到困难,我把它变成 =x-1,学生们很快明白是考查了公式: = = 。因此 =x-1只能有x-1>0,再问为什么x-1不能等于零,指出x-1在分母中,同学们立刻就把问题解决了。又如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x2-3,在有理数中无法分解,现在学习了实数和二次根式 通过变式,此问题就简单容易, ,由此可见“变式”教学在概念的掌握和运用中是多么重要。例如:已知 ,求a-2b的值。分析:要求a-2b的值,表面看条件与结论无联系,但想一想公式 则可得 , ,
∴a-2b=2。又例如:已知方程组 ,且0 二、从简单到复杂,從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经常用到,是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变式。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化,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利用人的思维发展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n为正整数,求 的值。开始,我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计算,而是要求把 变成两个分式的差,很快学生得出 ,再要求分子必须是1,则 再把 变成以上形式。 ,在学生热烈的探讨中,要求的式子的值可以变式计算为: 再推广到 又例如,已知: 都是正实数。 求证: 。 分析:我们学习了 ,a为正数, , ( 为正数),如果 都为正数。则 ,然后把以上不等式相加,即可得结果。 证明: 为正实数, , , …… ,相加得: 在几何问题中,我们同样用到从特殊到一般的变式思维,例如,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BC边上的中点,点F是线段AE上一点,BF的延长线交射线CD于点G,①若 =3,求 的值。②若 =m,求 的值。 (1) 学生对此类题不知从何下手,求线段的比值必须转化到三角形相似中来,构造相似 三角形,并寻找到中间桥梁,把已知 =3连接到所求 中。分析:如图①,过E作EH//AB交BG于点H,则ΔEHF∽ΔABF, ,第②问中已知 ,可以由①得出结果 又例如:如图:OC为 AOB的角平分线,P为上一定点,过P作任一直线交OA、OB于点E、F,试证: 恒为定值。分析:先考虑EF变化到特殊位置, 的情形,不妨设为如图(1),此时Δ 为一个等腰三角形, , ,由已知P是 的中点,取 的中点D, 则知 为定值,然后在证明任一直线EF交OA、OB就简单多了,过P作PD//OE,交OF于D, ,同理 ,两式相加即得 结论: 。 三、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而“变式”的思维模式是在整体的数学能力中体现出来的,它需要从已知信息中挖掘出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联想等能力。为了使“变式”的思维模式能顺利开展,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公式、定理、定义、公里等纵横对比,概括,归纳,形成一定的模式,尽量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途径,多方向思考。例如:对同一个“数”跳出“抽象的数”的这个圈子,联想到数轴、方程的根和三角形的边长,当我们赋予它某种含义后,自然而然就找到几何的背景,从而增进了对问题的理解,然后就从“数”变到“形”的思维。同样的一个几何问题,跳出“几何”这个圈子,联想到面积、方程、函数等等,同样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必须跳出 是一个无理数这个圈子,到几何中去寻找,在RtΔABC中 C=90°,AC=2个单位长,BC=1个单位长,则AB= ,如图,原点与A重合,以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E,则点E对应的数为 。 又例如:已知a>0,b>0,c>0,求证: + > 。分析:此题是代数的不等式证明。因为a>0,b>0,c>0, >0, >0, >0。我们如果跳出代数证明这个圈,变化到几何证明。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问题就简单了。构造直角三角形,如图:作RtΔABC,∠ACB=∠BCD=90°,AC=a,BC=c,CD=b,CE=a根据勾股定理: , , 而在ΔABD中,AB+BD>AD,AD=a+b,而a+b> ,所以 + > 。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而解题是数学问题的核心,而从事数学教学就是质疑、释疑、解疑的过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变式”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起到“简捷”,“灵活”而又可操作的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