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学习模式,已经逐步被众多教师所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显著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 ; 小组合作学习 ;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40-01
一、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从主观上将课堂教学当作自己的“独角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传统的初中数学教材缺乏实效性,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得不转变初中数学教学的观念与意识,促使众多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学合作学习。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目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学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部分学生认为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和自身的能力,其通常难以正确掌握教学的知识点,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打击。尤其是针对于部分学生能力较弱、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其通常难以独立解决相应的教学任务,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能够有效规避学生个人能力不足、个人基础不牢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是将学生个人的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
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真实的提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更有效率的学习,同时也可以为小组和团队做出贡献。这就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功体验,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持有更强的信心与兴趣投入到日后的数学学习中。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更要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真正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但能够利用团队的力量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在小组中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就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极大提高。
三、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有效的分组是前提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部分教师已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根据分析后发现,多数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合理的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分组并不科学,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更有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其首要任务就是端正自身的认识,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首先,教师的分组应该考虑到学生具体的情况,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具体地说,学生个人的能力与数学基础决定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如果小组中学生的能力与基础差距过大,其往往无法快速领悟其他学生表达的观点,无法跟上团队学习的节奏,进而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获得真实的提高。反之,当小组中的学生拥有较为相近的水平,其中一名学生提出的观点能够被其他学生快速接受与吸收,并根据个人的见解提出自身的观点,达到推动小组合作与交流的目的,使合作学习的质量有所保障。
其次,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落实分层教学法。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过程中,针对部分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要求其小组探究平行线的实际运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的问题。与此同时,针对于部分层次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小组探究平行线具备的性质,要真正掌握平行线判定的条件。
通过合理的分层教学,教师才能确保不同层次的小组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获得真实的提升,以此达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最终目的。
(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核心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其核心应该是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简单地说,教师要为不同小组的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要为学生指明合作学习的方向,避免学生在小组中胡乱思考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以《勾股定理》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总结与归纳勾股定理的判定以及实际运用,同时推导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此时,教师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能够根据教师指定的教学任务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
(三)判断合适的时机
此外,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判断合适的时机,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的实践情况判断是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者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此时,教师应该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要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消化,使学生对以上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个人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条件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此时,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个人见解。这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出个人的观点,也能够帮助学生好的理解其他学生的观点。在小组中,学生就能够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激烈的探究与讨论,使小组合作变得更有针对性。
(四)注重总结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总结。换言之,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合作学习的结果,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监督职能,并要求学生分享最终得出的结论。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获得的正确认知,同时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疑难点进行总结与点评,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獲得更大的提升。
四、总结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理应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交流,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见解,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恭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2)
[2]王萍.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11)
[3]吕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