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娟
[摘要]:作者在文中探讨了感动教学的内涵、意义与应用策略。针对中职教师在如何教学工作中用心丈量师生之间的距离,用爱和智慧缩短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产生感动,激发学习动力,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 感动教学、中职院校、课堂教学、情感体验
【分类号】G633.3
近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出,在称职的教育者眼中,应没有一个天生不好的学生,所有学生都是可以感化、教育的。可是,面对中职生的课堂教学难度逐年上升的现状,教师选用不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走向我们良好愿望的反面。教师只有实施感动教学、感动教育、走近学生、温暖学生,在课堂知识传授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震撼,才能带给学生成长的快乐与健康的心灵,成为孩子成功路上坚定的支持者。
一、感动教学背景与意义
中职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往往在被动劝说或者逼迫下,情愿或不情愿地接受教师的知识教学。大多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提起中职教育工作,往往都有很强烈的倾诉欲望,说起学生的烦心事来,都深感焦虑与无奈。是中职生源素质逐年降低,一代不如一代吗?当然不是。那么,中职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实施感动教学,震撼、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本人结合自己近几年来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心得,权作抛砖引玉,供广大同仁共同研究。
二、感动教学的内涵
从现代教育理论角度来阐述,感动教学就是教师在通过课堂内容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从生命中感到震撼,受到启发的身心发展过程。感动教学必须要由教师通过进行睿智、专业的课堂教学,通过一定的学习刺激引发学生产生深刻知识认知、情感体验变化。
感动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高峰体验,更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感动教学可以是由于在课堂中教师对知识的精彩讲授、深刻阐述而引发学生们的感动,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堂中对问题的智慧解答、观点创新。感动教学能促进学生们提升品德、增长知识、全面发展,也将促进课堂教学的艺术化、人性化、效能化,是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
三、感动教学的基本策略
笔者认为感动教学最直白阐述来说,就是任课教师在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并课堂中通过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带来“感发热情、兴发感动”的学习体验。如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理念,就是对感动教学的实践与探讨。笔者认为感动教学是提高中职生学习动力、提升课堂效率、推动教学理论本土化的有效方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经验分析,实施感动教学基本策略如下:
①、转变观念、破除守旧、热忱执教
我们常常在中职学校课堂看到这样的情境,台上老师侃侃而谈、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很多中职教师将这个成因归结为学生素质问题,但实则不尽然。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必须要转变固守成规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制订对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有益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目标决定结果,观念引导行动。任课教师如果连学生课堂注意力都吸引不了,只能说明其对自身的教育工作缺乏热情,针对新时代下的新问题,。教师则必然要有对教学工作的生命热情,将整个教学工作视为具有生命、热情、创意的创造性工作。
②、精选内容、制定脚本、加工教材
笔者认为,决定课堂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教学内容。一堂课中,优秀的教学内容好比精彩演出的剧本,而是否拥有一个好剧本、是课堂教学的“观众”即学生是否专注的基础。
目前中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学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进入学习氛围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难以吃透教材,教学内容欠缺合理、科学、生动,整个课堂教学的内容无法像一部好戏一样,让学生欣赏、共鸣、投入。这样内容枯燥的教学,不仅无法感动学生,甚至误人子弟。笔者曾经系统地研究过教师资格培训基础教材《教育学》中相关的内容,其实在该基础教育理论书籍中早就给了我们广大教师明确的指引。举例来说:如在精选课堂教学案例方面,教育学在“教育与人的发展”一章做了《伤仲永》、《印度狼孩》等精品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中职教师不仅应从中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更应从中汲取精选教学内容,深刻认识课堂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引导作用,通过精选教材案例、教学内容感动学生发奋读书的宝贵经验。
③、展现亮点、精细设计、教法独到
教学设计的都是围绕教学活动为核心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要激发学生的热情,然学生被求知的快乐所感动,就要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策划。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个体对教材的理解也是有限的,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感动学生的生命,燃起他们的对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教学中的亮点、高潮频频出现?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质量受诸多因素制约,而影響课堂感动因素的有: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共鸣等等。
这些关键点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配置,都可以让学生感动:
1、课程设计是通过过教师对课堂环节策划,使教学活动生动精彩,从
而使学生震撼感动。
2、课程内容是指经典、精辟的教师授课,此元素也是感动教学的关键要素
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准、讲授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才具有意义。
3、教学活动就是课堂教学相关的各种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
意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呈现,完全受教学活动品质的制约。只有学生的表现得到了他人的认可,或达到自身的满足,才能使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
4、教学共鸣是指以上几点的共同影响下,而产生教学过程中共同发展的互
动氛围。
除上述所说的几点要素之外,我们也要尽量注重在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围绕学内容进行一些比较有亮点的学习互动。第一是设计个体活动:如问题创设、知识复述、解题创新等。第二则是组织群体活动:如师生交流、小组写作、班级讨论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对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条件而言,实施感动教学是非常具有必要的。我们中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学,通过感动教学震撼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才能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当学生真正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成长的感动时,教师将不再苦口婆心地说教,孩子们也将会不再冥思苦想学无所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水到渠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