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2017-09-27 17:56张玲玲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育德小学音乐

张玲玲

【摘 要】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特殊性,以音乐艺术为手段,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内在的情感,分析其間的联系,以音乐语言的美陶冶学生,引导学生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过程中,逐步领悟音乐作品的精神力量。本教学案例通过学唱《龙的传人》、欣赏《黄河颂》的教学,自然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小学音乐;育德;以乐养德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4-0126-02

一、案例背景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简谱版)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热爱祖国、抒发爱国主义情感的交响乐和通俗歌曲。如《黄河颂》《今天是你的生日》《龙的传人》等,这些作品都具有积极向上、热情奔放的情感内涵,都是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的音乐题材。六年级的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已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爱国情感也更加理性。因此,从选择作品的角度上,应更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从而落实“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编写意图。本课通过学唱学生更易接受的通俗歌曲,欣赏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以更能打动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的音乐作品作为学习载体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目标:能用亲切、自然的歌声歌唱《龙的传人》,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记住《黄河颂》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教学重点:①感受音乐的风格特征,了解主要表现手段;②感受歌曲和音乐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音乐内容和情感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乡镇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学生天真淳朴,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平时接受音乐熏陶较少,对于音乐的形式,如交响乐接触很少;班级学风优良,对于音乐课十分喜欢,与教师的互动也比较好,求知欲比较强,因而上课氛围比较理想。

这节课采用唱歌教学《龙的传人》、欣赏教学《黄河颂》、拓展活动等几个教学步骤,展示了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渗透德育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二、案例描述

1. 欣赏《龙的传人》——民族认同感

师:龙是中国的吉祥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远古的四大神兽之一,也是历代皇权的象征,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请大家再看这张图片,“龙”是9种动物合成的,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鲢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龙的传说历史悠久,商代的时候甲骨文已经有结构完整的龙字,龙的图案和传说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一般认为,传说中各种各样的龙其实是中华各族的族徽,后来经过不断地战争,不断的融合,最终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条形象逼真的龙。大家喜欢龙吗?对龙感兴趣吗?

生:喜欢,感兴趣!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龙舟竞赛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运动吗?

生:知道!

师:叫什么名字呢?大声说出来。

生:赛龙舟!

师:对,就是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运动,在中华大地上,我们到处可以看见与龙有关的事物,从赛龙舟、舞龙灯到龙的绘画、龙的雕刻、龙的旗帜等,龙的形象深深地扎根于华夏子孙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回到这首歌曲中来——《龙的传人》。

(1)分别欣赏侯德健、王力宏版本的《龙的传人》音乐MTV,感受音乐,并且关注: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有什么不同?思考:为什么新旧版本会有这样的不同?

(2)各组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信息对问题进行解说。教师提示学生:结合两位歌手不同的时代背景来切入问题。(侯德健版本的深沉悲凉,王力宏版本的节奏感快、朝气蓬勃)

(3)有感情地跟唱。

师:同学们有感情地歌唱,让老师跟着一起激动起来了!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地奋斗吧!国家更强大,我们更自豪!

设计意图:运用歌曲的时代背景,唱歌与感受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将情感与音乐相融合,让学生在民族自豪感的培养过程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除了关注音乐旋律之外,还要挖掘音乐背后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更深刻地理解音乐。

2. 欣赏《黄河颂》——祖国土地宽广,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师:播放郎朗演奏的钢琴曲《黄河》,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壮美的意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蜿蜒在中华大地上,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是中国的母亲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1)学生交流预习时查阅的创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

(2)音乐欣赏:播放音乐《黄河颂》后,老师的胸中也激情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激昂、雄健、悲壮!)老师示范。

(3)活动展示:自由朗读,酝酿情感,体验情感。请学生分组展示配乐朗诵。思考:哪一段音乐让你最为激动?请学生自由讨论听到的感受。

(4)欣赏张羽军、沈培艺编导的大型组舞《黄河》,采用的音乐是同名钢琴协奏曲,其中的《黄河颂》是双人舞,像一组雕像,象征黄河儿女之间纯洁、神圣的感情,象征黄河之水对中华儿女的养育和鼓舞。

师:千百年来,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斗争、生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保卫黄河,就是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家!endprint

设计意图:欣赏《黄河颂》时,聆听前的情感激发很重要。笔者运用多种手段,引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诗歌、舞蹈)、不同体裁类型(配乐朗诵、器乐)的作品,供学生聆听、观看和拓展,以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拓宽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音乐与情感巧妙结合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钢琴铿锵有力的和弦,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犹如巍巍昆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3. 拓展活动——用歌声抒发真挚情感

师:除了今天欣赏的音乐,大家还知道哪些歌唱我们祖国的歌曲呢?

(1)说歌名,同学们分别唱一唱。(《大中国》《国家》《黄种人》……)

(2)总结:这些歌曲都很有气势,并且激励人心,给人力量。先有国,才有家!时代召唤,民族希望,日新月异,自信自强!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德育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日常体会挖掘内容,更容易启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表现自己熟悉的歌曲,增强了情感升华效果。

三、案例反思

《广东省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音乐课要利用艺术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创造热情。

在音乐课中渗透德育,不能生硬地说教,要联系实际,結合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德育内容自然地渗透到音乐教学中。用音乐语言的美陶冶学生,引导他们进入意境,抒发美好情感。

1. 用学生资源激起情感共鸣,以乐养德

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祖国的美好,产生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热爱自己的国家,必须要有源自学生或来源于生活环境的资源素材。音乐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多联系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更容易产生共鸣。本课的拓展活动,让学生自主准备素材,并且提供自由展示的平台,将学生积淀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时,所有的讲解都显得失色,所有的感动都在每个孩子心中。

2. 用多种形式展现音乐,以乐颂德

音乐学科德育的体现,不能单纯地靠分析歌词来获得,要善于从音乐中发掘多样的表现形式,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本课中,教师将舞蹈、配乐朗诵、器乐演奏等多种形式的感受融入教学当中,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感受,给学生提供了表达心中感悟的平台,对于升华其内心情感体验起到了催化作用。

3. 用比较的方法体验情感,以乐育德

音乐的以情动人不能单纯地依靠说教,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和反感。有时候,一个直观的对比方法反而比说教、强调更加有效。本课中,《龙的传人》的唱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新旧两个版本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节奏、演唱方式、表现方法进行对比,体会不同时代背景给音乐带来的不同影响,国家强盛后再演唱《龙的传人》就不再是悲情的风格,而是意气风华、扬眉吐气的自豪感。通过对比,学生用更符合认知规律的方式体会音乐对于情感表达的特殊魅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

音乐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阵地,音乐教育能从心灵、品德、精神上影响学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了解音乐的内涵、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还要教师充满情感、乐感和美感的示范引导,才能用音乐的语言、音乐的美敲开学生心灵的大门,做到润物有声。

参考文献:

[1] 郑蕾.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学生之友,2010,(3).

[2] 张桂兰.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

(编辑:易继斌)endprint

猜你喜欢
育德小学音乐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在“互联网+”时代的和谐育德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