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转香
摘要: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依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语文”为“我要学语文”,扩展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成为“语文谜”。从而获得语文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非智力因素
【分类号】G633.3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包含认识能力(即智力因素,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和心理动力(即非智力因素,它主要指动机、抱负、理想、意志和坚定性、兴趣与求知欲、情趣的稳定性、独立性、好盛性、自我意识)。学习活动是认识能力与心理动力相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学习动力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发展。但是,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又忽视的倾向,片面追求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时刻都在起作用。学习的动机、强烈的求知欲、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等等常常促进学生顽强刻苦地学习,使智力活动得以坚持下去,智力因素也在学生持续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而且非智力因素还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也就是说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补偿智力上的某些弱点和缺陷。古汉语中的“情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相反,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一个人智力因素的正常发展受到阻碍,甚至会造成智力泯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天资聪明,却对学习不感兴趣、懒于动脑筋、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有的学生智力水平不高,却酷爱学习,刻苦钻研,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所以,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依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语文”为“我要学语文”,扩展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成为“语文谜”。从而获得语文教学的良好效果。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内部力量。它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有启动作用,而且贯穿学习的全部过程,调节整个学习行为。语文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只有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呢?我首先要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说明语文学习既是当前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又同个人未来的学习、工作、理想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紧密相关。同时,还向学生列举语文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使用价值。又举一些反面例子,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上某些欠缺给工作、学习带来的实际损失。其次,我还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去诱发学生的求之欲望,达到强化语文学习的动机。例如,创设问题情境:“开而弗达”“引而不发”使学生“心愤愤”而“口悱悱”。这是引发求知欲望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入“问题情境”“似懂非懂”,疑问重重,就会引起探索求知的愿望。在积极的学习动机的驱使下,努力克服困难和各种干扰,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代心理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1]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当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时,就会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乐于学习。反之,则把学习视为畏途,当件苦差事。它还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地获取知识,全心全意投入并且创造性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学生们能无动于衷地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主动向老师请教或者教学参考资料等。另外,它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和发展创造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教学三维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研究教学艺术,尽可能采取最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还要考虑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发展各种教学资源,吸取别人教学长处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我用深沉而激动的声音朗读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使学生感受到作者那无比悲愤的情绪和深沉的爱国之情。教师良好的范读可以使学生盎然地进行学习,达到欲罢不能的境地。在实际教学中,我还常常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语文这门课目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情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学习语文的动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发挥楷模作用,用自己的科研精神和情感去感染学生,用激励、评价的手段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体验创新的乐趣。乐学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强调乐学,实际上就是强调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是可以交流的,教材蕴含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学生才能在读书中获得乐趣,学生有了乐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坚强意志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语文学习难度大,非下苦工不可,作为学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才能遇到困难不低头,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首先着眼于培养学生立志,教育学生要胸怀祖国和人民,立志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勤奋学习,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且持之以恒,从细微之处去历练个人的坚强意志。对每一个学习环节,每一次练习都严格要求。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地写字,仔仔细细地阅读课文,踏踏實实地做作业,认认真真完成作文。对于作文,学生普遍感到难度大,许多学生有畏难,产生惰性思想,常选现成的东西写,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因此学生平时可以多练笔,多写日记。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随时记下来……”[2] 因此,只有打破这种惰性,才能锻炼自己的学习意志,自觉地在提高语文能力上狠下功夫,才能把作文写好。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激发,同时促进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的教育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人才素质的优劣,对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傅统先译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 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2] 薛萍 《鼓励练笔,推荐发表》[J].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06期: 第1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