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梅
摘 要:经过长期实践表明,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是一种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实践性强、应用面广,引入了项目式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高职 计算机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4-4
近几年,本人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入了项目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授课方法相比较,“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授课方法中,老师主讲变成学生主动学习、思考,老师指导答疑。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一、 项目式教学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包括:
(1)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
(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
(3)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二、 项目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但具有专业知识,更要具有适应的职业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独立思考和创作作品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工作和设计思路,同时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项目设计
项目的确立是项目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从平面设计课的教学目的来看,现在高职学生需要的内容更注重实效性,项目的选择要重在满足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可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设想,经同学们参与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讨论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亦可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在项目的选择及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选题要与实践相结合,选择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在课程开始前先让学生看一组产品宣传海报效果图,这样,学生会被作品的效果吸引住。这时向学生说明本学期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类似效果图的制作。学生对任务能够产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并加以联想,有助于项目的开展。
(2)选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难度适中为宜。难度过小,没有挑战性,学生不爱做,起不到锻炼的效果;而难度太大,学生经过多方努力完成不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项目实施
教学是在学生上机操作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创新性地学习,能举一反三地应用知识进行研究项目实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项目教学中,老师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计算机设计软件的能力,学生必须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讨论学习,灵活的掌握各种工具的作用和应用技巧。
(2)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进行时,学生肯定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此时,老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同学间的討论、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充分发挥老师在项目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项目任务进行时,老师应当随时掌控任务进度,发现学生在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纠正,让学生思路明确。项目任务完成后进行项目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固化操作技能,提升技术水平。
3、应用项目式教学法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践应用发现,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法时需要注意和解决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重视项目的完成,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让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
(2)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不能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减轻了。其实教师的职责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加重了。因为教师不但要对任教科目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各类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审核项目的选取等。
(3)因学生作品多,教师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对所有作品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在此基础上给出评价的标准,然后让学生进行互评。
三、小结
项目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相信结合此方法进行教学会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邹华,周游.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2).
[2]姜海燕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04.
[3]罗建新.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的理性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8(3).
[4]陈华.项目教学法探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报,200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