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2017-09-26 11:24车丽娜
关键词:教龄职业倦怠职称

车丽娜,闫 巧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心理学探微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车丽娜,闫 巧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通过对山东、安徽两省8所乡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总体上并不严重;在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绪衰竭维度最为严重,非人性化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次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在性别和婚姻状态因素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教龄在11-20年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最高,教龄在0-5年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最低;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与职称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为了缓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部门需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缓解乡村教师工作压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乡村教师工作成就感;关注多元需求,调动乡村教师内在积极性。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

一、问题提出

职业倦怠是中小学教师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由于身心疲惫而经常出现的情绪状态。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H.J.Freudenberger)认为,职业倦怠是指服务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的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的极度疲劳状态[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兰(C.Maslach)和杰克逊(S.E. Jackson)将职业倦怠划分为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成就感。其中,情绪衰竭为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指在情绪情感上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在个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疲劳、烦躁、紧张和易怒等;非人性化主要指个体对服务对象逐渐表现出疏远和冷漠;低成就感指个体感觉无力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及缺乏成功的体验,成就感逐渐降低[2]。

在学校教育领域,教师职业倦怠是困扰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不利于其职业认同和生活满意度的发展。“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开始了攻坚战,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3]因此,无论是从关心学校教育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关心教师发展的角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都应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山东、安徽两省8所乡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当场发放和邮寄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1份,回收率为95.5%。回收的问卷经过审核获得有效问卷158份,问卷有效率为82.72%。采用SPSS19.0对问卷进行编码录入与数据分析。表1为乡村教师的具体分布情况。

(二)研究工具

本文以马斯兰等人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为研究工具。问卷采用5点评分,从1“从不如此”到5“总是如此”,包括情绪衰竭(EE)、非人性化(DP)、低成就感(PA)三个维度。问卷共23题,所有题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分作为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指标,分数越高,说明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越严重。研究发现,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723。

表1 乡村教师的基本情况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表2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由表2可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总平均分为2.29,低于均值3。在情绪衰竭维度、非人性化维度、低成就感维度上的平均分分别为2.55、2.15、2.20。“根据职业倦怠的常用标准,M<2.5表示没有职业倦怠,2.5≤M<3表示已经出现职业倦怠,3≤M≤5表示职业倦怠严重。”[4]表2的数据表明,在情绪衰竭维度方面,22.8%的乡村教师开始表现出情绪衰竭,30.4%的乡村教师已经出现严重的情绪衰竭,总计有53.2%的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表现出疲劳、烦躁、紧张和易怒等消极情绪;在非人性化维度方面,16.5%的乡村教师开始表现出非人性化的倾向,13.9%的乡村教师已经出现严重的非人性化倾向,总计有30.4%的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表现出疏远和冷漠等非人性化倾向;在低成就感维度方面,21.5%的乡村教师开始表现出低成就感,12.7%的乡村教师已经出现严重的低成就感倾向,总计有34.2%的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低成就感。从总体上来说,29.7%的乡村教师刚开始表现出职业倦怠,11.4%的乡村教师已经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出职业倦怠和严重职业倦怠的人数占全体乡村教师数的41.1%。不难得出,整体上看,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并不是很严重(2.29<2.5<3),但在情绪衰竭维度的得分较高(2.55>2.5),所占比重较大(53.2%)。在访谈中,很多乡村教师抱怨所在学校课时量多、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考核压力大。

表2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n=158)

(二)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因素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为探究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因素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文章分别对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因素下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3为检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因素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情绪衰竭(P>0.05)、非人性化(P>0.05)、低成就感(P>0. 05)维度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性别因素不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对比不同婚姻状况因素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见表3)的结果可知,不同婚姻状态的乡村教师在职业倦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情绪衰竭(P>0.05)、非人性化(P>0.05)维度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低成就感(P<0.05)维度上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已婚乡村教师的低成就感严重低于未婚教师的低成就感,这可能由于已婚教师不仅有工作上的压力,更有着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不难得出,婚姻状态因素不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表3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检验

(三)不同教龄因素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4为不同教龄因素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数据表明,各个教龄的乡村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上的均值较高,在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维度上的均值较低。不同教龄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上的发展水平从高至低分别是:11-20年教龄、6-10年教龄、20年以上教龄、0-5年教龄。

由此可知,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与教龄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即是说,并非教龄越长,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越高,不同教龄阶段的职业倦怠水平存在波动。从表4的数据可以得出,教龄在6-10年与11-20年之间,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在这两个教龄阶段,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和职称评比方面遭遇瓶颈期,消极情绪滋生,压力增大。刘长江的研究也表明,教龄在11-20年之间的教师,更容易经历情绪衰竭,职业倦怠体验也更为严重[5],此结果印证了其研究。教龄在20年及以上时,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开始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教龄的增长,其职业技能在不断提高,同时,其教育机智、把握课程标准水平、组织管理课堂能力等综合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表4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差异

(四)不同职称因素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表5为不同职称因素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从表5可知,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上的发展水平从高至低分别是:中级及以下职称的乡村教师、高级职称的乡村教师、未评职称的乡村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上的发展水平从高至低分别是:中级及以下职称乡村教师、高级职称乡村教师、未评职称乡村教师;在非人性化维度上的发展水平从高至低分别是:中级及以下职称乡村教师、高级职称乡村教师、未评职称乡村教师;在低成就感维度上的发展水平从高至低分别是:未评职称乡村教师、中级及以下职称乡村教师、高级职称乡村教师。未评职称的乡村教师一般为新手教师,教龄较短,充满职业激情与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对教学工作也充满干劲,因此,无论在情绪衰竭维度还是在非人性化维度的得分都比较低。但同时由于从教时间不长,其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可能比较欠缺,所获得的各项荣誉也相对较少,与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相比可能更加缺乏成功的体验。中级及以下职称的乡村教师处于一个过渡阶段,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其职业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经验也日益丰富,但在专业进一步发展与高级职称评定方面可能进入无法突破的瓶颈期,出现严重的情绪衰竭倾向,体验到更高的职业倦怠水平。

表5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职称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并不严重(2.29<2.5),但仍然有41.1%的乡村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因此,对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相关重视。在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绪衰竭维度最为严重,非人性化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次之;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在性别因素和婚姻状态因素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与教龄和职称之间都不存在线性关系,不同教龄与职称之间的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有波动。

为缓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乡村教师管理和教育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缓解乡村教师工作压力

在国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背景下,建立乡村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其工作压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教师的社会期望应合理化。当把教师推向“神坛”,变成完人时,社会就可能对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种无法排解的压力是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原因。社会应该认识到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应给其提出过多不合理的要求。其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出于对升学率的追求,教学成绩往往成为评价教师的主要因素,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加重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与情绪衰竭。因此,需要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遵循评价主体多元性与评价方法综合性的原则,切实改变以教学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的做法。

(二)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乡村教师工作成就感

当前,乡村中小学生大量进入城市学校就读,这一方面受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广大群众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所致。在对乡民的访谈中发现,很多家长怀疑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相信他们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也影响乡村教师与乡民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其职业技能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培训措施,以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技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构建乡村教师职业培训保障体系,以保障其职业培训时间;其次,优化职业培训内容,除了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师德培训外,还应特别注重日常教育教学中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最后,丰富教师职业培训形式,以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此类培训措施有助于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在乡村教育中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与价值感。

(三)关注多元需求,调动乡村教师内在积极性

乡村教师的需求是多元的,因此对乡村教师的关注也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乡村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满足教师需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学校要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对学校的重大事件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培养乡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其次,职称职务评聘要向乡村教师倾斜。职称职务评聘一直是教师的生命线,备受教师的关注。因此在乡村教师的职称评聘方面,要结合实际完善其评审标准。最后,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予以表彰,显示对乡村教师的尊重和认可,激发其扎根乡村从事教育事业的动力与信心。

[1]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9-165.

[2]Maslach C,Jackson S E,LeiterMP.Maslach burnoutinventory manual[M].Californi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6:191-218.

[3]吴振利.论以师范院校为中心的教师教育综合改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70-74.

[4]胡洪强,刘丽书,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33-237.

[5]刘长江.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8-121.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Rural Teachers

Che Lina,Yan Qiao
(Faculty of Education,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rural teachers.158 rural teachers who came from eight schools in the areas of Shandong and Anhui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ural teachers’occupational burnout is not severe on the whole.Specifically,the participants got the highest score in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dimension,and then depersonalization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take in order;The teachers having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eleven to twenties years suffer the most severe occupational burnout;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 or marital status and occupational burnout;Moreover,no statistically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such burnout and the professional title assessment.Completing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and improv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would be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relieve rural teachers’occupational stress and establish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rural teachers;occupational burnout;social support

G443

A

1674-5450(2017)05-0137-04

【责任编辑:赵 颖 责任校对:詹 丽】

2017-04-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BAA140012)

车丽娜,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龄职业倦怠职称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