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

2017-09-23 06:39袁炳飞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共生言语语文课堂

袁炳飞

共生,一个走向语文学科的教学主张。

徐金贵老师有两个教育身份很重要,一是语文教师,一是校长。从事学校管理与语文教学工作数十年,他既登高望远,走出教育看教育,拥抱现实想未来,又务实求真,潜心开展实践性研究和研究性实践,坚持系统思考,贴地探索,使其所在的学校以及师生都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其事业已取得的成就,也许“共生”最为恰当,这不只是因为共生极具概括力,更重要的是共生思想已然成为他渐次笃信、融入血脉的教育哲学。

走向共生的小学语文课堂,是金贵老师五年前进入南通市名师培养一梯队后提出的语文教学主张。这一主张由他的办学主张延伸、转化、纯化而来。共生,本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是指生物间相处的一种良性积极的自然之态。很有意义的是,他把生物学理论以社会学的视角引入学校管理,又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自觉,针对语文课堂的内在机理和现实问题,着眼儿童语文课堂的理想营建,把它引入到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建设中。这种由宏大走向微观、由整体走向局部的典范案例不多,因此别具解读意义和范例价值。

在金贵老师的心中、眼里,小学语文共生课堂应当具有“生动、生态、生长”的特性: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状态“生动”、关系“生态”、获得并体验自由积极的“生长”。他把课堂视作一个由教师、学生、课程与环境组成的学习生态系统,认为言语的习得与素养的提升只有在言语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言语实践有三种情形:人与自我、人与物(文本为主)、人与人。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是一种主题化、项目化、定制化的言语实践,是以人际互动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性言语实践。它有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丰富与贫乏、生动与机械、正效与负效之分,现实中一直存在效能性级差与感受性优劣。如何营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 金贵老师从优化教学内容、课堂结构、学习过程入手,在教学内容上,致力于语文与生活的共生,开发语文生活课程系列,通过加减乘除、增删调整,优化课程建构;在课堂结构上,致力于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时空缺乏、对话品质低下的问题,变线性推进结构为围绕学习目标的串联式活动模块结构,让活动块成为共生块,通过灵活铺陈优化课堂结构;在教学过程上,着力于课堂积极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开掘、流通与相互作用,激活学习进程中的每一个因子,让师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工具、学习评价等诸因素和谐共振,优化学习过程。

共生课堂,强调语文学习过程的正向性、生命性和生长性。对于生长性,徐金贵老师的立场尤其人文仁爱,实践更具专业智慧。在共生理念下,他用心关注并积极干预每一个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生长心、生长情、生长力、生长态、生长势。他曾诗意地描绘语文共生课堂里的师生学习生长性:在惊奇中开始,在渴望中等待,在思考中前行,在对话中顿悟,在幸福中升华,在不舍中暂停。而这也正是金贵老师以及他的师生团队所营建的小学语文共生课堂的生动“场境”。

共生,一种生态化的课堂学习机制。

共生理念,首先是一种信念、一种觉悟,其次是一种观照、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原理、一种机制。语文学习也许有生存性与生活性之别,同样的语文学习效能,前者是为学而学,磨难感突出,后者则是有滋有味、享用性鲜明。语文共生课堂这一教育实践探索,近几年来之所以风生水起,不可忽略的是它落地生根的智慧,是它对于其工作机制的高度重视与不断完善。

建立规划性运行机制,重在系统与整合。走向共生的语文课堂,目的是为了让“儿童过更优质的言语生活”。而对于这个美好愿景,金贵老师把它分为三步走:关注学生言语生活中的热点、焦点,建设“‘读写漫画”等语文生活微课程,让儿童过健康的言语生活;关注学生语言生活中的盲区、新区,开发“班级演义”“连环话”“绘画日记”等言语生活微课程,让儿童过健全的言语生活;关注学生言语生活的视野局限、思想局限,建构小学六年一体化的“主题阅读”课程系列,让儿童过优质的言语生活。在课堂模块设计与情境铺成中,金贵老师强调重视和发掘学习单的工具价值,教师要习惯从学习最优化的视角进行多重多维的预设和修正,包括内容的经典性、过程的节奏性、互动的生成性、体验的趣味性、投入的有效性、言意的共生性。所有这些制度化、秩序化的工作准则,确保了共生课堂建设的基准水平与常态品质。这是一种重要和必需的规划思想,也是共生课堂建设的基本理念,金贵老师称之为属于他们的“学习活动规划”。

建立指导性运行机制,重在指引与服务。在金贵老师的词典里有一个词叫作“明白人”。指导性运行机制的建构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参与共生课堂建设的全员都应当是明白人,明白何为共生、如何共生。而其指导机制。不只是由上至下的领衔人对成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有同级同层间、由下至上的指导机制,在共生课堂这一教育生态圈里,同事成为共事,同学成为共学,指导成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相互关系。金贵老师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了解、理解和把握共生课堂的发生与运行机制。课程建设上要深度思考课程开发的内在逻辑、源头活水与机会成本,让语文课程的自主开发拥有生活之理、生活之道和生活之根。在课堂学习中,建立完善了课堂友好机制,让平等、自由、包容、和睦思想成为师生共同的自觉;建立完善了师生、生生协作机制,让争议、补充、质疑、辅导、支持真正富有积极共生力;建立完善了对话共生机制,出台了《海安县实验小学优秀教师课堂用语推介》《海安县实验小学优秀学生课堂用语推介》,让思维与语言、倾听与表达、内心与外在更和谐,让对话真正成为学习的资源、媒介和成果。

建立监管性运行机制,重在协调与优化。共生课堂作为一个文化的局域生态,其相关因子自会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课堂生态的整体走向、主体风貌和功能品性,影响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的生长发展,而且影响会延续、扩展,从而产生教育的次生、衍生与再生效应。语文共生课堂注重课程体系、关系体系、方法体系、工具体系、活动体系、话语体系、促进体系的监管,并视其为规划与指导机制的关键配套与重要补充。在金贵老师看来,要保证任何一个公共时域的工作良性运行,有效的监管必不可少。言语学习有其自身内在的机制,对于外部也有特殊的机制要求,因此课堂的监管,很重要的是要顺应言语学习活动的特性,顺应儿童群体学习言语的实情,让监管由被约束转化为标准参照、有效反馈、自觉调适与协同优化。难能可贵的是,金贵老师把监管机制理解为激励、制约、保障的合一。在监管学生课堂生态关系时,提出每一情境因子都是“共生点”,主张通过主问题、作业单和微观察有效监管共生点向共生块与共生体的转化,促进学习者与系统因子的主动联系、良性互动与协同进阶。在共生视域里,语文学习是一个共生过程,是语文与生活的共生、“言”与“意”的共生、“教”与“学”的共生。金贵老师倡导把监管视为一种自觉的学习和学习的自觉,在教育的视角下,激活学习场很重要;在学习的视角下,唤醒实践自觉很重要。他以六种策略机制加以促进:关注情境、情趣激活,关注发展区间、任务激活,关注方式、工具激活,关注交往、对话激活,关注关系、组织激活,关注文化、规则激活。在他看来,课堂学习不只是指向学生,也指向教师,更指向师生对于课堂互动与共建的学习。教师要视学习现象为研究对象,视学习问题为研究主题,视学习拐点为研究焦点。他指出,教师的课堂学习至少包括学生视角的体验、教师立场的探究、他者维度的观察。这其实暗合共生的核心原理,符合文化培育的基本規律,也是金贵老师这一教学主张的重要内涵与独到之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生言语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