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言语实践,推进深度学习

2017-09-23 04:36吴昌洁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示意图专家组风筝

吴昌洁

市里举办“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我有幸被学校推荐参加。我选择的是《天火之谜》一课。学校为此成立了以徐金贵校长为组长的专家组,带我共同走上了探索“天火之谜”、探究有效学习活动的实践之旅。

初次探究:基于文本与学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逻辑起点。为了准确对文本进行解读,专家组没有急于进行教案设计,而是带着我一起讨论提炼教学目标。

《天火之谜》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雷暴秘密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题材文本。“风筝实验”是文中叙述的重点。作者通过描述风筝的巧妙设计、放风筝的环境、实验的过程,表现了富兰克林敢于质疑、追求真知,勇于探索、不怕牺牲的科学精神。正是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课后练习还要求复述,我把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为对风筝实验的学习,并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个指向于内容,一个指向于学生的言语活动,似乎科学合理。但专家组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年级学生学语文不仅是理解文章内容,更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所以“目标一”应该从表达手法对内容的表达效果进行考量,既不单纯感悟富兰克林的精神,也不机械进行侧面烘托的技巧传授,而是走向言意共生的境界。教学目标的提出,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在文本与学生的落差分析中准确定位。课文提出了复述的要求,而“风筝实验”一段从风筝设计、环境、实验过程三条线索交替向前,结构比较复杂。以往学生对复述的理解大多为变相地背诵,这样去复述这一部分内容显然不恰当。怎么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呢?专家组建议借助示意图准确把握作者的行文构思,同时摆脱课文的束缚,进行创造性复述。

再次探究:聚焦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专家组带着我,进行了修改、磨课、再修改、再磨课的过程,一路艰辛,但收获多多。

原稿中高频率的提问实际上是我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入预设的答案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学生的学习收获仅仅是教师的给定,而非语文素养的提升。专家组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利用电脑强大的操作性,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朗读文字、品析文字、欣赏文字,顺势感悟这是一只精心设计的风筝,是一次非常危险的实验,进而体悟这是一位敢于质疑、追求真知、勇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富兰克林。

板块二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年级提出“能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崇敬等感受”的复述要求。但学生与目标之间是有落差的,也正是因为落差的存在,学习才有了意义。我们不能只注重学习的结果,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所以专家组提出以“示意图”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以往学生对复述的理解大多为变相地背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跳出了课文的束缚,完全是用自己的语言在描述。所以,课堂上精彩纷呈。有的学习小组的学生,对复述的角色进行了分工,合作进行复述;有的学生扮演富兰克林,讲述风筝实验的故事……这样,既是对文章“意”的把握,也是对“言”的学习与

提升。

板块三

我原来认为,总结与作业是在课外,只要做个样子就行。专家组却认为:这一板块与上一板块相比,是更深层次的学习。从表面上看,都是复述课文,但实际上学习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板块二的示意图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究竟示意图是什么、怎么画,学生还需要继续学习。还有,复述课文的前提,是对全文行文脉络要有把握。我刚开始没有注意这一点,只能把学生逼到死背課文的路子上去。所以专家组修改为:先通过一个微课,从本课的示意图展开到学习示意图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尝试为《天火之谜》绘制一份独特的示意图,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有了风筝实验示意图的基础,又有了微课的方法引领,课堂上涌现出很多的精彩作品。我又布置了课后实践,“借助绘制的示意图,将《天火之谜》的故事讲给小伙

伴听”,让学生对复述进行

巩固。

【反思】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文本,进行文本解读,而要关注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落差,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这节课示意图的引入,就是基于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设计。示意图区别于结构图的简单理性和思维导图的纷繁琐碎,不仅可以展现文章的脉络,还可以清楚地呈现作者的思考和写作的技巧,在表现形式上也更形象、更活泼、更有趣、更有创造性。本课生成的风筝实验示意图,能帮助学生从复杂的文字中理解风筝的外形与原理、环境的恶劣与危险,从而领会写风筝和环境都是为了更好地凸显人物精神。学习微课后创作示意图,学生可以现学现用,从而巩固和深化知识点。

教是为了学。所以,课堂教学中“教”不能只是给学生提要求,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递,而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脉络展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支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低效活动和无效活动,大多活动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思考与推进,而没有从学生学的角度展开,学生的深度学习没有发生。在历经五次的修改磨课中,我才真正意识到有效的学习活动是着眼于学生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余映潮老师曾提出了实践活动的层次,他说:“学生的实践活动‘层次要高。如,语言学用、积累的活动,文意、段意的概说,结构、层次的分析,对字词句表现力的品析活动,对字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及表达效果所进行的分析活动,学习资料的手记、整理与分析,课与课之间的多角度比读,课文美点欣赏,等等,形式多样。”本节课的三个学习活动,我在活动中带领学生体验、领悟、品味,围绕示意图从生成、理解、实践三个环节层层推进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改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案到教学细节,都应该安排形式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必然是着眼于言语素养提升的,能让学生得到根本、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示意图专家组风筝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制度研究
联合国制裁制度改革的历程和对中国的启示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三定两标”作好图
俄欧天然气管道示意图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