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剑峰++许习白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说理文叙事加说理的特点,感悟叙事与说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比较“举例论证”部分的不同,进一步感知选材的典型性和组材的有序性。
3.尝试内化运用,体会说理的精辟、通透。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诚信”的小故事和名言
警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回瞻文章脉络结构
师:今天仲老师将和大家继续学习。
(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谈礼貌》是一篇什么文章?
生:(齐)说理文。
(师板书:说理文)
师: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谈礼貌的。(在“谈”字下面画上小圆圈)回忆一下,作者首先——
生: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师板书:立论)
师:首先提出观点,接着——
生:举例论证。
(师板书:论证)
师:最后呢?
生:最后得出结论。
(师板书:结论)
师:大家看,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作者首先立论,接着论证,最后结论。在举例论证部分分别举了几个例子?
(一生答。师相机板书:问路、踩裙、刮脸)
师:这篇文章的结构清清楚楚。作者开篇先用一句古训引出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1自然段)
师:作者用一句古训引出观点——
生:(齐)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师:接着用了三个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待人要懂礼貌。这个道理大家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从我懂事开始,爸爸妈妈就教导我要懂礼貌。
生: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了。
师:“问路”“踩裙”“刮脸”的故事读得懂吗?
生:很简单。(众笑)
师:那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好学的呢?(众笑)同学们,仲老师就和大家重点来学习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件事说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三件事来说理。
【评析: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学,当然应该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能力。这篇说理文语言明白,好读好懂,讲的道理学生更是早就知晓。教者从学情出发,没有在文本内容的阅读理解上费工夫,直接带着学生抓文体特点,说课文论点,明文本结构,不蔓不枝,简洁实在。】
二、品读事例,感悟说理,体会文章事理内联
板块一:围绕“相同”,进一步感知“据要典型”“理要通透”
(师课件出示活动一要求:
1.读一读: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
2.想一想:这3个自然段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3.议一议: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自主阅读后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发现这三个事例中重点写了人物的言行。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我们重点来看一看第一个事例。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位演讲者,你要借助这样的语言材料说理,你会突出哪些词?
生:我会突出“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等词句,因为这样才能表现牛皋的莽撞无礼。
生:我会突出“上前施礼”“请问老丈”等词句,表现岳飞的彬彬有礼。
生:我发现牛皋是在“马上吼道”,而岳飞却是“离镫下马”再上前询问,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让读者体会到礼貌的重要性。
……
师:你们很善于发现,把你们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生读)
师:说理文的语言一般都比较简洁。这篇说理文为什么写出人物的许多语言、神态、动作呢?
生:我觉得这样写更有感染力。
师:说理是要有一定感染力,有一定道理的。接着聊,还有吗?接着发现。
生:一个人的礼貌往往表现在细节方面,比如语言、动作等。
生:第5自然段说:“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者的举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文章开始时,立论也说:“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该处强调了“语言”。
师:发现了没有,说理文的举例,一定要为什么服务?
生:论点。
师:说理一定要为它的立论服务,是不是这样?
师:还发现了哪些相同
之处?
生:我发现三个事例中的人物都是中国人。
师:举例兼顾古今中外,多有說服力啊。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我知道,因为作者开篇说礼貌待人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师:你真厉害。举例要为说理服务啊。
(师板书:典型)
师:咱们接着聊。还有哪些相同点?
生:三个事例,都是先举例子,然后总结。
师:每个事例后面都说理了。三句说理的话,谁来读一读?读出说理的味道。
(生读)
师:同学们,咱们在用“叙事+说理”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还来看第一个事例。如果我把“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中的任意半句去掉,行不行?为什么?自己体会体会。
生:不行!因为前面事例中既写了牛皋的“无礼”,又写了岳飞的“有礼”。
生:叙事和说理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endprint
师:“联系”这个词用得好。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常常在“事”与“理”这两者之间,用上这样一些词,我们一起读——
生:“这正如”“可见”“因此”“正所谓”……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说理的句子,说得怎么样啊?给个评价。
生:很有说服力。
生:道理说得比较透。
师:就是说要透彻、通透。
(师板书:透彻)
师:我们合作读一读。老师读叙事部分,大家读说理部分,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生共读)
【评析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这个板块,教师通过活动要求,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文本,思考探究,交流碰撞。教师的作用是在“爬坡点”适当点拨,适度引领,帮助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跃上思考探究的更高台阶。从交流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是有质量的,教师的引导是有成效的。】
板块二:发现“不同”,进一步感知“选材典型”“组材有序”
师:三个事例之间有没有“不同”之处呢?
(师课件出示活动二要求:
1.浏览课文第2~4自然段。
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三个事例,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自主阅读后小组交流)
生:三个事例中的人物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生:有古人,也有现代人。
生:有普通人,也有伟人。
师: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所处的年代不同,他们的身份也不同。典型的事例,使得说理就更有说服力了。
生:我发现第一个事例是有求于他人,第二个事例是请人原谅,而第三个事例是原谅他人。
师:三个事例,你认为前后顺序可以调换吗?
生:不可以。有求于人时,懂礼貌往往容易做到,原谅别人时,同样要做到彬彬有礼,是很难的。
(师板书:有序)
生:我发现三次说理的写法也有变化。第一次是用的俗语说理,第二次打了一个比方,最后一次是运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师:这样说理,就使得“理”更精练了。(板书:精练)
【评析:这个板块,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往后退得更多些,主要是在交流环节中把学生发言做简单的概括与提炼,真正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
板块三:尝试练笔,初步体验“举例说理”
师:“理”要说得精练、通透,这个要求很高,我们一时很难做到。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积累。想不想也来尝试说一说“理”呀?
生:(齐)想。
师:课前,大家聊过了关于“诚信”的故事,咱们下面就来谈一谈“诚信”。每人选择一个事例,尝试写一写“理”。
(生修改事例,尝试说理。)
生:我列举的是《曾子杀猪》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就不讲了,我估计每个同学都听说过,你只说后面的理。
生:由此可见,做人要有诚信,正如俗话所说:失信就是失败。
师:嗯,有那么一点说理的味道。掌声送给她。
师:这位同学,你也简单地说一说,你列举的是哪个故事?
生:商鞅想变法,可是怕群众不信,就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南门外。
师:用《南门立木》的故事,你是如何说理的?
生:只要讲诚信你就可
以赢得民心,让国家变得更加强盛。
师:不简单!此处应有掌声。从身边的事例中悟出理,不是件容易的事。能把“理”说精练、通透,这个更要慢慢修炼。
师:(结合板书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感知到说理文的“据”典型有序,说理文的“理”精练通透。课后,大家可以把我们找来的这些故事再回去加工加工,再去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写写“理”,說不定你就能完成一篇很好的说理文。
【评析: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学生要学以致用,必须通过实践去完成迁移,实现内化。这个块板,教者巧妙地将课前谈话与课堂练习结合起来,“学”向“用”的转化很自然,“用”对“学”的检验很及时。】
三、回归整体,再读全文,内化文章布局谋篇
师:最后,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篇文章,让我们在读中体会说理文的有理有据、典型有序的独特魅力。首先,作者用古训引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用三个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一段,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生读)
师:课后大家再读一读《说勤奋》《谈礼貌》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三篇曾经学过的说理文,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期待你们有更多新的收获。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教师再次回归整体,巩固了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对本课所用的说理文学习方法的一次总结。教师引导学生用已学的同类文章来检验这一方法,让学习更具整体性、关联性,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形成。】
【总评】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和类别,涉及文章的表达目的、表达结构、表达语境、表达手法等。在“双基时代”,语文教学有过于重视语文知识、过于关注强调文体的问题。也许是矫枉过正,这十几年来,文体意识被淡化了,但淡化不是忽视甚至漠视文体的区别。所有文章都用一种模式组织教学活动,稍有批判思维的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潘新和教授说:“阅读与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教学更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学生从学习课文内容更多地转向学习表达形式,被视为言语运用基本形态的文体,重新回归教学视野。endprint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文,从提出观点,到举例论证,再到结尾部分简洁有力的总结,整篇文章行文流畅,结构完整,理贯穿于全文。教者的教學基于文体特点,立足学生实际,聚焦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探究,在交流中提升,在运用中内化。其中,对课文表达方式的完整把握,是通过“求同”与“寻异”两个板块的设计与实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巧妙达成的。
一、在“求同”中感知表达上的整体关联
在回顾课文脉络结构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品读“问路”“踩裙”“刮脸”三个故事,寻找“这3个自然段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发现了几点相同之处:描写方法相同,都重点写了人物的言行;人物身份有相同之处,都是中国人;构段方式相同,都是“叙事+说理”。但为什么会有这些相同之处呢?这就是学习的“爬坡点”。爬上去了,会有新的风景,新的收获;爬不上去,只能原地踏足,涛声依旧。
教师的作用就要出现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地方,给予关键的鼓励和指引。本课教学中,教者先是故意示弱,用自己的“疑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动力。学生思考交流的过程,变成了将文章的表达目的、表达内容与表达方法建立联系的过程:为什么要写具体的言行?因为要谈礼貌;为什么全写中国人?因为要突显讲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接着,教师用删减法、引读法引导学生关注每个小节的“叙事”与“说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知道两部分也是前后照应、紧密联系的,整篇文章原来都相互关联。学生在“求同”中,实际上感知到了说理文表达上的严密与完整。看起来简单易懂的文章,原来并不简单。而这不简单的表达方法是说理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之处,也是学生自己阅读难以触及之处,因此有了教学价值。教者不但发现了这一教学内容,而且使其价值得以实现。
二、在“寻异”中探究表达上的逻辑层次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表达的质量取决于思维的品质,说理文尤其如此。对这篇课文的整体结构及各部分的关联探究,已经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思维的完整性与严密性。但教师不满足于此,又组织学生开展“寻异”的学习活动:“三个事例之间有没有不同之处呢?”“三个事例,前后顺序可以调换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事例是在逐层推进:不仅是人物安排的从古到今,从普通人到伟人,而且是从有求于人,到请人原谅,再到原谅他人,原来讲礼貌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折射出的境界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研究与交流过程,让学生对作者思维的严密性有了进一步触摸,对文章的表达层次有了较深认识。
其实学生研究交流的过程本身也是思维训练与提升的过程。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话写话作文时,往往只关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忽视思维的训练与提升。二者一表一里,没有里哪有表呢?好的作者肯定有好的思维,好的文章必然有好的逻辑。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关注表达方法时,就应关注文章的逻辑层次,把学习的过程变为思维训练与提升的过程,用思维能力的增强推动表达水平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说理文不多,说理文的表达方式与其他课文区别较大。本课教者基于文体特点,聚焦表达方式展开教学,让教与学的过程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有了明显区别。这一点真的值得肯定与借鉴。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