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7-09-23 23:04徐丽新仲剑峰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禾苗寓言农夫

徐丽新++仲剑峰

一、听故事,学概括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题目叫——

生:(齐)揠苗助长。

师:(出示插图)看看图,这“揠”是什么意思?

生:“揠”就是“拔”的意思。

师:对,那“揠苗助长”就是——

生: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它生长。

师:非常正确!看,这就是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出示整篇寓言)生字、新词会读吗?(课件出示:宋国 农夫 焦急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纳闷 枯死)

(生读,师相机纠正读音。)

师:“闷”是前鼻音,而且是第四声。

师:一起来把所有的词读一读,要注意停顿。

(生讀)

师:什么样的人是农夫?

生:就是在地里种田的人。

师:对,那经常捕鱼的就叫——

生:(齐)渔夫。

师:大街上拉黄包车的就是——

生:(齐)车夫。

师:你们真聪明!“焦”这个字,咱们不用抄写也能记住,怎么记?

生:香蕉的“蕉”字把草字头去掉。

师:你用的是去偏旁的方

法。你看,古时候的“焦”是这么写的。(出示古文字“焦”)上面是个短尾巴的鸟,下面的火都快烧到它的屁股啦。它心里怎么样?

生:(齐)很焦急。

(师出示: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生读)

师:谁能比他还要急?

(生读)

师:真急呀!(出示: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师:这两个词都是写农夫的,意思一样吗?

生:(齐)不一样。

生:第一个词表示他很累,第二个词表示他很高兴。

师:能读出它们的不一样吗?就读这两个词儿。

(生读)

师:再累点儿。

(生无精打采地读)

师:再高兴点儿。

(生神采飞扬地读)

师:有感觉了。我们把它放到句子里,也能把它读好吗?

(师出示句1: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句2: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师:谁来读?

(生用不同的语气读)

师:你看,我们在理解词语的时候把它放到句子里读一读,这样理解就更深刻了。还有不理解的吗?

生:(齐)没有。

师:那我来考考你。“纳闷”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郁闷。

师:再想想。这两个词的意思其实不一样。

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儿。

师:对的。看来,词语还学得不错。课文也能读好吗?请四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出示活动一)。

活动一

◇听故事,学概括

1.农夫拔禾苗的原因是什么?

2.结果怎么样?

(生读课文,师相机纠正读音。)

师:农夫拔禾苗的原因是

什么?

生:因为他觉得他们家的

禾苗长得不快。

师: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生:(齐)第1自然段。

师:它是故事的起因。结果怎么样?

生: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师:这是课文的——

生:(齐)第4自然段。

师:它是故事的——

生:(齐)结果。

师:这第2、第3自然段就是故事的——

生:(齐)经过。

师:我们来把它捋一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生:(齐)农夫。

师:故事的起因是——

生:他觉得自己家里的禾苗总是长得不快。

师:于是,他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

生:(齐)往上拔。

师:结果——

生:禾苗全都枯死了。

师:你能把它连起来说一

说吗?

生:宋国有个农夫,他嫌自己种的禾苗长得不快,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最后,禾苗全都枯死了。

师:说得真好。你看,我们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下一节课,我们在学习《鹬蚌相争》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评析: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词不离句,引导学生在句中理解词语;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概括故事性课文的主要内容,既是对中年级学习字词、学习概括的学法渗透,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扫除了障碍。】

二、读故事,促想象

师:寓言这么短小,一读就记住了。(板书:小)那我们该怎么来学呢?我们就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第1自然段。(出示)自己再读一读,想一想,从哪些词语里能看出农夫心里的急。把它圈画出来。

(生自由读)

生:我圈画的词语是“巴望”“天天”“焦急”。

师:你找得又快又准,非常好。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个“巴望”,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生:期望。

师:还有吗?

生:盼望。

生:渴望。

师:为什么课文当中不用

“希望、盼望、渴望”,而要用“巴望”呢?endprint

生:用“巴望”更可以体现出农夫非常希望禾苗长得快一些。

师:特别地希望,是吧?还有吗?

生:这样写能体现出农夫很急。

师:对啊!你看,“巴望”用得多好啊,一下子就让我们看到,农夫眼巴巴地站在那儿,特别希望——

生:他的禾苗能长得快些。

师:这是他一个美好的愿望。

师:“天天都去”,你好像看到什么啦?

生:我看到他每天都要去看一眼。

师:今天去不去?

生:(齐)去!

师:明天去不去?

生:(齐)去!

师:下雨天?

生:(越来越兴奋)去!

师:大晴天?

生:(劲头十足)去!

师:这一天,天气很热很热,农夫一脸的汗,可还站在那儿跟禾苗说话呢!农夫呀农夫,你在跟禾苗说什么呢?

生:如果你还不长的话,我可要想办法让你长了。

师:你能读好这一小节,读出农夫心里特别的急吗?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她哪里读得特别好?

生:“十分焦急”这个词她读得特别好。

师:你好像看到农夫焦急

得怎么样?

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团团转。

师:他一边转还一边说——

生:怎么办呢?我的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到底怎么办呀?

师:他还急得——

生:直跺脚。

师:一边跺脚一边说——

生:你快点长呀,你快点长呀!

师:小禾苗呀小禾苗,我倒要问问你,你究竟有没有长?

生:(齐)长了。

师:那农夫怎么总觉得一

点儿也没长呢?

生:因为他天天看,所以觉得禾苗没有长。

生:他太急了,所以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师:我们如果把这个“总觉得”去掉,直接换成“可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行不行?

生:不行。如果少了“总觉得”,他就非常肯定这个禾苗一点儿也没长。

师:其实禾苗——

生:长了很多了。

师:只不过是这农夫的性

子——

生:(齐)太急了。

师:是啊,我们一起来把这第1自然段读好。

(生齐读)

师:你看,我们抓住这些重点的词语,这么一读,一体会,就好像看到了农夫焦急的样子。有意思吧?你看,这故事就是这么有趣。(板书:故事)

师:下面我们就用上刚才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

(師出示活动二)

活动二

◇读故事,促想象

1.想一想:圈出描写农夫的重点词语,想象农夫揠苗助长的情景。

2.议一议:小组内交流自己想象的情景。

3.演一演:小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一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提建议。

师:自己先读、先圈、先想,这可是我们演好的基础。

(生自由读,自己圈并思考。)

师:读好了,圈好了,那我们小组就开始讨论。

(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先上来?其他同学把耳朵和眼睛准备好,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一小组两名代表上台合作表演)

生: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边读边用手做“拔”的动作)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

生:(用手捶着背)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师:演得真不错!还有哪一组敢和他们比一比?

(另一小组两名代表上台表演)

生: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一边拔还一边说——

生:(边说边竖起大拇指)我的办法真好,棵棵禾苗都长高了。

生: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

黑,累得筋疲力尽。你看,他都累得满头大汗(擦汗),腰都直不起来了。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

生:哎呀,今天我们家的禾苗总算都长了一大截,我真高兴啊,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有粮食吃啦!

(生全体笑,表演者欲回位置。)

师:农夫,农夫,先别忙着下去。我要来采访采访你,你刚刚累得满头大汗,怎么不回家呢?天都黑了。

生:那是因为我想禾苗快点儿长高,我们快点儿有粮食吃,不能挨饿。

师:哦!第一个农夫呢?我看你刚才都累得腰酸背痛,你怎么不歇歇呢?

生: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我家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嘛!

师:也是用心良苦。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你,你都累得筋疲力尽了,怎么还这么兴致勃勃的?

生:那是因为我家的禾苗都长了一大截,我的办法真是太好了!所以我很高兴。

师:谢谢你!非常好!现在同学们能把这第2、第3自然段读好吗?

(两名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师:你看,我们这么一想象,一表演,就读得更好,理解得更深了。知道吗,这小禾苗可是一肚子的不高兴,为什么?

生:主人啊,你把我的根拔了,就等于把我的命拔了。你把我的命拔了,我就死定了。

师:你看,根都拔出来了,没营养了。咱们可不能违背植物生长的规律呀!唉,你听,它还在痛苦地喊呢!它在喊什么呀?

生:救命呀,救命呀,你把我从土里拔出来了,我好痛苦啊!endprint

【评析: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里明确提出: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课标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这一教学板块里,教师先扶后放,通过对故事起因的学习,让学生习得“抓关键词展开想象,感受人物特点和故事情景”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故事的经过,让学生在学习与尝试中提高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加深对故事的感悟。同时,表演不是目的,教师的追问才是此处的关键,它能更有力地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内容,感受农夫的形象。】

三、续故事,悟道理

师:哎,农夫忙活了半天,禾苗都——

生:(齐)枯死了。

师:问题来了。课文的一开始告诉我们:这农夫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生:他巴望着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师:在刚才揠苗的过程当中,我们又发现农夫还不怕苦、不怕累——

生: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师:那到最后怎么还一无所获呢?农夫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他的儿子这么告诉他——

(师出示活动三)

◇续故事,悟道理

农夫想让禾苗长得快点,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结果禾苗全部枯死了。儿子会怎么劝他呢?

他的儿子这么告诉他:

生:种田要有耐心。

生:不能着急。

生:植物的根可以吸收营养,你把它们的根都拔出来了,它们还怎么活呀?

师:你看,你就比农夫更懂植物生长的规律,还有吗?

生:我的父亲大人,你有美好的愿望是对的,你辛勤劳动也没有错,但是你不能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呀!如果你违背了它的生长规律,你就没粮食吃了。你可知道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呀!

(掌声)

师:说得太好了!大家说的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寓言就是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板书:大道理)千百年来,寓言一直在告诉我们所有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它生长的规律,我们不能——

生:不能违背规律。

生:不能急于求成。

【评析: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一则寓言故事的阅读不能仅仅指向一个简单的道理揭示。这里,借“儿子”来看农夫的行为,旨在让学生能初步链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并表达,故事的寓意水到渠成,学生的感悟也趋向了多元和深刻。】

四、编故事,明结构

师:都懂了呀,那就再来看一则寓言,怎么样?

(师出示活动四)

◇编故事,明结构

有一位瓜农,

。(起因)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经过)

不久, 。(结果)

师:这是一幅漫画。不过我相信,这则寓言一定在你们智慧的小脑袋瓜里。我们该怎样把这则故事说完整呢?

师: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事情的起因第一大组说一说,第二、第三大组来说一说事情的经过,好不好?事情的结果第四大组来说。小组内自己先说说看。

(小组展开讨论,师行间巡视,参与交流。)

师:谁来说说看?

生:有一位瓜农,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瓜长得大一些,可每次去看总觉得它们还是那么小。

生:这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去买了三瓶膨大剂喷在西瓜上,一边喷还一边说:“我喷,我喷,我喷喷喷!”

生:过了几天,他到田里一看,所有的西瓜都破裂了。

【评析:这一板块以短小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让学生看漫画创编故事,是对故事结构的迁移运用,旨在运用中内化讲述故事的本领,体会故事的完整性。只求完整,不必强求学生说得精彩,这也是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同时,将寓言故事与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有机链接,也丰富了对“揠苗助长”一词的理解。】

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把这个故事说得这么完整,一则短小、有趣而又启迪智慧的寓言就在你们口中诞生了,真是不简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则

寓言,它的题目叫——

生:(齐)揠苗助长。

师:它也是一个成语。像这样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如“自相矛盾”“滥竽充数”“掩耳盗铃”,今后我们也会学到。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一听,还可以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继续品味寓言这种小故事中蕴含着的大道理。

【评析】

有人说语文的风景在言意之间。实现“言意共生”教语文,是很多教师的不懈追求。《揠苗助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纵观全套教材,童话体寓言在第一学段,学生虽已有接触(如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但“寓言”作为生词直接进入学生视野,本课却是开篇。如何让三年级学生在寓言学习中“悟意、明理、得言、学法”,徐老师《揠苗助长》一课的教学作了有效的

尝试。

一、 言意共生,基于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教学目标的设定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本课教学中,“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的完整性”“初步感受寓言短小、有趣、蕴含着道理的特点”等目标定位,值得肯定。首先,学生学得充分,学生所学内容包含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没有顾此失彼;其次,学生学得适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概括故事性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体会故事的完整性”等,都是基于对儿童和教材的准确认识。

二、 言意共生,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合宜选择

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往往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教学内容的对应选择上。本课教学,基于学情,充分考虑到了第二学段的閱读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特点,让学生借助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并通过言语实践体会故事的完整性;学习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的方法感悟寓言中的人物特点,进而续编故事,感悟寓理,初步感受寓言的文体特点;选择漫画,让学生创编故事,在运用中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故事的完整性……这样的内容选择可谓匠心独运。

三、 言意共生,基于对教学策略的适切运用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语文课,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文学科的方式来学习,并能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与学科特点相关联的学习品质、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学习智能等。本课教学以学习单导学的模式出现,分为“听故事,学概括”“读故事,促想象”“续故事,悟道理”“编故事,明结构”等几个板块,将听、说、读、写贯穿课的始终,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概括故事性课文的主要方法,以及学习寓言的基本方法。整个教学由浅入深,充分展开,学生亲历其中,学得有趣,学得实在。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禾苗寓言农夫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躺在树下的农夫
时装寓言
农夫和蛇
遗失的斧头
禾苗上的露珠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农夫卖猫
A FABLE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