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一线教学的研讨观摩过程中,隐隐发觉部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交互不畅的现象,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课堂管理力不从心、教学相长的理念难以落实等。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尝试着运用“助教”自助管理法,在思想品德常态课堂上进行一场悄然而惊喜的革命。
一、“助教”替换“课代表”,“课堂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一)小试牛刀,“潜力股”初显身手
课代表,通常是负责与任课教师沟通教学情况的学生代表。但时间一长,大部分课代表成了作业的搬运工,有的课代表连作业也懒得收,只是一个闲职。于是,教学中我大胆模仿了高校“助教制度”,实施“助教管理法”。我所培养的“助教”一般是一到两名学生,他们是协助我开展教学工作的“小助手”,既负责作业的布置、收取,又负责小组的组建、小组考核制度的制定等“工作”,综合职能相当于小老师。
本学期我在所任教的班级里共选出14名“助教”,在这些“助教”中又选出一名“助教班长”,负责“助教”会议的通知、点名和主持。原则上两星期召开一次“助教”会议,由“助教”班长做主持人,听取每一位“助教”近两周的“工作”动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助教”依据自己的班情,在管理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次期中考试后,一位“助教”主动主持“助教会议”。内容如下:第一步,展望风采,下月评比名称建议,即评选班级中吉祥四宝:“活跃金星宝宝”“进步银星宝宝”“道德铜星宝宝”“和善铁星宝宝”。第二步,自主学习要做到:学进去、能理解、巧记忆、会应用。第三步,笔记精神无可更换。笔者从来没有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如果需要自己可以记在书上,不过这个“助教”很棒,她不仅要求学生要有笔记,而且还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加分。(看到同学们愿意做且有效果,我表示尊重)。第四步,小组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获得奖状的条件进一步优化、优秀作业展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大家的喜爱。这次成功的尝试,鼓舞了更多的“助教”去探索、实践。他们尝试着去搜集资源,并使用了多种方法来调动大家参与的热情。课堂上的气氛活跃了,同龄人之间的交互产生了很强烈的共鸣和思想碰撞,让我这个“大姐姐”一下子也融入到这样的跨界氛围之中了。那一刻,我发现:“助教”自管制度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正在不断地换档,加油,为我的教学转身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跟进规范,“助教团”不断给力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担任“助教”的学生比以前更自信、更有责任感。九年级复习课中,我摸索的“助教三段式”:第一段复习提问即“今日视点”(考点+时政)、第二段考点呈现“一站到底”、第三段检测反馈“最强大脑”三部分,其中每一段都倾注了“助教”同学无私付出。因为这些,复习课成为学生心中持久的期待。
希腊船王纳西斯说:“想要成功,你需要朋友;想要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敌人。”为培养“助教”同学的管理能力,我结合当下流行的“工匠精神”的内涵,每个月开展一次评选精益求精、甘愿服务的“助教达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小助教”们的热情和潜能,他们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课内课外热情地为老师做好教学服务工作,课堂的“颜值”上去了,他们的人气也飙升了,自然呈现了自主学习的美感,不知不觉间课堂有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意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体会到学习乐趣的学生是痛苦的”。我特别留意让“助教”提升大家学习的快乐体验,安排一些感兴趣的材料呈现,并适当安排一些小游戏等互动,有了顺畅的前奏,课堂自然畅通无阻。当学习成果获得感爆棚的时候,孩子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因此,负责课前展示的小组、课中互动的师生均要谨慎筛选各类素材,做到精裁巧剪入“课”来。使考点在多元的材料中立体式呈现,让学生的思维在真实情境中思辨式提升;让“复习过、记得牢、遇到时、会应用”成为常态。
二、“助教”与“教师”无缝对接,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记得一位老教师说:“平时训练有素,关键时刻才能hold住。”平日教学中,学生经常在我的课堂上走上讲台自我展示。互帮互助成为课堂的常态,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正落到实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和同学们逐渐达成了一种默契,形成了“助教”导学的教学模式:第一步,大家先看书,然后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并解决,推选学生代表来分享展示;第二步,由“助教”来补充或讲解重点;第三步,如果有没解決的问题再请老师点拨。说实话,起初,我还是不放心学生的学习效果,但经过检查反馈,我发现我的“助教”真能将课堂组织得有模有样,最终“助教”的付出得到回报,所有实施“助教”的班级检测效果都与之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当我开心地为孩子们“点赞”时,他们说:“这些是跟您学的”。那时,我切实地意识到教育的幸福所在。我想,这是积极投身“课改”的收益所在、是实践“放手”的效果、是“助教”的潜力。那一刻,我与“助教”形成了无缝对接。
如今,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适时让位和适度放手,会让思想品德课惊喜不断。使“助教”在管理中享受成长的喜悦;教师在思考中体会教育的幸福;课堂在变化中实现“常态”转身。
参考文献:
[1]侯耀先,栾宏.有效教学论[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8-12.
[2]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04.
作者简介:蒋喜华,女,1983年9月生,中学一级教师,徐州市教学能手,2012年、2015年徐州市中考命题组成员。近年来在省、市教师培训与学科教研活动中开设观摩课、专题讲座10余次。现为徐州市贾汪区兼职教研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