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
学科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所谓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地理学科素养是公共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了公共科学素养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地理学科的个性特征。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表述为: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要素:人地观念、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笔者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八年级为例谈谈对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地理课程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人地关系是指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同时它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例如,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一节中,学生在学习“聚落的不同形式”内容时,笔者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先由教师分析西亚地区的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各地不同的民居特点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就地取材、扬长避短,为之后的小组合作讨论做好知识储备,然后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热带雨林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草原和江南地区四个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进行分析,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各自抒发自己的看法,思想碰撞出火花,有利于小组同学共同提高。小组展示时教师适当评价和鼓励,总结归纳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且指出“人地和谐是永远要遵守的原则”,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学会区域认识和综合分析等地理学习方法
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内容都是以区域地理为主,培养学生学会区域认识方法。综合分析则相反,由于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表现在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的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变化。因此,地理学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对其进行要素的综合分析、时空的综合分析等。
例如,八年级上册《农业》一节中,农业的地区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学习方法。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把本部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结合中国地形图、干湿地区图,探究我国农业东西部地区差异以及原因”和“学生能结合图4.11,探究我国东部地区农业南北方地区差异以及原因”。笔者以《舌尖上的中国——主食的故事》为导入点,提问:为什么不同地区的人们饮食差异如此大?学生需要结合中国地形图、干湿地区图、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地图分析自然環境的差异对农业的影响,体现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是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活动中形成的,学生具备地理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1)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在讲授东南亚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东南亚旅游中要准备的衣物、可以带回的特产等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东南亚的兴趣;(2)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七年级上册“聚落”一节内容中有关于传统聚落的保护方面的活动,笔者设计了一个关于无锡的民居调查。任务目的是调查无锡老式民居建筑,探讨房屋结构与地方自然气候地形环境及地方风情的关系,学生调查走访,拍老房子的照片,斜坡的屋顶方便排水,外墙底部处的小孔是木地板下通风口,用来排除潮气等等。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无锡老式民居设计的巧妙智慧,同时又看见老房子在被拆迁,甚感可惜,于是又提出一个课题:如何处理无锡城市的发展与老式民居的保护之间的矛盾。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周慧.中学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结构与培养策略[J].教育导刊,2010(8).
[2]袁书琪.地理学科素养的学科能力角度探索[J].地理教育,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