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云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想象思维薄弱,数量关系的理解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所以他们对待纯粹的数字极易产生厌烦的感觉。因此,在教育改革的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逐渐走向数学教育的舞台,并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的极大追捧,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广泛应用,它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数学的概念,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方法[1]。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数形结合思想在概念教学中的渗透
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概念本身并不具有直观性,较为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实现真正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困难,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概念就需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以增强学生对概念本身的认识。如认识图形一课中,教师用具体的图形、图片以及实物的充分对比,让学生把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实物化,使得学生从具体的实物图片中得到抽象的数学概念[2],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了解数学概念,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数形结合思想在理解运算中的渗透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计算方法的创新,同时,为加强学生对运算过程的理解,教师把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在运算教学中[3]。例如,在“加与减”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小兔请客的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把简单的运算渗透在故事中,其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将算理与实物充分地结合了起来,深化了学生们对计算的理解。
3.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渗透
在数学中应用题占数学运算中的比重非常大,而数学的实际应用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应用题的计算与解决成为小学生的最大难题,因为,应用题中不仅含有运算,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文字,学生想解决问题,必须克服文字本身的抽象性,把握好文字交代的内在含义,具备极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明确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例如,在“加减法”一课中关于种树的应用题,教师可以把问题中的树实物化,使学生更加清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建立具体的数学问题,使问题简单化,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对数字运算的能力。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
小学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的不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对于抽象、复杂又缺乏趣味的数学很难理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厌烦的感觉,这对数学的学习极为不利,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担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在这一问题的背景下,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生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复杂的问题以较为直观的图片或实物表现出来,使数量关系更为清楚,降低了数学问题本身的难度,为学生的运算和理解提供了很好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对运算原理的理解更加清晰。例如,通过情景让学生体会知识、感受知识,以情景化教学取代抽象的数字化教学,使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和逻辑关系变得更加清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抽象的数学问题对小学生而言很难理解,但在数学问题中抽象的问题不可避免,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鸡兔同笼”的问题。这无形中加大了数学问题的难度,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是无法用语言将概念解释清楚的,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用图形的方式来教学,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充满乐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到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更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数学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难懂的问题形象化,从而让学生能够達到快速的理解,提升教师的讲解效果,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概念知识以及数学中数量的联系,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张进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7.
[2]袁艳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1(20):8-9.
[3]张艳艳,张仓女,王爱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科学导报,201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