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摘要】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学生乐感,塑造审美情趣的重要时期,对学生思想性格以及经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小学音乐课堂,从返璞归真,对音乐课堂“瘦身”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返璞归真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191-02
随着当代教育改革逐步推进,音乐课堂不仅要有音乐味,返璞归真,更要将复杂的教学内容转到自然状态。自新课改实施后,虽然课堂氛围改变了很多,老师变得激情睿智,学生更加灵敏有活力;但是由于新课标、新理念理解、把握程度不够,让音乐课堂逐渐成为营养过剩的“大胖子”,它不仅堆积了各类学科的教学内容,在滥用辅助手段的过程中,导致音乐与实际相脱离。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仅要还原音乐课的本身意义,更要对音乐课实行“瘦身”策略。小学音乐课堂“瘦身”不只是简化教学目标,还必须关注音乐,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走出课堂,进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手段与教学语言“瘦身”
1.突出音乐主题,让教学手段、方法“瘦身”
教学手段、方法的“瘦身”,就是以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为基准,从内容中得到具体方法。不管使用怎样的手段与方式,都必须有指向性与针对性。自课堂改革后,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很多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形式,不仅影响了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杂乱的同时,也冷落了对应的教学内容。在日常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场面: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堂,老师首先会将音乐播放一次,其次再轮流介绍相关歌曲的风土人情、创作背景,然后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挑一挑、动一动,为学唱歌曲做准备。等到真正开始歌曲学唱时,课堂大半时间已经过去,学生跟着音樂节拍唱两遍,还没有什么节奏,就要求学生分组,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或者自编动作对歌曲进行表演,最后再利用剩余时间对有关歌曲进行欣赏,一节课就结束。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体验不到音乐内涵,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也极为有限。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在设计音乐课堂教学时,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让相关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目标而展开,而不是追求热闹让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目标脱节。
2.展现乐感,让教学语言“瘦身”
教学过程作为信息储存、传递、延伸的过程,语言是整个信息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学语言运用过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很多老师会使用故事创建音乐情景,在吸收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时间,让音乐课堂成为故事课。
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必须精简教学语言,让教学语言更加形象、生动、简练、精确,用最简练的语言展现更多的教学内容。如果老师的语言就像美妙的音乐,不仅会给学生带来美的启迪与艺术享受,还能让音乐课堂充满情感,进而达到音乐美与语言美的高度统一。
二、学科内容与多媒体素材“瘦身”
1.关注音乐个性,让学科内容“瘦身”
随着精神文明与音乐课程改革力度加大,进行综合教学已经成为当代音乐课程的重要理念。但是,在看似丰富的课堂外表下,很多综合性音乐课表现为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等一系列非音乐活动;最终综合性音乐课演变为内容多样的拼盘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音乐课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教学本质。很多老师甚至感叹:语文课使用音乐可以烘托情境,渲染意境;体育课播放音乐,能让学生感受旋律,提高肢体协作能力;美术课使用音乐,能激发学生绘画热情与创造灵感。只有音乐课不使用音乐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积极性。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要求,综合“瘦身”策略,在以音乐本质为目标的基础上,保持音乐本身特点,选用恰当内容,渗透各类综合性学科;通过综合,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歌曲,从而让生活实践、音乐与相关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
2.注重音效、听觉、音响作用,让多媒体素材“瘦身”
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拓展教学容量与音乐空间,同时还能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拓展学生音乐视野与生活空间,进而为音乐情感体验打下坚实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但是如果在教学中过分运用多媒体,不仅会影响教学成果,还会降低教学质量。
因此,在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设施“瘦身”时,必须正确使用多媒体。在多媒体使用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教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更好的为鉴赏、感受、展现、创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新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理念行动,“瘦身”是瘦去无用的内容,抓住音乐根本。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盲目赶时髦、追风,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音乐教学返璞归真,回到自然状态,进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宋祖年.让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返璞归真”——谈培养小学生正确音乐审美情趣的几种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0,(32):96.
[2] 朱雪萍.去伪存真返璞归真——浅谈小学音乐课堂的『瘦身』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10,(6):82.
[3] 张大霖.返璞归真创造美的音乐课堂[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11):140.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