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电商水平助推文县农民增收研究

2017-09-13 10:52甄妙
中国商论 2017年13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路径选择

甄妙

摘 要: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网络化环境下开展商品交易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在信息网络开放性、便捷性、快速性等效能的发挥下,农村地区可以有效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来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进而推动农民走上增收致富路。基于此,本文以文县为例,分析电商助推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指出当前文县电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视角,提出升级电商水平以助推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电商升级 农民增收 路径选择 文县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a)-017-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并指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可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成为了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这也是我们党坚决贯彻精准扶贫政策的原因所在。消除贫困,必须要通過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走出致富路[1]。

当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购已成为诸多网民购物的重要选择。对此,在推动农民增收的实践中,必须要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升级来促进农民的收入倍增。基于此,本文以文县为例,通过分析电商促进文县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指出文县电商发展的不足,提出升级电商水平以助推文县农民增收的具体对策,为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的实际性收入提供参考。

1 电商促进文县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分析

1.1 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动电商扶贫,必须要求领导干部重视,切实将电商建设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战略决策做好、做细、做活,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不断实现突破,方能发挥“辐射效应”[2]。对此,文县政府积极贯彻电商扶贫工作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推进电商致富有序发展的工作措施,推动了文县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的发展。截至2016年4月,全县建成20个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46个电商扶贫服务点和28个电商扶贫示范点;累计开办网店1112家,累计销售总额达到3亿元,其中线上销售达到9732.65万元;新开通宽带网络村 30个,全县通宽带网络村累计达到193个,覆盖率83.5%;新发展物流快递代办点60个,累计达到193个,基本实现网店开设村物流快递点全覆盖。通过对县内20个乡镇农村邮路进行网运改革,购买5辆箱式邮运专车组件县内邮政快速邮路,将梨坪乡、舍书乡、口头坝乡、天池乡、铁楼乡、刘家坪乡、范坝乡、中庙乡等偏远乡镇的2日班邮路调整为1日班邮路,除刘家坪乡因大雪封山不能通车等特殊情况停运外,保证每天进出邮件、运输,服务于每个乡镇和公路沿线村社,全面解决进出口邮件传递慢的问题,彻底解决电商销售发货难的问题。建成了城关、碧口、桥头、中寨、铁楼5个网货供应平台,实施“进村入户”电商培训计划,累计培训58期,培训人员5942人次。电子商务直接带动就业2707人。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文县在电商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和建设,等同于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网络道路”,将为全县农民的增收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奠定基础。

1.2 积极构建特色农业宣传推介平台,营造浓烈的电商氛围

能否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产品宣传道路,实现文县农产品的“走出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究其原因,在于文县地处我国西北部边远山区,即使生产诸多特色农产品,但假使不能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有效地宣传、推介,就很难为外界所熟知,品牌优势难以凸显。对此,为更好地帮助农民解决产品销售难问题,文县政府制定特色农产品宣传推广方案,引起了周边市县及周边城市的关注,将文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摆上了兰州、成都、大连、西安等中型城市货架,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3]。通过组织电商企业和个人,学习先进地区营销推广经验,总结创新营销手段,对全县电子商务成功企业、成功案例进行重点宣传报道,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各种电商活动,营造浓烈的电商氛围。

1.3 依托特色产业优势,走出一条多元化、品牌优的电商之路

为了更好地凸显文县特色产业优势,除了鼓励农民加大力度种植纹党参、花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之外,还为农民创设了一条产品卖得出、卖得好、效益高的电商发展之路。通过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对全县纹党参、花椒、中药材、核桃、土蜂蜜、柿饼、咂杆酒、生鲜水果、茶叶等农特产品进行整体品牌包装、营销推广和交易服务。同时,发挥政府在电商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组织供货商、种植大户、农业团体依托多种平台开展产业化经营;组织本地交易市场、网络零售企业与平台开展商品众筹、预售、包销等供需对接服务[4]。依托平台,整合仓储与物流配送资源,提高仓储物流效率,降低损耗。积极扶持本地农产品质量认证企业,把农产品的质量作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点和优势,让农产品从源头可溯,打造文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提升文县特产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文县电商存在的问题审视

2.1 网络覆盖率低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能磨出快捷的“网络之刀”,电商发展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纵观文县网络覆盖的情形发现,全县305个行政村,还有137个行政村不通宽带,46个电商扶贫试点村,34个精准扶贫村,通宽带的只有30个,网络覆盖不到的自然村更多。已建成的村网络信号也不稳定,大多数农村家庭没有电脑,网络的普及率和应用率也比较低,不能实现网上销售。由此可见,文县电商升级发展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

2.2 物流不够畅通

物流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能够建构一个发达的物流,是实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关键。但是,就文县物流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物流快递公司不断壮大,但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仍然存在邮寄时效性差、费用可比性高等问题。文县共有48个电商试点村,34个电商扶贫村大多交通运输不便、物流配送困难。配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网商、网络供应商、物流快递商三商融合还不到位,相互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大部分参与电商发展的企业,未能形成报团发展,无序竞争,整体规模效应难以发挥。

2.3 网店运营乏力

网店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电子商务欣欣向荣的基本体现。但就文县网店运营的现实情况而言,大多数网店运营情况不容乐观,经核查,全县1112家网店,有销量的1017家,销售较好的有302家,有些店铺存在更名、被封店等情况。部分乡镇网店名存实亡,缺乏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介绍,转化率低、销售差,没能很好地做到提质增效,仍然存在不少空壳网店。由此可见,如何提升网店运营能力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要切实强化的重要环节。

2.4 网货整合缓慢

农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靠天吃饭”的性质,产品的收成、质量等受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较大,它的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如何将已下单的特色农产品在短时间内进行整合,方便物流发货,以提高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口碑,是电商升级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问题仍然突出。此外,文县特色农产品不能统一加工、销售,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形成规模生产和销售,产生规模效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文县农村电子商务的發展不能顺利进行。

3 助推文县电商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

3.1 以网货平台建设为重点,夯实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推进电商升级建设,假使缺失了“网货之米”,即使再优化的电商平台也难有作为。对此,必须做好网货资源整合工作,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首先,加快资源整合,重视网货供应平台建设,加快网货资源整合步伐,以“牵线做媒”的方式,分片分区域,精心选择一些实力雄厚、资质齐全,有一定社会责任担当感的企业作为网货供应平台运营企业。保证网店都有优质充足的货源,持续发挥电商扶贫作用。同时,强化合作机制,电商中心优选网店与网货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网店负责经营销售,网货供应商负责包装发货、售后服务,形成网货与网店分开运作,降低销售风险的经营模式,促使网货供货商、网商、物流服务商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各司其职,互利共惠。[6]比如文县碧口镇以促进茶叶网络销售为目标,确定了“走出去、上门教、鼓信心、求实效”为思路,创建了一条以涉农企业为主,广大农户为辅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截至2016年4月,碧口已注册以销售茶叶为主,当地农特产为副的淘宝网店86家;打造陇上春、朝露春龙头企业示范网店2家,仅“陇上春”线上销售额达76万余元;同时,按照“政府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户受益”的模式,企业网商帮扶20户贫困户销售茶叶200斤,实现茶叶收入近10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

其次,完善供货机制,在供货机制里纳入定价、发货、资金结付等市场运作机制。鼓励网货供应商在批发价的基础上让利网10%~20%比例。实现“一件代发”发货机制,网商只做推广,待订单生成后,发送信息至供货商,企业负责发货、解决售后及退换货等问题,根据双方信息和记录结清款项,形成完善的平台供货系统。

最后,强化品牌的差异化,实现消费市场从过去以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转变。特别是在市场同质化竞争里面创造差异化,强化品牌的差异化,强调产品的品牌诉求,因地制宜引导农村电商生态圈的发展方向,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县乡村电商市场环境,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形成产品集群的生态圈,才能使产品差异化给卖家带来可持续的收益。

3.2 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内容,激活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

通过招商引资组建文县电子商务公司,以电子商务公司为主体,构建文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信息化服务、电子商务协会、网商(网店)供应商(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物流、仓储、金融、通讯、市场、快递及其他服务商等各类资源进驻平台。同时,支持龙头企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依托文县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一批垂直型(包括单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大宗商品网上交易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如以文县优势特色资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网上交易平台,以出口加工基地为依托的特色地产品为代表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模经营为依托,通过“互联网+农业+品牌+文化”的农村电商新路径,促进农民在电商升级实践中的收入“倍增”。例如,文县尚德镇充分借鉴“核桃书记”、“苹果县长”的电商推进模式,立足尚德镇红桔产业,依托52家专合组织,由尚德镇党委书记代言,打造红桔品牌,积极探索了一条“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店+贫困户”新型运行模式和“一店带多户”的电商扶贫模式,并以尚德红桔众筹项目为载体,创建了一条“互联网+订单农业”的新模式,尚德“红桔小书记”品牌初步形成。现在,众筹项目已经结束,本次众筹共有575人支持,共筹集资金5.69万元。此次活动带动尚德红桔销售火爆,为农户增收达110余万元。

3.3 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为抓手,激活电商升级发展的活力

推动农村电商升级发展,发挥电商“规模效应”尤为重要,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为抓手来增强文县电商的整体实力,将为农村电商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7]。对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规划,制定配套优惠政策措施,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发挥电子商务集聚区的集聚、示范和辐射作用。其次,大力支持和鼓励电子商务技术和模式创新。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推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支持和鼓励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云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创新。推进电子政务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水平,以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通过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抢占电子商务发展的制高点。最后,加强电子商务产学研合作和高端专业人才引进。

鼓励政府、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及研究机构联合培训电子商务技术、营运和服务人才,鼓励通过校、企、研多方合作创立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积极利用现有高级人才引进政策及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等多种方式引进高端电子商务人才到文县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移动电商创业培训,当前,文县20个乡镇已全部建立起外出务工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移动电商微信群。截至2016年4月,全县建有移动电商微信群25个,微商城5家、发展微分销商265家,开设微店408家,销售额已接近28.54万元。通过一系列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优化,将会让文县电商事业焕发新活力,真正为农民增收作出奉献。

3.4 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为关键,加快农村电商物流快递发展的步伐

在“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现实情形下,农村电商事业发展必须走上“互联网+”的道路,然而,实现“互联网+”的效果发挥,首当其冲就是要做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工作,针对文县网络覆盖率低、物流不够通畅的发展难题,必须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县郊区、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这就需要做好精准扶贫和电商扶贫村网络接入工作,力争全面建成电商扶贫试点村、精准扶贫村的宽带网络覆盖,为电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确保电商扶贫工作不受客观因素制约,真正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8]。同时,充分发挥县电子商务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物流快递资源,促进了物流快递企业加快发展,实现网店开设村物流快递点全覆盖。积极发展草根物流,让想创业、能创业、善创业的农村精英创办物流公司,从政策面、资金面和业务面解决物流企业发展的难题,逐步解决从农村到乡镇、从农村到县城“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民生产的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得远,实现产品销售无顾虑,农民增收有路径。

3.5 以电商服务能力提高为核心,提升农村电商的服务水平

农村电商事业的发展必须依托新技术、新媒体,尤其是在当前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将电商事业往微商、手机APP等方面发展,不断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為开展移动电商创业的提供载体支持。同时,在电商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客户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发挥移动电商的社交营销的功能,以个性化服务取胜,建立移动电商众创空间,产生集群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做到与众不同。利用网络社交媒体撬动和支持个人参与并投入到活动中;网络社交媒体相对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强烈的交互能力;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与客户建立情感关系,转向移动互联网逻辑下的社群化、本地化电商生态圈的经营,注重客户体验,让“人”成为电商主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通过服务效能的发挥而实现农民增收。对此,文县政府制定特色农产品宣传推广方案,依托白马民俗文化旅游节后影响力,对民俗文化产品、农特产品借助微媒体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推介。通过大力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局限,将纹党参销售到了新加坡、香港,将蜂蜜销售到了马来西亚、日本,蕨菜销售到了韩国。正是通过电商升级的实践,截至2016年4月,全县48个试点村共开办网店164家,实现销售总额达3781.46万元,带动当地贫困群众3036户10685人,人均增长650元。

4 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完成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必须要坚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四化同步”的道路,具体到农村地区,则必须实现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依托信息化建构的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打造电商升级发展之路,为特色产业的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提供技术支撑,进而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现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海平,刘伟玲.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

[2] 秦绪杰.我国农村3G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0).

[3] 童建.Web Service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工作流建模[J].物流技术,2014(11).

[4] 侯晴霏,潘春来,王小明,等.农村电子商务实现之关键因素[J].农业网络信息,2011(4).

[5] 骆毅.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若干思考——基于一组多案例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9).

[6] 吕田.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助推贫困农村跨越发展——访甘肃省陇南市委副书记、市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组长张旭晨[J].中国食品,2015(2).

[7] 方智勇.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26).

[8] 吴代文,祁琼.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3).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路径选择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基于农村宅基地制度谈农民增收的法律治理路径